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新嬗变·营商环境篇|持续优化,山东塑造发展环境新优势

大众日报记者 赵小菊

2019-12-28 06:29:31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持续优化,塑造发展环境新优势

2019-12-28 来源:大众日报 02版

□ 本报记者 赵小菊

山东在变,突出显现在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

不论是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和“乘法”,还是放宽准入、精准施策,营造公平高效的市场环境,以及稳定预期、依法行政,营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实实在在的改变带来了市场活力的有力迸发以及市场主体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政府权力事项不断“减”

市场主体获得感持续“升”

11月19日,高唐县想开办运输公司的王庆武用一天时间收获了包含营业执照、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公章等6项内容在内的“政务服务大礼包”;12月2日,青岛市民雷聪用十分钟左右时间完成企业信息填报,成功领取了智能登记系统“秒批”的营业执照;12月11日领取不动产权证,12月12日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烟台瓦鲁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年产30套机器人自动化焊接工作站、机器人自动化搬运站智能设备项目”切实体会了一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加速度”……

我省政府权力持续做“减法”,通过加快制度创新、流程再造,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着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企业群众获得感强的一流营商环境。截至今年6月底,省级权力事项由2013年的7371项精简到3357项,压减54.4%,市、县两级行政权力事项分别压减42.6%和24.2%。当前,我省企业开办时间由3个工作日压缩到1个工作日,环节由5个压减到2个;不动产登记中的注销登记、查封登记、异议登记实现了即时办结,房屋转移、抵押登记实现了5日内办结。

今年,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徐现祥主持的课题组在全国24个省及直辖市进行了商事制度改革相关调研,这项调研注重的不是政府部门如何说,而是将着力点落在了市场主体的切身感受上。在山东,他们随机选取了济南、淄博、东营、枣庄、青岛、滨州6市,访问了500个市场主体,对山东营商环境的变化有了一个颇为直观的感受。

“在我们的访问中,90%的市场主体认为和政府职能部门打交道的时间、费用成本都有所下降,放到全国范围内来看,山东市场主体的认可比重都是非常高的。”徐现祥表示,尤其是在“照后减证”“一窗办理”“一次办好”等多个方面,省级层面相比较,山东明显走在全国前列。

不断推进的商事制度改革,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有效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今年9月末,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突破1000万户,总量居全国第二位。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11月,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198.7万户,增长32.8%,其中新登记企业65.3万户,增长33.3%。

直面问题不遮不掩

解企之困精准有效

“在市场准入方面,山东有多项指标走在全国前列,这需要保持,因为进入的门槛在降低,便利度在提升,便会有更多新的市场主体进来,就能更好地服务于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徐现祥表示,“同时,持续推进营商环境的改善应该找准着力点,更好服务于企业的成长和转型升级。”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朱昆峰坦言,随着“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化,我省市场主体总量快速增长,但市场主体的质量还需提升。紧盯市场主体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我省市场监管会同科技、工信、财政等十部门联合出台了5大方面19项具有较强针对性、操作性和较高含金量的“个转企”支持政策,主要在降成本、增信心上下功夫、做文章,激发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的内在动力。截至目前,全省已有2.8万户顺利实现“个转企”,优化改善了我省市场主体结构。

急企业之需、帮企业之困、解企业之难,使政策措施“能感知、有温度、见效果”,让企业更有“获得感、收益率、满意度”,才能更有力地促进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截至今年11月底,全省实有小微企业(不含个体工商户)264.6万户,注册资本17.2万亿元,1—11月新增小微企业41.9万户。同时,小微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发展质量持续提高,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这与我省小微企业治理结构和产业结构“双升”战略的持续推进实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持续的减税降费,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前10个月,全省累计实现新增减税降费1318亿元。其中,新增减税1085亿元,降低政府性收费13亿元,降低社保缴费220亿元。预计全年减税降费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规范减免公路、铁路、口岸等收费,年减轻物流成本约50亿元。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一般工商业用电在去年降价10%的基础上,今年再降10%,预计全年共减少用电成本65亿元。

为进一步提高优化营商环境举措的针对性,我省直面问题不遮不掩,措施精准有效。11月28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专题询问,在专题询问前,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还专门发布通知,对山东省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面向社会公开收集意见和建议。当天的会议进行了全程直播,“融资高山”如何跨越,“数据烟囱、信息壁垒”如何打破,文件如何接地气,科研成果为何“墙内开花墙外香”……问题辛辣、回应坦诚,引发广泛关注。

执法检查公平高效

法治环境公正透明

11月,全国工商联发布《2019年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在市场监管“公平性”、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评价方面,我省成绩位居全国第二;在对市场监管的满意度评价方面,我省成绩位居全国第三。这标志着我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从制度设计到具体实践都走在了全国前列。

近日,我省又在全国率先编制印发了全省统一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清单分别明确了抽查事项的实施部门、检查对象、抽查内容、事项类别、检查方式、抽查比例和频次、检查部门及实施层级,包含一般检查事项189个、重点检查事项45项,对不同类别的检查事项,设置不同的抽查比例及频次。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对守法者“无事不扰”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效实现了公正监管,提升了监管效能,企业的获得感不断提高。

推进依法行政是稳定企业预期的有力手段。省发改委主任周连华在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作的关于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我省着力清理涉及营商环境的法规规章政策,已修改102件、废止14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公开涉及市场主体的各类制度、规则和标准,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保障了行政执法的公平公正。

政商交往清且亲是聚才兴业的有力保障。11月18日,淄博市纪委通报了3起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对此,当地进行了严肃查处,让企业家看到了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保障企业发展的决心。一个公正透明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安心谋发展的重要基础,这还需要着力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着力解决“新官不理旧账”、政策承诺不落实等问题,据统计,我省已推动解决企业土地房屋产权历史遗留问题1534个,梳理摸排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383.6亿元,已偿还268.4亿元,清偿比例达70%。

目前,《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正在公开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国务院公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山东以及各省都在研究制定相应条例,这标志着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国家发改委政策法规司司长杨洁表示。

责任编辑: 王建国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