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市县调研行|寿光:“智”“勇”开新局

大众日报记者 赵洪杰 李振 杨国胜

2020-10-05 06:23:55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01版

■编者按 县域经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单元,县域强则山东强。近两年,县域经济实力雄厚的寿光市紧紧围绕“争当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定位,协同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深化改革“三大支撑”,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中名列前茅。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寿光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是如何来的?寿光做法的针对性和普遍意义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深入寿光蹲点调研,采写了这篇报道,力图为读者呈现一个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本。敬请关注。

位列全省10个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第一名,1-7月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4亿元

寿光:“智”“勇”开新局

□ 本报记者 赵洪杰 李 振 杨国胜 本报通讯员 孙 磊 杨福亮

今年8月底,连续两年遭受台风洪水侵袭的寿光,再次迎来台风考验。站在新落成的24孔弥河分流控制闸旁,寿光市水利局副局长范荣誉淡定自若。夜以继日奋战8个月后,弥河水利设施抗洪防涝能力得到稳步提高。两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根治水患、防治干旱”要求,寿光举全市之力掀起水利大会战,90多亿元水利投资创历史之最,千余名干部包靠水利建设项目,确保寿光安全度汛。

奋力攀登、勇争一流的不仅仅是水利工程建设,寿光各项工作展现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日前,省政府通报表彰2019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单位,寿光位列全省10个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第一名;今年1-7月,寿光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4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1256亿元。

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从何而来?眼下,寿光正在全市弘扬“快干、实干、拼命干,创业、创新、创一流”精气神,答案或许就体现在寿光党员干部实干、争先的鲜明特质中,蕴含在奋力攀登、勇争一流的精神脉络中。

一张蓝图与争先意识

寿光人常说,寿光就是山东的缩影。农业盘子大、底子好,工业立市探索起步早,但在新旧动能转换、爬坡过坎转型的重大关口,发展的困惑、矛盾也不少:农业亟须从原有的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轨;传统产业结构偏“重”,全省确定的7大高耗能行业中,寿光就占了5个,且涉及的企业大都是骨干企业;连续两年遭受洪涝灾害,让转型发展的压力和困难增大。

厚植农业基础,同时农工商并重,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道路,这是寿光独特的发展路径。“寿光的高质量发展,不能另起炉灶,而是要久久为功,一张蓝图绘到底。”寿光市委书记赵绪春说,在此基础上,面对新挑战、新矛盾,要“唤醒”最强烈的争先意识,以各领域、各层面的争一流推动高质量发展大提速。

寿光“蔬菜小镇”,陈列柜的玻璃瓶里封装着数百种寿光自主选育的蔬菜品种,有些种子一颗就值好几元。

农业争先,以质取胜,“一粒种子”成为突破口。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树森给“洋种子”做过代理,深知被人随意要高价的痛苦,因此走上种子研发之路。十年磨一剑,如今三木自主选育的品种已有260多个。

如今,寿光建成了国家现代蔬菜种业创新创业基地、中国农科院寿光蔬菜研发中心等高层次平台;截至2019年,自主知识产权蔬菜新品种69个,今年以来又有71个品种被农业农村部拟授予新品种权。在寿光种子市场,国产种子已占到70%。

蔬菜佩戴传感器,机器人巡检病虫害,手机一点自动浇水施肥……寿光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里,十多种新型大棚里展示着上千种新品种、新装备、新技术。由传统的蔬菜生产向种苗、标准、研发、品牌和模式集成创新转型,寿光依托科技支撑,重塑农业“标杆优势”,悄然拉开与追赶者的距离。

蔬菜产业升级,不仅发生在土地肥沃的寿南地区,在遍布盐碱的寿北沿海地区,无土栽培设施农业也是方兴未艾。位于寿光西北的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共建设高端无土栽培蔬菜大棚493个,种植面积4500亩,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无土栽培西红柿种植基地。

工业转型,重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从原有产业基础和人才、资金积累出发,以大项目、好项目建设推动优势传统产业不断高新化,这是寿光动能转换的一条重要经验。

前些年,晨鸣集团淘汰浆纸产能270多万吨,关停了4条共65万吨产能的废纸脱墨浆线。“阵痛”后,晨鸣集中精力和资源给高端产能做“加法”,先后投资390亿元引进先进的造纸设备和技术,投资100多亿元新上了全球最先进漂白技术的木浆项目,如今高端产品比重提高到95%以上,一本高档铜版纸印刷的广告画册售价达2万元。

由原料药向成品制剂药升级,富康集团与国内知名药业合作,累计将45个药号放在寿光生产,投资10.2亿元新上年产200亿粒制剂及研发中心项目,投产后相关产品将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鲁清石化投资126亿元新上高端橡塑一体化项目,成为寿光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体制造业项目……寿光重点项目建设花团锦簇,煞是好看。

水利设施是农业的命脉、高质量发展的底线,在寿光更是最大的民生。寿光市水利局局长燕黎明说,这两年寿光投入90多亿元,打响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利会战。为确保水利工程质量,寿光在全省范围内聘请25名老水利专家、16名建筑专家担任质量监督员,分片分组指导;推选出的653名群众监督员全程盯靠在工地;常态化质量检测之外,不同片区的施工单位开展互检……

