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时代楷模|程平:让每一条焊缝都有灵魂

大众日报记者 杨烨莹 张海峰

2023-12-29 07:47:4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让每一条焊缝都有灵魂

——“齐鲁时代楷模”程平的奋斗故事(下)

“焊接是一门艺术,要想做到极致,让每一条焊缝都有灵魂,靠的是三分悟性七分痴迷。”“齐鲁时代楷模”程平说。带着这份痴迷,程平与团队不断发明创造,填补了国内焊接领域多项空白。

新老合作,推动技术向前迈进

在程平看来,科技在进步,时代在进步,唯有不断创新焊接工艺,才能应对更为复杂的作业场景。

初入行时,没有老师手把手教,程平就主动贴近厂里的老师傅学习焊接技术。如今,厂里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更需要有经验的老师传授技能。

2017年,程平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在工作室中,技术人员被分为技能创新团队和技术创新团队。“老师傅深耕一线多年,拥有经验但缺少理论支撑,新学员理论知识丰富但缺乏实践,两者发挥各自优势便能推动焊接技术向前迈进。”程平说。

面对国外进口阀门结合面损坏不能修复的难题,他带领技术团队迎难而上,创新研发硬质合金钴基60真空冷焊修复技术,解决了朱雀二号运载火箭发动机后摇摆软管焊接件承压、国家深海探测重点项目PB160合金定子焊接等问题,为我国航天、深海探测等事业作出突出贡献。

2014年起,程平开始在国际焊接比赛中担任教练,他指导过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为国家培养高技能焊接人才50多人,有的已成为新一代的工匠、劳模。

创新就是多想一点多走一步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程平时刻告诫自己要做个“有心人”。

2017年6月,工作人员例行检修时,发现机组调门结合面破损严重,如果不及时修复,将造成大面积停电。而根据招标流程,配件根本来不及买新的。

时间紧任务重,程平在实验室中反复进行试验,可由于两种材料结合面硬度不同,焊接表面始终存有裂痕。一个电闪雷鸣的晚上,程平忧心忡忡地在单位楼下踱步,全身被大雨浇透。“正是大雨的‘神助攻’,让我联想到水冷降温的办法。”程平最终突破了技术瓶颈,并由此研制出司太立硬质合金真空水冷堆焊修复工艺,填补了国内空白。

创新的灵感来源于积累和细节。在程平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一本《特殊设备焊接技术》,书中跟程平日常工作相关的技术只有几项,但不相关的每一项他也会深入研究。“知识是相通的,有时候‘移花接木’会有奇效。”程平说。

“程师傅常对我们说,创新就是要比别人多想一点,多走一步。”程平创新工作室成员魏瑶告诉记者,工作室的发明创造大多是基于焊工日常工作场景所产生的灵感,这些发明所解决的问题大多数焊工都经历过,因此成果转化率很高。

焊渣高空掉落引发房屋着火怎么办?焊工佩戴厚重的手套难以捻丝怎么办?暗光环境作业没有光源怎么办?……正是这些一线工人面对的现实问题,让折叠式焊渣防火伞、手工氩弧焊自动送丝器、弧光收集再利用面罩应运而生。30余项电力焊接技术革新、10余项发明专利,每一个创新的背后都是程平对焊接工作的思考与探索。

用技术掌握话语权

国际比赛是对焊工技艺的重要检验和提升,程平从选手一步步走向教练、裁判、评委,他发现,国外的电焊技术远不如国内扎实,但“游戏规则”却由他们制定。

2019年,程平带队到北京参加创新表演赛,手工氩弧焊自动送丝器在现场一经展示,便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其中一位国外同行想重金购买原型机,被程平婉言拒绝。“这是我们国家自己的技术,只有我们的专利发明越多,未来才有掌握话语权的可能。”程平说。

工作多年,程平从未放弃对焊接技术的提升。为了提高对气息的掌控度,他反复练习在刀刃上焊接。2022年4月,程平凭借一手“刀刃上堆焊”的绝技,将焊丝、焊材和原刀刃“三合一”,在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上作为优秀项目展播。

作为一名“钢铁裁缝”,程平把光和热都献给了焊接事业。“不是在创新工作室进行试验,就是在一线焊接作业。”这是程平给同事们留下的印象。荣誉的背后,是程平以厂为家的付出,很少拿出时间陪伴家人。程平十分感激母亲的支持与激励:“现在母亲已经70多岁了,每次看到我的奖章都很喜悦,但仍会时时叮嘱我不能止步于此,要有更高的追求和理想。”

热爱、极致、严谨、敬业、创新,这是程平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26年前,第一条焊条在程平手中点燃,如同点燃了他对这份工作的信念。焊花灼灼,照亮这位“大国工匠”的前行之路。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烨莹 张海峰 报道)

相关阅读:

焊花中走出的“大国工匠”——“齐鲁时代楷模”程平的奋斗故事(上)

责任编辑: 许光宇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