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谈 | 山东蓝色国土,何以长出6个市的经济总量
大众日报记者 王红军 于新悦
2022-08-21 09:04:1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王红军 于新悦
8月20日,记者从“中国这十年·山东”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1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49万亿元,较2012年增长66.1%,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6.5%。
单看这个数据,似乎看不出特别。但是,细细翻阅历史,就会发现这个数据背后的波澜壮阔。
2011年山东实现生产总值约4.54万亿元。1.49万亿元的海洋生产总值,放在十年前,相当于当时山东经济总量的1/3。
1.49万亿元的海洋生产总值,接近于2021年枣庄、东营、泰安、日照、聊城、滨州6市的GDP总量。
蓝色国土,长出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海洋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2位,靠的是什么?
山东头枕着渤海、黄海,坐拥3300多公里黄金海岸线,胶州湾、威海湾等港湾似项链上的珍珠,养马岛、刘公岛等岛屿如星辰散落。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如今的山东,正在重新定义“靠海吃海”: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山东最大的潜力在海洋,最大的空间在海洋,最大的动能也在海洋。
海洋兴则山东兴,海洋强则山东强。细看这份成绩单,“游”在“近海”,面向“远海”,挺进“深海”,这是山东蓝色国土的别样风景。
(千里山海自驾路成为中外游客心中的“顶流”,图源:威海日报。)
——“游”在“近海”,背后是“美丽海湾”。建设人海和谐美丽海洋,让水清滩净、岸绿湾美、鱼鸥翔集、人人向往。
今年,在威海市,有这样一条“现象级”自驾路,单日最高客流突破40万人次。这条1001公里山海自驾线路,像项链一样将威海的宝藏风景、风土人情、主题驿站一一串起,吸引四面八方游客。
这条自驾路上有一家孙家疃·哈雷驿站,其负责人贾春林坦言:“以前,很多游客就是为了国际海水浴场等景点来的。现在,游客们多是为了深度游威海而来,我们驿站平均入住时间达到了3晚,不少都超过1周。”数据显示,今年7月,来威游总人数比2019年疫情前增长20.10%。日均持证住宿人数比疫情前2019年同期增长2.5%。疫情以来,山东海边再现“一房难求”。游客的青睐,就是最好的风景。
人海和谐的美丽场景如何造就?山东把保护、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当作头等大事。近年来,近年来山东不断保护修复海洋生态,整治修复滨海湿地4675公顷、岸线62.82公里,2021年全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2.3%。
2022年新年第一天,西海岸新区灵山岛上的2000多名居民欢呼雀跃,他们刚刚收到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的认证,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以-1333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为全国首个自主“负碳海岛”。
这是全岛居民35年来不断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的结果。灵山岛进行全岛改革:实施煤改电、控制燃油车增量、动态清理存量,在岛内进行山羊清理、继续退耕还林。环境改善,灵山岛的文旅事业稳步提升,年轻人也纷纷回岛创业。目前,岛上已建成165家特色民宿、2家海洋牧场,形成了旅游业态集聚效应。
山东提出,到2025年,山东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将超过91.6%,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35%,建成5个以上国家级“美丽海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8月17日,工信部等五部门发布加快邮轮游艇装备及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包括推进青岛等地邮轮旅游发展,打造一批国际一流的邮轮旅游特色目的地;支持青岛、威海等滨海城市创新游艇业发展,建设一批适合大众消费的游艇示范项目,鼓励和引导开展各类游艇赛事活动等。此前,青岛市启动万人航海计划,拟常年组织青少年、大学生、社会各界及老年群体参加帆船体验活动,拉动游艇帆船租赁、水上运动、航海培训等海洋旅游产业发展,力争3到5年内将“万人航海”打造成为全国海洋旅游知名品牌。
(如今灵山湾处处滩净景美。)
——面向“远海”,建设国际先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优质海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海洋新兴产业增势强劲,“山东海工”领跑海洋经济。
