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有一群80后“文物修复师”

大众日报记者 张依盟

2020-06-19 09:26:3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山东博物馆馆员鲁元良在修复字画

6月12日上午,记者见到鲁元良时,他正在为一幅清代全形拓片“全色”——用笔墨把画上残缺之处补好。38岁的他左手托着墨盘,右手执笔,表情严肃,头系一块方巾,戴着一条工作围裙,围裙兜里插着大大小小的工具儿。“文物修复是一项非常细致且耗时很长的工程,做起来慎之又慎。”鲁元良解释,他有一个习惯,一进工作室就在头上系一块方巾,“字画修复多要一气呵成,我怕时间长了,汗水滴到书画上。”

书画装裱最初起源于古人观赏、收藏绘画的要求,经过不断的探索、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一整套颇具特色的优良系统,是我国的艺术遗产之一。受父亲熏染,2006年大学毕业后,鲁元良进入山东博物馆,从事纸张文物修复,一干就是14年。

山东博物馆文物修复师任伟

  1983年出生的任伟,美术专业出身,是山东博物馆金属器修复有名的一双“巧手”。入行短短8年,参与修复文物1000余件。

    “一低头一抬头,一下午就过去了。”6月8日,记者见到任伟时,他已经在修复台前坐了整整一下午了。这是一个山东博物馆藏九龙山汉墓鎏错金铜器保护修复项目。任伟手里拿着一个装套在车盖弓骨末端的盖弓帽,七八厘米长,上面锈迹斑斑。错金铜器工艺十分精湛,但条条精美的纹路也增加了除锈的工作量。

   “一般用手术刀比较多,主要针对较硬的表面硬结物;如果是坚硬的锈蚀,就得上微雕机了;还有一些比较小的锈坑内的粉状锈蚀,得用针一点点抠出来。整个做下来,最快也得一周。”任伟说,“干这一行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沉得下去的心。”

    青铜器长期埋藏在地下会与土壤中水分和微量化学物质、碱式盐等发生缓慢的化学反应,形成“锈”。有些锈很稳定,比如漂亮的孔雀蓝;但大部分的锈是病害,腐蚀青铜器导致铜流失、形成硬结,被修复师们称为“脓包”。任伟自开始修复青铜器起,便与一种叫“粉状锈”的东西作斗争。粉状锈是由于环境中的氯离子与铜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铜,进而产生了碱式氯化铜,它是常见的青铜病,也是青铜器的“癌症”。

山东博物馆馆员李晶监测文物环境。

李晶表示,“文物保护修复就像是给文物看病,进行体检诊断(诊病),治疗病害(治病)和采取措施预防病变(防病),使文物能够延年益寿。一名好的‘文物医生’,既要能灵活使用传统修复技术,又需要掌握现代化数据分析解读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光谱及显微技术应用于文物信息提取、组成成分及病害成因分析等方面。这些本被应用于医疗、化工等领域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今正不断被用来对文物进行“体检”。

李晶所做的工作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两个环节,即对文物进行检测分析研究(诊病)以及文物的预防性保护(防病)。《黄帝内经》里提出了“上医治未病”的观点,即好的大夫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要做一名好的‘文物医生’,也要重视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将预防性保护理念阐述为,在不危及文物真实性的前提下,延缓任何形式的、可以避免的损害所采取的必要的措施和行动。在技术上,通过有效的管理、监测、评估、调控,抑制各种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危害作用,使文物处于一个“洁净、稳定”的安全保存环境,达到延缓文物劣化的目的。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依盟  报道)

责任编辑: 郭爱凤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