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出新作为 不负新时代
2018-10-22 08:00:00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刘涛 桑蕊
40年豪情满怀,40年硕果累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人民的生活和地方经济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宁阳县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宁阳”奋斗目标和“尽快迈入全省县域发展先进行列”定位,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人才兴县三大战略,纵深推进项目建设、统筹城乡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三大重点,干群一心、人心思上,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发展第一要务
创新第一动力
智能机器人成了“掌勺”大师傅,电脑终端控制每道菜品的原料配比和加工参数,只需按下开始键,机器人从配菜、炒菜到出菜便会自动完成。来到泰山凌云5000平方米的中央大厨房车间,一系列智能化操作让人惊叹不已。
“从一产生态种植到二产智造厨房,再到三产新零售跨界融合,我们用一场‘厨房革命’打造了一条食品行业的新旧动能转换新路径!”凌云商社集团董事长郑袭修说,他们的中央大厨房集源头种植、冷链配送、数据定制、智能生产、互联网营销为一体,让1个人供应1万人的伙食成为可能。
践行新发展理念,宁阳县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千方百计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今年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分别增长5.2%、8.5%、9.2%;1—8月份实现财政收入10.87亿元、全部税收13.12亿元,分别增长1.58%、10.82%。今年还获得财政部2017年度财政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奖励资金2000万元,成为全省获奖的4个县市区之一。
聚焦项目建设,立足经济总量小这个现实,宁阳县集中上项目、重点强产业,山能重装工业园、宝胜电缆、力博科技园、超威新能源、天源服装等一批大项目建成投产。去年全县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217家,其中过10亿元企业达到21家;纳税过亿元、过千万元企业分别达到3家、27家。狠抓企业家培养、产品培优、创新能力培强等关键环节,实施骨干工业企业扶优培强“2358工程”,培育一批“企业舰队”。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宁阳县先后引进温氏集团、泰山立福、和康源、燕园等企业,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达到142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5家。“宁阳种子”品牌评估价值8.11亿元,被农业部评为全国首批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围绕群众生活和产业升级,相继建设亿丰银座广场、鲁酒文化产业园、中农批物流园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建成汽车专业市场、9处农贸市场和烧烤市场。全县现有电商企业500余家,建成镇村电商服务站500余个,泰山电子商务产业园是全省首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面对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的双重压力,宁阳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委托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战略规划所编制《宁阳县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抓住产业、园区、科技、人才等关键,破题攻坚。用高新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涌现出振挺智能制造、华兴智能纺、塔高智能焊接机器人等智能制造模式。加大园区改革力度,聘请中国石油和化工规划院编制完成化工园区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该县化工园区成为省政府首批认定的31家化工园区之一;在环城科技产业园率先探索以公司化运营为核心的系统改革,调动起园区上下抓招商上项目的积极性。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宁阳县创造性地成立招才局,出台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换17条措施,县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连续5年在清华、北大、复旦等高校举办高级研修班,实施“桑梓英才”计划建立1229人的宁阳籍高层次人才信息库,从高校和科研院所公开选聘14名科技镇长促进高层次人才向基层集聚。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开展科技攻关、产品开发和研发平台建设,以“双创”基地建设为载体引导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能人自办企业、科技人才灵活创业,推动民营经济大发展。
立足生态文明
推动乡村振兴
漫步在美丽怡人的洸河湿地公园,彩色透水混凝土步道曲径通幽,蜿蜒的小道旁林立的乔木郁郁葱葱,成片鲜花迎风绽放,谱写出了生机盎然的田园诗歌。2016年,宁阳县委托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编制了《宁阳县生态文明社会创建规划(2016—2030)》,以此为引领,立足生态文明,增创绿色发展优势,宁阳县从具体项目、工程抓起,打好治污、植树、治水“组合拳”,大力推进“蓝天工程”“碧水行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通过创新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市场化全托管,实现管理一杆到底,垃圾日产日清,成为宁阳县推进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笔。宁阳县将全县所有村居垃圾清运、日常保洁托管给北京桑德和安徽盛运环保两家专业保洁公司,建立起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市场运作机制。与盛运环保合作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垃圾能力500吨,年发电量7000万度,形成垃圾集中收纳、统一转运、焚烧发电的无害化处置体系,进一步改善了城乡环境。与安徽中环环保合作出让县城和磁窑两个污水处理厂经营权,城市污水实现集中达标排放,县污水处理厂处理的中水向南部泗店镇引水,解决了1.8万亩耕地灌溉问题。
