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深读|在增强创新力上走在前,山东如何发力?
大众日报记者 赵洪杰 王建 毛鑫鑫 于新悦
2022-01-27 06:40:1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巩固拓展比较优势 补短板强弱项 有效激发社会动力活力
在增强创新力上走在前,山东如何发力?
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走在前”的重要指示要求,推进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键要“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
在增强创新力上走在前,如何切入,从哪着力?
细数政府工作报告的安排部署,“创新”成为备受关注的高频词。核心要义可以概括为:着力从巩固拓展比较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有效激发社会动力活力三个角度找准切入点、着力点,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代表委员们认为,要从科技研发、人才引育、营商环境、数字变革、产业生态、要素保障、民生改善、风险防控、文化宣传、落实手段等方面求创新、谋突破,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创新性、引领型发展。
优化思路,在巩固拓展比较优势中增强创新力
理念思路创新,是起先导引领作用的创新。与时俱进优化发展思路,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具有根本性作用。
“进入新阶段,省委顺应目标定位和形势任务发展变化,在既有工作部署基础上,提出‘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和‘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体现了对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精准把握和对大局大势的科学研判。”山东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员孙晶委员认为,“理念思路的与时俱进,体现了对山东发展比较优势和短板弱项的精准把握。从另一个侧面看,离开这种清醒认识和把握,增强创新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增强创新力,必须始终聚力高质量发展“一条主轴”。山东睿鹰先锋制药有限公司总裁彭继先代表对此深有感触:近年来,菏泽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产业,打造起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离岸科技研发链条,创新形成了“科技在全球、孵化在菏泽”的发展模式,生物医药产业实现年均30%的高速增长。
“菏泽生物医药‘一港四园’已落地注册公司近70家,引进合作创新药研发团队近20个,生物医药发展潜力巨大。这些新动能,已经能和菏泽的传统动能相得益彰。”彭继先说。
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三次产业可以齐头并进,农业发展的优势是重要基础。农业领跑全国,靠的是创新。巩固和拓展好这个优势,肯綮仍在于创新。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农业创新关键在种业。对此,报告提出明确目标:培育12家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育成突破性新品种20个以上。
山东华盛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兴盛代表分析:“一方面,山东四季分明,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培育的种子可以‘种遍’全国;另一方面,山东农业总产值在全国率先迈上万亿元台阶,市场极为广阔。”他说,得益于这些有利条件,公司先后育成蔬菜品种16类300多个,累计示范推广1.1亿多亩,带动农户近40万。
“目前我省农业育种手段相对单一,高产稳产、绿色优质和特殊类型品种还不够丰富,打好种业翻身仗、建设种业强省,必须汇聚起全省种业创新要素,集成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优势,成立新型种质创新研发机构,打造前沿关键技术和突破性新品种选育的创新链。”山东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徐剑波委员说。
海洋是山东发展最大的潜力和优势所在,特别是在海洋科技方面,集聚了全国近一半的海洋科技人才、1/3的海洋领域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庞重光委员表示,看到优势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内外对海洋科技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应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压力感,按照报告部署,推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尽快入列,用高能级的平台集聚更多人才,为海洋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
对标先进,在补短板强弱项中增强创新力
在“扬长”的同时,也要“补短”。应该看到,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育、营商环境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等方面,山东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增强创新力,必须要补齐短板、强化弱项。而补短板强弱项的过程,也正是增强创新力的过程。
当前我省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紧要关口,创新支撑力不强、企业创新活力不足、创新投入产出比不高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攻克一批创新技术,搭建一批创新平台,壮大一批创新企业,引育一批创新人才……”政府工作报告聚焦强化科技创新,明确了一系列目标任务。
“这些部署抓住了补短板强弱项的关键,尤其是人才引育创新上有很多新亮点。”省自主创新促进中心主任李新峰委员认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他注意到,去年,山东成立全国首家省级人才集团,标志着山东在用市场化手段开发和配置人才资源上迈出重要一步。
“应进一步支持和发挥山东人才集团作为省属一级国有企业的优势,在人才大数据、行业标准、行业研究等方面发挥平台作用,坚持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思路,与市场主体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相关部门可拿出专项资金作为引导,组建山东人才创投基金,加快补齐人才引育短板。”李新峰表示。
数字经济,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引领性产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制约山东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所在。5G时代的到来和丰富的工业互联网场景,为山东迎头赶上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井上的控制室中,一名矿工正通过面前的5G操控平台,不断发布指令。在他的指挥下,一台台无人凿岩台车在井下有条不紊地开采。在烟台三山岛金矿,“5G+智慧矿山”让采矿进入了智能时代。中国移动山东公司董事长张轩代表说,山东移动和山东黄金联合打造的“5G+智慧矿山”,就是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的典型案例,已在百余个场景复制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系数。
“山东制造业基础雄厚,通过数字经济赋能推动转型升级潜力巨大。”张轩以报告中“实施5G和固定网络‘双千兆’工程”的部署为例说,固定网络“双千兆”+工业互联网应用,已从生产辅助向设备控制、质量管控等核心领域延伸拓展,将推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形成融合叠加、互促共进、倍增发展的创新生态。山东移动将加速“双千兆”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融合,大力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助力山东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系统集成,在激发动力活力中增强创新力
创新力的强弱,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增强创新力,必须强化系统集成,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的动力活力。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的重要软实力,哪里营商环境更好更优,哪里对企业、项目、人才的吸引力就更强,创新创造的动力活力就更足。
去年以来,我省着力实施创新突破行动,营商环境建设整体水平已位列全国第一方阵,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致公党省委秘书长赵涛委员举例,他调研发现,我省各类政务服务系统资源整合还有欠缺,存在分散建设的情况。“应继续加大整合力度,打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加快实现各类政务服务资源系统集成、一网运行,实现政务服务‘大数据’互联互通。”
创新创造的源泉,来自于社会和广大民众。在改善民生上加大创新力度,做优社会生态,调动社会和群众的积极性,本就是增强创新活力的题中应有之义。推进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新设公益性岗位40万个左右,报告提出的这项创新举措,让济南市总工会副主席李兴家委员眼前一亮。
“当前,‘三农’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在大幅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同时,也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沉淀下来。虽然农民工可进城就业,但城市就业机会也是有限的。”李兴家说,农村绿化美化、道路养护、交通管理等方面存在大量劳动力需求,实施城乡公益岗扩容提质行动,正是从满足就业需求的角度,创新性地解决低收入人群增收问题的有效途径。
增强创新力,实现走在前,关键靠落实。创新性的政策举措,需要创新性的落实手段来“变现”。临沂市河东区“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创新群众评议机制,邀请各行各业代表担任群众评议员,引导群众参与民生事项的决策、实施、监督、评价全过程,推动民生事项真正落地见效。区委书记姚运明代表说,“这一机制激发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既让政策措施接地气,又凝聚了改革创新的共识和动力,群策群力推动工作落实。”
(大众日报记者 赵洪杰 王建 毛鑫鑫 于新悦)
责任编辑: 李欣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