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察|手机之“困”

大众日报记者 吴永功

2020-10-26 06:12:4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各类手机软件,不仅十分清楚地知道你是谁,而且还能十分精准地给你推送广告。

□ 本报记者 吴永功

今年9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手机网民规模达9.32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2%,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App数量为359万款,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8.0个小时。

手机已经从最初的通信工具,升级为工作平台、生活方式,深度融入我们的工作生活,甚至成了“人体外的重要器官”,犹如上瘾一般,手机只要不在身边片刻,就会六神无主。我们在享受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有另一层风险:不知不觉中,我们在被手机支配着、影响着、算计着,而且犹如身处茧房中的虫蛹,视野日益窄化。

隔墙有耳

隔墙有耳,意思是隔着一道墙,也有人偷听,比喻即使秘密商量,别人也可能知道。这句话最早出自《管子·君臣下》,距今已经2000多年。可能管子也没有料到,在进入21世纪20年后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个成语居然被赋予了全新的内涵。

把智能手机看做“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网友们可能压根儿没有想到,天天抓起来操作至少十几回的“小砖头块”,居然瞒着机主,时不时以高度隐秘的方式偷听机主说话,并十分“智能”地向机主推荐相应的商品。

上周五晚上,齐女士与朋友们去一家餐馆吃饭点菜,点菜时她专门选了个比较有特色的鹿肉。吃饭时,有朋友夹着肉问这是啥,齐女士说了句“鹿肉”。岂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第二天上午,齐女士在翻看朋友圈时,十分惊奇地发现,朋友圈广告居然给她推荐了生鹿肉。“我十分确定,最近一个月内,我手机没有搜索过任何鹿肉的信息,这怎么解释?”她隐约觉得,是手机在偷听她日常生活场景的语音信息,进而智能匹配相应的广告产品。这次经历,让她后背一阵发凉,为此,她专门关闭了软件使用手机麦克风的权限。

陈先生今年不到40岁,从去年开始,他逐渐生出丝丝白发。一开始他没在意。然而今年,他发现黑发变白发的速度像是坐上了火箭一般。上下班乘坐电梯,发色便成了话题,有同事会问,“你经历了什么啊?怎么头发白了这么多?”与此相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陈先生在偶尔刷视频软件的时候,每次都会刷到有关“白发变黑发”的视频广告,而且频度越来越高。

这是为什么?隔墙有耳,虽然你未必清楚地知道耳朵在哪里。

在互联网兴起的20多年前,曾有个十分经典的段子:“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话用以形容互联网的隐秘性和不可捉摸。吊诡的是,20年过去了,在移动互联网漫卷城乡、横扫南北的当下,那句兴盛于互联网时代与狗有关的段子,内涵已经被完全颠覆。眼下,在移动互联网上玩得风生水起的各类手机软件,不仅十分清楚地知道你是谁,而且还知道你喜不喜欢狗,你喜欢什么品牌的狗粮,并能十分精准地给你推送狗粮的广告。

刚和朋友聊过的产品就出现在推荐里,没有打开定位权限却一直被App推送当地资讯,在这款App上搜过的内容转眼出现在另一款App上……在这个大数据时代里,没有人能逃得过这形形色色的精准推送。

今年9月,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发布了《App安全意识公众调查问卷报告》。上述《报告》显示,在32万名受访者中,近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很反感App的精准推送广告行为,感觉遭到了窥探或偷听。在今年互联网安全大会上,360公司CEO周鸿祎阐述,部分软件会打开用户的摄像头或麦克风,获得手机用户信息,再通过这些收集来的信息找到关键词,来匹配用户的兴趣爱好。

深深套牢

除了隔墙有耳的隐忧之外,时下流行的大数据、算法,也越来越引起业界和媒体的关注。

回到刚才那个兴盛于互联网时代的与狗有关的段子,如今移动互联网公司不仅会精准推送狗粮的广告,而且会反复推送,哪怕你已经在他们的诱导下,采购了足够的狗粮。这时候,你打开手机页面的内容,几乎全与狗狗有关,以及与狗粮有关。这些内容,或者是来自天南海北的图片文字,或者是与此相关的各种视频。总之,似乎在这世上除了你关注的狗狗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值得你关注的信息。于是,你陷入到了被算法逻辑遴选过的信息泥潭中,越陷越深,视野越来越窄。