坚持不懈治山治水、植树造林,依托境内大汶河,该县投资7亿多元先后实施引汶灌区改造、桑安口水库、月牙湖水库除险加固、月牙湖水库增容、全国农田水利项目县、堽城坝灌区节水改造等30余项水利工程,打造了良好的水环境。投资4600万元建设的月牙湖工业水厂满足了城市景观和工业用水,年节约地下水1000万立方米。投资4000万元建设第二水源地解决了县城饮用水安全问题。坚持一年四季抓造林、长年绿化不放松,大力推进绿水青山、绿色家园等六大工程,全县道路、荒山、水系绿化率分别达到98%、96.2%、96.5%,被命名为全省绿化模范县。加快实施泰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总投资14.28亿元的9个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把“绿水青山”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宁阳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规划引领,该县先后高标准编制县域发展战略规划、城乡统筹规划以及“多规合一”城乡总体规划等一系列规划,构建了“双核一环、两轴一带”发展布局,聘请中国农业大学专家编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推进县城东部新区、中部老城区、西部洸河生态区“三大片区”建设,复圣公园、洸河综合开发等重点工程相继建成,文庙历史文化街区顺利推进。打响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攻坚战,以全省最高分通过省创卫暗访组考核、省专家组技术评估,成为省爱卫会推荐命名国家卫生县城的6个县之一。深入开展治理违法建设专项行动,全县累计拆除违法建设812万平方米,占违建总量的93.5%。通过拆违增绿、拆违添景,城市宜居指数进一步提高。
创新基层党建管理模式,宁阳县实施了“党建引领、龙头驱动、融合发展、多元孵化”强村富民模式,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96.2%,3万元以下的村全部转化。在全县基层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农村每月15日、机关事业单位每月不少于两个半天,做好集体学习、议政议事、三务公开等固定动作,志愿服务、群众性评选活动等自选动作,撬动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提升。
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宁阳县坚持“十村引领、百村示范、全域整治”,创成省市级示范村12个、达标村167个。利用棚户区改造、压煤搬迁、城乡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大力推进新城镇、新社区建设,打造特色小镇、中心社区。磁窑镇、华丰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四好农村路”三年集中攻坚行动全面铺开了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董梁高速宁阳段开工建设,济微高速宁阳段纳入省高速公路路网规划,加上即将开工的京台高速扩容工程,在县域内形成“两纵一横”的高速交通网络,为宁阳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全面深化改革
持续改善民生
新建1万余平方米的县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村(居)代办服务点,构建起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组建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以推进“3545”专项改革为突破口成立项目代办服务中心……今年以来,宁阳县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提升服务效能。
全面深化改革,宁阳县规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7个项目纳入财政部PPP项目库,引汶工程、文庙历史文化街区、工矿棚户区改造3个项目被列为财政部和省级PPP示范项目,获得中央和省级奖补资金3115万元。组建统筹城乡发展有限公司、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国投实业有限公司、鲁居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实现了从传统的投融资平台向实体化投融资公司转型。近年来,先后吸引中铁、中建等央字号企业和龙元明城、金螳螂、岭南园林等上市公司前来投资兴业。
深化社会领域改革,宁阳县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互联网+医疗”管理服务模式被推荐为全国基层医改典型案例。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校长职级制、教育学区制等改革,采取“综合考核+公开考试+服务期限”方式先后从农村学校公开选调教师220人,实现城乡教师的合理有序流动。针对城市管理短板,宁阳县建立了53个社区网格党支部,探索“基层党组织+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城市社区管理新机制,形成党建引领、群众参与、自主管理、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带着感情抓民生、增福祉,宁阳县投资1.4亿元建设120余公里的中东部环山路,有效解决了中东部6个乡镇60多个山区村脱贫致富问题;在创建全省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基础上,投资11.57亿元用于“大班额”项目建设,新建、改扩建学校28所,成为宁阳县有史以来标准最高、投资最多的教育建设项目;从去年开始对全县所有人群开展免费查体,同步签约家庭医生,53.2万人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农村文体小广场、农家书屋实现村级全覆盖;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3个、犯罪团伙12个,形成了强力震慑。
扛起政治责任,宁阳县坚持好干部20字标准,宁阳县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研判制度,举办宁阳青年英才训练班抓好1186名年轻干部专业培训,建设“家在宁阳”党建服务中心、家风教育基地、党章文化主题公园等党员干部教育基地,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供保障。倡树“实干就是水平,落实就是能力”信念,实施以“农村政策百事通,走村入户百晓行”为主要内容的“双百”行动,引导全县上下抓具体、抓重点、抓难点,干出新作为,不负新时代,以干部的辛苦换取老百姓的满意。
责任编辑: 王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