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脱贫攻坚的山东力量

大众日报记者 于晓波 陈巨慧 梁开文 吴永功

2020-11-27 06:47:5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脱贫攻坚的山东力量

◆三百余幅作品描绘山东脱贫攻坚画卷 ◆“美术+新闻”奏响决战乐章

2020-11-27来源:大众日报 16版

□ 本报记者 于晓波 陈巨慧

近日,由大众日报和省文联联合主办的《决胜齐鲁——山东省决战脱贫攻坚美术作品展》在济南美术馆结束线下展览,《决胜齐鲁》线上推介由大众日报客户端继续进行。

这是山东美术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在今年筹划的又一具有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的主题创作。这是我省美术工作者扎根生活、扎根人民,让自己的艺术创作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的又一次重大尝试。

打造美展传播的融媒新模式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以文艺的力量,助力脱贫攻坚,省美协与本报客户端运营中心携手筹划推出《决胜齐鲁——山东省决战脱贫攻坚美术作品展》。

省文联与大众日报合作推介优秀美术作品的模式,较好地体现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再造美术表现传播的新形态和模式,用新技术全方位地表现美术家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打造崭新的艺术品牌,紧跟新时代的主旋律,积极投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用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弘扬沂蒙精神、凝聚山东力量,讲好山东故事,传播好山东声音。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新闻工作者和美术工作者从时代和历史的高度,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省文联副主席王映海认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我们的美术家和新闻工作者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

将美术家的体验、百姓的幸福感,都融入到画面中去

本次展览参展作品,是从我省美术工作者围绕脱贫攻坚主题创作的1236幅作品中,经过两次评审选出的精品佳作。300多幅作品涵盖了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大写意、小写意、工笔等多种表现手法,集中展现了我省决战脱贫攻坚的新风貌、决胜全面小康的新气象。描绘和记录了我省脱贫攻坚的精彩瞬间,多维度,多形式生动展现了巨大成就。

新时代,新篇章,此次展览在业界好评如潮。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认为:“反映时代主旋律,艺术家不能缺席。”

“这是美术工作者对时代的讴歌!”山东艺术学院院长,著名油画家王力克说。

“《决胜齐鲁》画展充分展现了山东美术的整体实力!”省美协主席、省美术馆馆长张望在接受采访时说。

“齐鲁大地上的每一位艺术家,骨子里都有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大时代的历史节点、重大事件与心灵的碰撞,让他们释放出这种能量。”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常务副主席张宜认为。

为保证展览质量,打造精品力作,省美协组织了33位美术家,由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世农带队,赴东明黄河滩区写生,勾画出圆了“安居梦”“致富梦”的滩区群众幸福的生活,记录下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中感人至深的一幕幕。33位中青年画家走出画室,拥抱伟大时代,领略到全省上下凝心聚力决战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美术家走进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与扶贫的干部群众促膝长谈,用脚步生动地诠释文艺服务人民、书写时代的创作精神,用画笔响应和讴歌党中央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方针政策,用翰墨丹青聚焦现实、记录历史。

推进党媒进校园活动,“党媒+校园”联手讲述好故事

大众日报学生记者团密集挂牌

2020-11-27来源:大众日报 16版

大众日报增添新力量,校园记者有了大舞台。

近期,随着“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主题采访的陆续展开,大众日报学生记者团在山东理工大学、临沂大学、鲁东大学、烟台大学、山东女子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等省内知名高校密集挂牌。

大众日报学生记者团挂牌后,大众日报记者以“全媒体时代传播趋势、驱动方式和形态特征”主题开设讲座,为高校师生分享了最前沿、最实用的融媒转型知识和经验,这也是大众日报与学生记者团进行的第一次互动交流。后期,大众日报与学生记者团将通过选题策划、新闻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合作,实现社会、媒体、高校和大学生的多方共赢。

推进党媒党端进校园活动,是在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对正能量新闻的现实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如何创新开展等背景下,大众日报发起的一项创新活动。大众日报学生记者团将成为“党媒+校园”的实践基地,成为讲述山东高校故事的重要平台,还将继续在山东各个高校挂牌。

深化科教攻坚,打造科教融合山东样板

2020-11-27来源:大众日报 16版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校(院)长 陈嘉川

日前,山东省教育厅与大众日报联合发起“高质量发展看山东·高校行”大型主题活动,重磅推出“会客厅·书记校长访谈录”系列专访栏目。以下为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校(院)长陈嘉川的访谈摘登。

