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东省委这次全会,权威专家这样说④

大众日报记者 陈晓婉 黄露玲 王彤彤 马立莹

2021-12-03 06:10:14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文章原文:

把好黄河入海最后一道环境关

□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彭应登

山东地处黄河下游,是黄河入海前的最后一站。中共山东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体会议科学分析了当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形势,提出要更大力度打造生态保护样板区、长久安澜示范带、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努力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的发展方向。这将对黄河入海口水质、生态的改善,海域生态的改善起到重大作用。

近几年我曾多次参与到山东的专项调研与生态环保督察,深深感受到山东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水环境治理方面,黄河干流的水质在稳步提升,消除了黑臭水体,达到了“十三五”期间“水十条”的要求。近两年山东PM2.5浓度改善高达28.6%,国控考核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这些都反映了山东近些年在环境改善方面的成效。

山东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会提出,要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把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集约节约发展。把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以强调,是非常积极的、有意义的战略考虑。做好水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让黄河不断流,保持生态基流,对保持水岸生态意义重大。

全会强调要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强黄河三角洲保护修复,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通过水污染治理,保证水质良好,对保障陆生生态的完整,对入海口的水质、生态都有积极作用。“十四五”期间,国家提出了“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十二字治水目标。这意味着,河流水量足、水质好还不足够,周边的水生态也要进一步提升,水的两岸还要构建绿色廊道,实现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的“三水”统筹发展。从这个维度看,山东的布局和定位与国家的水环境治理思路很契合。

提高环境治理水平除了可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外,还能增加碳汇,让生态价值发挥更大效益。山东正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很大。

下一步,建议山东坚持源头治理,立足自身实际做好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转型升级。产业转型中,建立循环产业链,充分发挥链长作用。通过产业链改造,倒逼“两高”项目转型。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大力发展绿电。利用山东靠海的优势,充分利用风能资源等,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逐步用绿电、绿氢替代化石能源。今年山东启动了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计划,这都是很好的举措。在“双碳”目标下,要做好低碳绿色循环发展文章,从源头上实现转型升级。

(□记者 陈晓婉 整理)

把绿色低碳发展放在更突出位置

□ 山东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院长 谢刚

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山东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更大力度打造生态保护样板区”和“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切实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从全会的部署看,能够深刻感受到,在山东,绿色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正在更加全面、深入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也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根本路径。山东既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工业大省,也是能源消耗大省,生态环境治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化程度,必须通过绿色低碳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促进产业绿色化、低碳化;通过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城乡建设,打造集约绿色低碳的城市群;通过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以绿色消费推动绿色发展。

立足省情实际,全会提出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发展和安全、当前和长远、全局和局部的关系,深刻把握任务要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要大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加强黄河三角洲保护修复,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这反映出我省把绿色低碳发展放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

山东地处东部沿海,陆海衔接的生态系统很有特点。尤其是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年轻、最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在我国和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山东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不仅是筑牢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任务,也是我省实现高质量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支撑,意义重大。

从时间的维度上纵向看,山东生态环境改善成效是显著的,“十三五”末,全省大气、地表水、海洋环境质量均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依旧任重道远。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我们必须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实施新一轮“四减四增”行动计划,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农业投入与用地结构,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大幅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打好环境问题整治、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形成“天蓝、水净、地绿、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的美好画面,奋力蹚出一条大江大河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

(□记者 陈晓婉 整理)

责任编辑: 王彤彤     签审: 单青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