学术上,这叫“信息茧房”。所谓“信息茧房”,是指人们会由自己的兴趣主导而选择信息,久而久之,在不断接触同类化信息的过程中,自身被禁锢在由本人所编织的信息蚕蛹中,形成了一个隔绝信息的“茧房”。在有关“信息茧房”的讨论中,常常离不开“回声室效应”和“过滤气泡”,前者在传播的语境中是指,同类信息不断重复搭建了一个只有相似意见的“回声室”,人们的态度在相近信息的重复广播和声势中被增强,进而形成偏见;“过滤气泡”则是指网络信息根据算法进行个性化推荐,使不符合用户兴趣的信息被过滤剔除。

举个例子,小强喜欢玩游戏,有一天,他在视频软件上看到了一个游戏大神的操作,他多看了几遍并关注了这位游戏主播,软件便根据其搜索历史和特定信息的观看时长,生成了用户画像。此后,系统不断“过滤”其他信息,推荐个性化信息,一段时间后,小强的软件里,10条信息有8条是关于游戏的操作技巧。有一天,一位游戏主播在软件上开了直播和粉丝聊天,小强猛烈地夸赞主播的游戏技巧,并得到主播回应,这时候,直播中的其他粉丝也纷纷留言,小强于是跟其他粉丝通过直播形式形成了场域。此后,便是给主播打赏……

行内有句话——把用户当成猪,别管喂什么,养肥就行。这样的算法技术会导致大量迎合人性阴暗面的定向推送内容。而我们,就如同被套牢在茧房中,被动接受遴选过的信息。

10月19日,第三届中国新媒体发展年会在济南开幕,200多位来自中国各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代表、高校及媒体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共研媒体融合发展。在会上,不止一位大咖提到当下各平台App利用大数据为用户画像的问题。扬子晚报副总编辑、紫牛新闻执行总编李军在主题演讲中特别说道,各种App在算法技术驱动下,让受众的阅读面窄化。而这个阅读窄化,与互联网最初的多样开放、去中心化的气质是相悖的,在算法的驱使下,手机用户的阅读偏好被加倍迎合,被算法定向粗暴推送,这会让读者尤其是鉴别力、自控力不强的青少年越走越偏。

这几年,“算法分发”模式席卷互联网行业,算法成了标配。但各界对算法的非议也慢慢浮现,有的认为它“计算不准”,有的认为它“恶意推荐”,甚至还出现了“算法技术应退出时代舞台”的论调。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一些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新闻App的内容管理问题,固然是以算法推荐为核心的技术所致,但根源是业务导向遵从流量最大化的资本逻辑:利用算法技术片面满足人们低俗、猎奇心理,“流量为王”“逐利为上”暴露资本逻辑,缺乏价值观导向,影响舆论生态。

让算法守“法”

如此境遇下,我们还能愉快地使用手机吗?用户的忧虑,也是法律界关注的焦点。移动互联网深度改变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背景下,如何保障个人权益,也历史地摆在了现实面前。法律正在介入。

10月13日,备受瞩目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首次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亮相。这是一部专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其中规定,“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取得个人同意,个人有权撤回同意;重要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重新取得个人同意;不得以个人不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

上述规定,恰恰反映了个人信息保护中最关键的原则——告知同意。只是,在此前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这些年,这项原则不时被互联网公司忽视了。

在政府监管层面,针对手机软件非合理行为的整治,也在推进中。10月22日,国新办就2020年前三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举行发布会。针对App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的整治情况,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工信部作为电信行业的主管部门,非常重视电信和互联网领域个人用户信息保护工作,严格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颁布实施了《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和智能终端、应用程序等重点领域个人信息保护制度,按照“发现、取证、处置、曝光”工作机制强化监督检查,聚焦大家所反映强烈的、社会也高度关注的App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

去年,工信部重点整治了“私自收集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不给权就不让使用App”“过度索取权限”等8类损害用户权益的行为。今年,工信部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还加强对App常使用的SDK以及应用分发平台的监管,重点针对“App、SDK违规处理个人用户信息”“设置障碍、频繁骚扰用户”“欺骗误导用户”“应用分发平台责任落实不到位”等四个方面10类问题进行集中专项整治。目前,工信部已经完成了国内主流应用商店32万款App的技术检测工作,督促1100多家企业进行整改,公开通报了246款未在期限内完成整改的App,并根据整改情况下架了34款拒不整改的App。

至于“偏好”算法带偏阅读让人视野日益窄化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从法律层面予以关注,让那些“世界上最懂你的”互联网软件不再野蛮生长,让算法更好地为用户服务,让算法守“法”,使其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责任编辑: 李伟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