新时代、新工大、新使命、新跨越。

科教融合三年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进行了以下改革:一个是体制机制创新,我们要建设一个“校院合一”的机制。目前,这个新的体制机制已经搭建完成。第二个是资源的整合,新的齐鲁工业大学有学院26个,科研机构20个,其中有法人资格的研究机构16个。我们还有山科集团这样一个代管的省属一级企业。如何对资源进行整合?我们也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第三个是结构的调整,新的齐鲁工业大学为了适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对学科结构、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根据新形势进行优化调整。第四个方面的改革是如何实现重点突破。从取得的成果来讲,有“五个全面提升”:全面提升了办学条件、全面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了师资队伍水平、全面提升了科研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了整体办学实力和办学层次。科教融合以后,我们ESI全球学科排名前百分之一的学科从无到有,目前有三个学科进入全球的前百分之一,分别是化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

现在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有三个方面:一是改革创新要持续推进;二是内涵提升;三是办学外延拓展和学校整体布局的优化。

下一步工作,我们提出五个“新”。第一个“新”是牢记新使命,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个目标、四个示范”的总要求,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应用研究型大学”,成为科教融合的示范、产学研合作的示范、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高校党建的示范。第二个“新”是打造新机制,“校院合一”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继续往前推进。第三个“新”是构建新模式,就是科教产教深度融合,构建教学科研产业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第四个“新”是落实新举措,抓好一流大学建设配套的“八大行动计划”落实落地。第五个“新”是展现新作为,主动融入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科教融合单位应有的作用。

(记者 梁开文 整理)

■“山东党建云平台”系列访谈

守正创新,讲好融媒体背景下的思政课

◆编者按:

8月20日,山东党建云平台启用。该平台由大众日报、山东省委党校联合13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共建,在全国首创“党报+党校+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强强联合的模式。山东党建云平台上线3个月来,推出了丰富的系列活动,迅速形成了平台品牌影响力。

即日起,本报推出党建权威访谈,陆续邀请大众日报·山东党建云平台智库专家谈党建、话思政。

□ 王鲁

自2009年我国高校普通本专科学生中女生数量首次超过男生以来,女生占比不断增加,2019年,我国高校普通本专科生中女生占比51.72%,研究生中女生占比50.56%。面向女大学生的教育,应遵循其成长成才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如此。

笔者分别面向女生和男生开展了“思政课学习情况”和“网络媒体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女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对思政课学习的定位清晰,但同时存在功利化的思想。第二,更易受到具有榜样意义的教师和同学的影响。第三,对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期待区别于男生。

思政教育既是教育也是传播,拉斯韦尔在传播学史上的经典之作《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5W”理论,建构起大众传播研究的五大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女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守正创新可以从这一经典传播学理论中获得有益启发。

第一,推动思政课教学中的师生融合。融媒体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形式已由单向度的接收,发展为双向参与,倾听者与讲授者的界限已然消弭,思政课的教学首先要追求的就是师生融合,作为传播者,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扮演好“把关人”的角色,具有把关的立场、信仰和能力。主动与学生平等交流,与辅导员、班主任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关心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积极回应学生对于社会热点和人生规划的关切和困惑,做好“经师”的同时更做好“人师”,讲出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的思政课,让思政教育成为触动人心灵的教育。

第二,推动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融合。按照威格菲尔德和艾克尔斯的观点,学生的学习动力主要取决于自身的两种主观因素:一是对自己成功达成学习目标或完成学习任务的期望,二是对自己达成目标或完成任务的价值的判断。这就要求思政课既要注重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的守正创新,又要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与时俱进。教学内容的重点不在于教师知道什么,而在于学生不知道什么。教师要直面学生的知识困惑,讲出各门课程背后的逻辑,讲出看似无用中的大用。

第三,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1972年,M.E.麦库姆斯和D.L.肖提出的“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进入人们视野,引起了传播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一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对人们在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揭示了大众传播的有力影响。要提升思政教育的育人效果,不仅需要在思政课程教学中发力,还需要在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中注重议程设置,挖掘整理输出其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问题。

第四,做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实地参观、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线上互动等延展至第一课堂以外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形式表现出浓厚兴趣,这就要求充分整合资源,发挥“易班”、“第二课堂成绩单”、校园微信矩阵等线上平台的功能,辅以宣传栏、电子屏、广播台等传统媒介的作用,实现同屏共振。同时积极开发线上红色旅游等虚拟仿真思政教育教学体验中心,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构建起大思政的教育格局。

