大众日报“走在前、开新局”评论员观察|企业找准“生态位”同样美好

大众日报记者 任宇波 邵方超 张兆友

2022-08-17 06:55:0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做企业的目标不应该是做大做强吗?

只能说,不是所有企业都需要立此志向,毕竟,像华为、海尔这种级别的企业还是少数。

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寻找自我能力发展的最大化才是目标。站不到C位上来,能找准自己的生态位同样美好,因为生态位才决定一个企业的长期发展潜力。有时候,小而优、小而强,未必不是一件美事。

尤其这几年,中国的制造业企业特别关注供应链的安全问题。所以,决定一个企业商业价值的,不再是简单的卖得多,而是要看这家企业是不是给经济带来了安全感,是不是在产业链供应链中,有你和没你会完全不一样。

从这个意义上讲,“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与多寡,不但关乎一个地方发展的未来,也是构筑地方经济底盘的强力支点。这一点,山东有基础、有条件、有实力。

为此,我们今天推出第三个关键词——专注性。

核心提要:

◆“专精特新”企业,虽然人数不多、体量不大,但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它们既是行业的“风向标”,又是关键技术的“攻坚手”,更能代表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对一个地区发展而言,谁拥有更多这样“小而美”的企业,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拥有先发优势、占据有利位势。

◆时代发展走到今天,决定一个企业价值的,已不再单纯是企业的规模大小、财富积累程度,而是要看这个企业在产业链条上的分量,在各自领域内的话语权控制权,说到底就是看能为构筑稳固而强大的产业基础能力发挥多大作用,作出多大贡献。

◆如果把一条产业链打开来看,就会发现它其实是由无数中小企业在底层给予支撑的。产业链韧性强不强,耐不耐冲击,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些中小企业在产业布局上深不深、广不广。

报纸全文如下:

在“专注性”上下气力

——“走在前、开新局”评论员观察③

□ 本报评论员

面对不确定性,最为考验的是人的定力。能不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保持专注专精,不为外界所扰,不为困难所惧,往往成为预判未来发展走势的一道分水岭。

看一看超预期因素影响下不同企业的表现,有一种现象耐人寻味。那些市场定位模糊、精力分散,技术含量低、可替代性强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就相对较弱,更容易陷入被动局面;而那些专注于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深耕细作,长期攻关,练就“独门绝技”的企业,往往抗风险能力就强,企稳反弹的速度就快,就越容易掌握主动。

变局之下,走在前的底气,不仅来自经济规模和体量,更来自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与韧性。枣庄的精工电子,锂电池产品占全球高尔夫球车市场的95%,是全球三大高尔夫球车巨头的稳定供应商。其稳固的市场地位,最大的市场利基,靠的正是对细分市场的长期专注,以差异化经营、错位式竞争,实现向上的价值创造。像精工电子这样的“专精特新”企业,虽然人数不多、体量不大,但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它们既是行业的“风向标”,又是关键技术的“攻坚手”,更能代表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对一个地区发展而言,谁拥有更多这样“小而美”的企业,谁就能在未来竞争中拥有先发优势、占据有利位势。

低头拉车,不忘抬头看路。强大的专注力,不是天生的。它更多来自对行业动态的长期跟踪,对技术升级方向的科学研判。有数据表明,隐形冠军平均领导市场长达22年之久,2/3的隐形冠军上一次关于市场大方向的决定,至少是在5—10年前作出的,半数以上的隐形冠军,则在十多年前就已经确定了现行的基础技术方向。当前,我省已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6000家。这一家家企业,就像一颗颗镶嵌在产业链条上的璀璨明珠,它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今天的地位,无不是深刻洞察未来发展大势的结果,无不是数十年如一日朝一个城墙口冲锋的结果。

产业链的短板在哪里,专注的焦点就应在哪里。客观地讲,在多重因素冲击下,一些领域因不掌握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链供应链所受到的“定点打击”之痛,令人刻骨铭心。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化解痛点、疏通堵点,必须找准自己的“生态位”,依靠自主创新,让自己成为产业链上不可替代的一环。淄博天辰齐翔生产的己二腈,一直被称为“尼龙产业链的咽喉”,随着产品成功下线,迅速填补国内技术和产业空白,补上了尼龙产业链的关键一环;德州恒力,每年拿出营收的7%,跨过多道技术门槛,研制成功的船用高速电机,市场份额已经超过85%。可以说,这种专注带来的一个直接成效,就是加快了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进程。要看到,时代发展走到今天,决定一个企业价值的,已不再单纯是企业的规模大小、财富积累程度,而是要看这个企业在产业链条上的分量,在各自领域内的话语权控制权,说到底就是看能为构筑稳固而强大的产业基础能力发挥多大作用、作出多大贡献。

保持专注度,最终离不开产业生态的加持。如果把一条产业链打开来看,就会发现它其实是由无数中小企业在底层给予支撑的。产业链韧性强不强,耐不耐冲击,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些中小企业在产业布局上深不深、广不广。潍坊“专精特新”企业多,与当地制造业的深厚底蕴有着直接关系。以动力装备产业为例,集群本地配套率超过45%,一些新产品取得技术突破后,往往很快就能在本地找到市场,大小企业之间容易找到利益契合点。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作为制造业大省,山东产业基础完备,更适合构建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生态,也更应支持中小企业“卡位入链”,形成更加稳定的产业链合作关系。如此,既可通过产业集群壮大自己,又可夯实产业根基、增强自我修复能力。这样的产业生态一旦形成,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水平,加快创新突破的能力,必将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任宇波 邵方超 张兆友 报道)

责任编辑: 禹亚宁     签审: 梁开文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