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像照顾父母一样照顾古树名木

大众日报记者 杨学莹

2020-06-19 08:14:1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分开窝住的松针,让它们透气。

 第一次见到泰山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下称“泰山森防站”)站长申卫星,在岱顶北侧的后石坞。50岁的他花白头发、身材清瘦、皮肤白净,穿着白衬衫,胸前挎着相机,像个白面书生。

“石坞松涛”,是泰山七十二景之一。这里有300年以上的古松1118株,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油松群落。古松虬曲苍劲、姿态各异,有的如蛟龙探海,有的似巨手擒石,有的像凤羽流翠。申卫星拾级而上,他看的不是风景,而是每一棵松树的长势。

有一棵松树,一团松针变成了黄褐色。申卫星扒开一看,原来是一根枝桠的末端被人弯折了,窝在了另一根枝桠的松针中,叶子“憋”黄了。他将两枝分开,让它们透气。 

为小蠹虫诱捕器加水

 

林间每隔不远,挂着申卫星他们自制的、状似马灯的小蠹虫诱捕器。他逐个查看。一个诱捕器底端用于淹死小蠹虫的小桶没水了,他和同事董彬从水杯里倒水补上。

有一处地方,几株古松的松针变成了灰白色,申卫星吓了一跳。他驻足仔细打量,发现周边的草也变成了灰白色,台阶上也有灰白色的痕迹:“还好还好!不是病虫害,应该是护林员打了灭菌剂,预防松烂皮病的,在这块儿配的药。不用管,下一场雨就冲没了。”

申卫星也赞叹古松的美。“这是‘十八罗汉’、这是‘太君点将’,这是‘松障’……”他边走边介绍。在他看来,古松多姿多彩的身形,完全是它们战胜苦难的杰作。有的古松,树干虬曲成拧毛巾状,这是风扭的;有的树主干劈断,仅存侧枝匍匐卧行,这是雷击、雪压的结果;还有的树,在树群中个子奇矮,他说,生存竞争,只有土壤和光照条件决定了它的大小和姿态。

“这棵树,2019年6月9日新遭遇了雷击。”他停在一棵古松前说。果真,这棵树的树皮,从上到下,贯通着一道两三指宽的裂痕,但仍然枝繁叶茂。“雷雨前两天,我来巡查,这棵树还好好的;雨后,就出现了这道新鲜的茬口。我捡了一小块树皮,留作纪念。”

检查支撑吊拉

如果不是跟着专业护林人,记者很少会注意到,古树原来采取了很多保护措施。有的树干拉着吊缆,怕风刮倒;有的树身缠着麻袋片,防止害虫在树皮产卵;有的树下垒石做穴,防止水土流失。就连周边小树间伐后残留的树桩,也用细密的铁丝网包紧了,防止天牛等害虫出来为害。

检查白蚁诱捕装置的使用效果

申卫星说,这么多年来泰山古树保护总结出的要诀是做好“三通六防”:“三通”是指上部透光、中部通风、下部通气;“六防”是指防倾倒、防土壤污染、防伤根、防烫伤、防病虫害、防风折。最好的方法还是“无为而治”,你想啊,古树经历了几百年,它们的根已经分布在周边的土壤和石缝里,适应了它们的生存环境,如果人为干扰,特别是改变了水流和土壤环境,只能造成树势衰弱、甚至死亡。所以,要以生态管理为根本,不要人为干扰它们。

说着说着,我们来到大名鼎鼎的“姊妹松”面前。正是5元人民币背面的那两株松树!申卫星说,去年发行的5元方形泰山纪念币,也选取了“姊妹松”的图像,和挑山工形象一起,代表泰山,代表着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中华精神。仔细一看,树也做了保护:树干用了铁管支撑,只是巧妙地隐藏在树身之后不易被发现;伸出枝也用铁管支撑,害怕它被大雪压断。周边还有3个摄像头盯防。

申卫星说,像“姊妹松”这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树名木,每棵树都有专人负责看护。比如登山道中的“望人松”,下雪和雾凇天气,会有专人在树旁盯着,不时用竹竿把“招手枝”上的雪轻轻扫下来,免得大雪压垮枝条。其他古树名木也“一树一档”,如需保护措施,要组织专家会诊,一树一策。 

在实验室检测样本病虫害情况

“古树就像老人,必须悉心照顾。我们老领导提出:‘像照顾父母一样照顾古树名木’,我们一直在这样做。”他说。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学莹  报道)

责任编辑: 郭爱凤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