(作者系山东女子学院教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

(记者 吴永功 整理)

优秀党建品牌巡展

“山东党建云平台”邀您参与

2020-11-27来源:大众日报 16版

8月20日,大众日报、山东省委党校联合13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共建的山东党建云平台上线,同步启动“齐鲁印初心”山东优秀党建品牌孵化工程,面向全省征集党建优秀做法(征稿邮箱dzrbdj2020@163.com)。本期展示的,是基层党组织在党建探索实践中的优秀做法。

聚焦三个重点一线

济宁城乡水务部门深化模范机关建设

□ 孙彦韬 夏磊

“内核驱动,外层延展”,这是济宁市城乡水务局、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在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中始终坚持的工作思路。“从机关走出去,把成效带回来”,这是济宁市城乡水务局、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在模范机关建设中始终秉承的工作方式。

一方面加强机关政治建设,突出政治统领、党建引领、业务体现;另一方面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始终,擦亮了党旗的鲜红底色,也擦亮了“上善若水 利为民生”和“碧水丹心 服务民生”的党建品牌。

聚焦重点水利工程、脱贫攻坚、水旱灾害防御三个重点一线,结合“提升执行力、青年争先锋”主题活动,济宁水利部门开展了“我来讲党课”宣讲、“大竞赛大比武”、“青春榜样”推选和“青年先锋岗”创建等系列活动,全体党员干部不仅提升了政治素养、专业能力,更提升了青年干部的执行力,形成了青年干部一线锻炼、对标一流比学赶超、新老结对“传帮带”的干事创业氛围,“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形象日益显现。

(作者单位:济宁市城乡水务局、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

优秀党建品牌第三期月榜出炉

这10个单位入选

近日,山东党建云平台第三期月度榜单出炉,以下10个党组织的党建做法入选本期月度榜单。

省水利厅河湖管理处用党建引领河湖管理,以河湖管理促党建创新

邹平市扶贫办抓“三支队伍”树“扶贫思维”促脱贫攻坚

济宁城乡水务部门聚焦三个重点一线,深化模范机关建设

烟台市蓬莱区突出行业系统,深化条块融合,全面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

泰安市财政局全力打造“民生财政党旗红”党建品牌

烟台市芝罘区党建领航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组织优势化为治理优势

海阳市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动乡村振兴

五莲县住建局创新“三个体系”搭建“四梁八柱”抓机关党建

山东省路桥集团党建领航海外项目见实效

菏泽煤电打造特色“红·领·带”激活党建大动力

(记者 吴永功 整理)

这些党建经验做法上榜

“干部学习会”等您投稿

学习,是毕生的事业,一生的财富。大众日报客户端学习交流类时政栏目“干部学习会”上线后,全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等各界干部踊跃来稿(征稿邮箱dzrb2020@163.com),大家围绕“党建领航”这个主题,畅谈党建品牌,分享党建经验,“干部学习会”成为山东各级干部共同交流学习的高质量新平台。以下是本周来稿选登。

“第二党建空间”

打造立德树人“综合体”

□ 朱晓虹

近年来,淄博职业学院文化传媒系党总支在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凝聚红色力量。以“空间”为“小切口”,解决“立德树人”大问题,擦亮“第二党建空间”品牌,构建起“需求清单全覆盖,志愿服务360,成长帮扶直通车,思政激活生命力”的党建工作体系,激发出基层党建澎湃发展的新动能。

“小切口”拓宽成长“空间”之源。自2015年开始,该系党组织将“红色基因”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创编手册进行融专业与思政于一体的自习“空间”教育。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从诗词书画、职业礼仪、技能训练、主题辩论、红色观影及“信中国”中悟通天下,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形成了“文化温润全覆盖,涵儒化人全浸润”的特色育人“空间”。

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搭建“成长驿站”“爱心驿站”“书香驿站”“梦想剧场”等“空间”,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心理咨询、人际沟通、就业指导;通过“一对一”帮扶、爱心对话、理论宣讲活动,党员“走进宿舍、走进学生、走进思想”,红色基因在学生中入脑、入心、见行,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学习宣讲践行的主阵地。

(作者系淄博职业学院文化传媒系党总支书记)

(记者 吴永功 整理)

责任编辑: 王建国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