盛夏,沿着海岸线开设的餐厅、饭馆里,餐位很是紧俏。三文鱼、黑鲪鱼、花鲈鱼等高端水产品,在厨师的烹调中碰撞出火花。吸引人们“到山东一游”的,不只海洋美景,还有海味独一份的“鲜”。
即使是伏季休渔期,水产品仍然源源不断上市,充实着百姓“菜篮子”。这背后是庞大的海洋渔业在支撑。
海洋牧场是“蓝色粮仓”建设的主战场,也是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山东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占全国近40%。
长岛南隍城岛海域,这里集结了首批亚洲最大量产型深海智能网箱平台——“经海001号”“经海002号”“经海003号”“经海004号”等,它们呈“田”字形分布,分立于黄海海面。站在船头遥望,眼见肥美的鱼儿在网箱中不时浮出水面觅食,翻腾出一派波光粼粼的景象。
传统养殖,即在陆地上建造养殖池,占地面积大,养殖规模难以提升。而将智能网箱应用到深远海养殖后,一个网箱就可养殖约70万尾经济鱼类。借助外海水深流大、饵料资源丰富的优势,“经海”系列网箱以人工和天然双重饵料配以清洁水质,实现了深远海智能装备化“类野生”养殖。
在陆地上“一眼望不见”的蓝色海洋里,一条条产业链正在拉起:
青岛明月海藻集团在2021年9月迎来体内植入用超纯海藻酸钠的CDE登记备案。十几年前,我国的超纯度海藻酸钠有标准无产品。想要大规模使用只能依靠进口,而经过一系列科技攻关,终于开启国产化之路;
今年6月21日,随着最后一根风机叶片与轮毂在近130米高空精准对接,山东首台平价海上风机在山东能源集团渤中海上风电A场址成功完成吊装。将成为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一次性建成的智慧化、数字化风场,每年可提供绿色电量16.98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51.9万吨。
……
从近岸驶向远海,山东建设国际先进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积极发展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智慧海洋、海水淡化等新兴产业集群,建设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海上光伏基地。目前,山东海上风电基地已完成规划布局,总规模3500万千瓦,力争2030年迈入全国海上风电发展第一方阵。
(图为“国信1号”,一座移动的海洋牧场。)
——挺进“深海”,坚持海洋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激发海洋科技力量新活力。
2012年6月,中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7062米,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蛟龙号深潜器的“老家”,正是青岛国家深海基地。从那时起到现在,“大国重器”,少不了山东身影。
6月25日,我国首个自营勘探开发的1500米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投产一周年,累计生产天然气已突破20亿立方米,累计外输凝析油超20万立方米。“深海一号”核心装备为全球首例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能源站。去年,能源站在青岛、烟台制造,在烟台合拢,这是中国海洋工程装备领域集大成之作。
(图为蓝鲸2号)
同样在南海海面上的,还有“蓝鲸1号”和“蓝鲸2号”,这是目前全球最大、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由山东企业中集来福士自主研发设计。
科技创新,是海洋产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十三五”以来,山东承担了全国近一半的重大海洋科技工程,实施“透明海洋”“问海计划”等重大工程,研发了智能浮标、深海浮标、水下无人航行器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并得到了应用。
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装备投入使用,有效拓展了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的广度和深度。“可下五洋捉鳖”夙愿得以实现。
这背后少不了体制机制创新的支持。例如,去年7月,山东发起成立首期规模2亿元的海洋共同体基金,聚焦海洋硬科技,重点支持原始创新、海洋成果转化和高端海洋科技产业化项目培育,为打通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提供多元化资金支持。
新时代十年,山东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扎实探索“科技引领、陆海统筹、改革推动、合作共赢、人海和谐”的海洋特色发展路子。蓝色国土,正在长出更多绿色澎湃能量;依海而立,山东未来因海而兴因海而强。
记者 王红军 于新悦
策划 娄和军
相关链接
责任编辑: 李伟 签审: 梁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