改革攻坚与市场意识

追寻寿光的发展经纬,两条线特别清晰。一条线是敢改革、勇创新,正如王伯祥那句经典的话“只要对群众有好处,咱就大胆干,如果有什么责任,我一个人承担”。另一条是,尊重市场、呵护市场,让“市场之手”充满活力。

眼下,寿光人正在干一件无先例可循的大事:把设施蔬菜的“寿光标准”上升为“全国标准”。2018年7月,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落地寿光,以此为舞台,寿光联合国内67家科研院校、行业协会和农业企业成立了国家蔬菜质量标准化创新联盟,在省内外认定19处试验示范基地,制定日光温室番茄、黄瓜2项全产业链行业标准。

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有全国唯一一家蔬菜品质感官评价和分析实验室。在这里,志愿者会对不同的蔬菜开展“试吃”,产生对蔬菜品质最直接的感官评估数据,据此可以推测出消费喜好,更准确地指导农业生产。

在全省最早推行“亩均论英雄”改革,并首先运用到化工行业中。寿光通过综合实施差别化的要素资源政策,倒逼低端企业退出,化工企业数量由200多家减少至74家。

发展的连续性促使寿光崛起了一大批品牌企业群体。从市委书记、部门领导到企业家都表示,在寿光,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成为思想共识和行为自觉,政府一心一意做好服务,企业家有稳定的预期。

从去年开始,为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寿光在全市开展“双联双帮”活动(干部联系人才、企业,帮助人才、企业解决问题),854名干部帮联466家企业和99名高层次人才。

在这个活动中,寿光发现,当地企业体量差异悬殊、结构不合理——大的很大,小的很小,因此扶持企业时尤其注重培育壮大“中间层”企业。目前寿光省级隐形冠军、瞪羚、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到潍坊总数的1/5。

对新兴产业的培育,可以看出寿光遵循市场规律的“聪明”做法。寿光巨能金玉米公司生产可降解塑料的生物基材料,利用副产品生产生物菌肥。在“双联双帮”过程中,寿光工信局干部发现南京农业大学一位教授拥有这方面的专利技术,带着企业跑到学校去对接,直接促成了这项合作。8月,金玉米的生物菌肥产品推向市场。

“双联双帮”带动“双招双引”。寿光帮助40多家重点企业一一画出产业链条延伸图,以企招企,按图索骥,同时依托鲁清、巨能等龙头企业设立6个产业招商园区,先后与国图集团、国家能源集团、正大集团等世界500强、大型央企签订合作协议。今年,寿光已签约项目116个,新引进高端人才、团队105个。

“农民干部”与“干部农民”

“搞水利建设,寿光干部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寿光市发改局局长张茂海说,如此大规模的水利投入,县级财政压力很大。瞄准国家鼓励发行地方专项债的契机,常务副市长乔日升带队赴国家发改委汇报情况,却得知国家“不鼓励河道治理项目发债”。“兜头被泼了冷水,我们也没有气馁,先后6赴省和国家发改委解释争取,最终弥河防洪治理等3个防洪工程成功纳入国家发债盘子,发债总额16亿元,这在全国独一份。”

高质量发展、攻坚重点任务需要实干担当的作风保障,干部愿意拼命干、敢于创一流,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才能完成。

在寿光采访,我们听到这样的评价:这里的干部像农民,农民像干部。

身着迷彩装,沾满泥浆的解放鞋,晒得黝黑的皮肤……寿光市抽调1023名干部全天候包靠水利工程建设,对水利工程建设采取指挥部作战制度,弥河、丹河片区13个标段每一个都由一名市级班子成员作为指挥,硬生生地把因疫情耽误的1个多月工期赶了回来——所有水利工程汛期前主体部分在5月30日全部高质量完成。

有人说,领导干部始终冲在一线、干在一线,令人想起了“伯祥书记”奋战在寿北开发现场的情景。农民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优良品质在寿光干部身上得到体现。寿北淡水资源稀缺,个别施工方偷工减料用卤水、海水代替,而取样化验又很麻烦。负责弥河防洪治理工程第八标段的副指挥张永二话没说,径直来到砂浆旁,抿起一块砂浆,放在嘴里咂摸了咂摸,说:“很咸!是卤水,返工!”

“在这样的干事氛围中,干部们被带动被感染,哪方面的工作都拼命干。”燕黎明动容地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蔬菜大棚升级换代,自动温控、智能雾化等智能设备投用,越来越多的农民变身“绿色车间”里的产业工人,寿光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2019年,寿光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2:1,远低于全国2.64:1的平均水平。农民们打扮得愈发体面整洁,看上去更像城里的干部。

抗灾救灾、水利会战、疫情防控、项目建设……面对接连而来的急仗、硬仗,寿光将重点工作攻坚的“一线战场”变为历练干部的“赛马场”“练兵场”,让敢扛事、愿做事、干成事的一线干部脱颖而出。今年以来,142名在重点工作一线担当作为的干部优先被提拔重用,实干争先的干部队伍在寿光愈发壮大起来。

责任编辑: 梁开文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