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谈|有颜值有气质,才是乡村的新模样

大众日报记者 孙秀岭

2020-07-14 09:52:0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乡村要有新模样。有“颜值”,有“气质”,内外兼修,美丽宜居,这才是新乡村的新模样。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美在“颜值”。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这是我们的乡村记忆。河里可以游泳,溪里可以捉鱼,池塘可以洗菜,空气中都透着股甜味,谁能不说乡村“美”?

反之,如果路途阻塞,环境破败,天干则灰尘漫天,下雨就泥泞不堪,垃圾随意倾倒,生活各种不便,美好乡愁岂不就是无奈惆怅?

没有“颜值”,就没有美丽宜居。近年来,山东加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已完成1075万户;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全省85%的乡镇(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实行市场化运作,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达75%左右,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的行政村累计占比达23.96%;推进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已完成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53万公里;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7%,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以上;深入推进“绿满齐鲁·美丽山东”国土绿化行动,2017年以来全省完成造林面积731.1万亩。截至目前,全省共创建美丽乡村级示范村1500个。

让乡村“颜值”高起来的过程,就是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的过程。围绕治污、清废、美化,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坚持绿色生态导向,推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发挥乡村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推进农业渔业、林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入融合,实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的统一。保护好传统村落的水系文脉、田园特色,保护好山体河道、森林湿地、湖泊池塘和海湾海岸,把该减的减下来,该退的退出来,该治理的治理到位,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美在“气质”。

气质是内在涵养或修养的外在体现,美丽宜居乡村的气质,很大程度上就是宜居,而宜居则是多方位的。

比如,对乡村来说,乡村形态是最为鲜明的“气质”。不同地方乡村,风俗不同、生态多样,山区、平原、沿海的村庄,差异很大,各个村的产业基础、村庄建设等方面也不一样,不同村庄的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各有侧重。讲乡村“气质”,对各个村庄规划建设就不能一个标准、一个样式、“一个模子套下来”,而应在打造良好生态基础上,因村制宜、分类施策,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文则文、宜游则游,立足实际有序推进。讲乡村“气质”,就要大力培育乡村新风尚,传承乡土文化,提振农村精气神。

“气质”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我省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要充分挖据传承,把儒家文化、农耕文化都融入乡村文明建设,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要培育发展新乡贤文化,实施乡村记忆工程,讲好千村故事、村名故事。要在传统礼俗和陈规陋习之间划出一条线,告诉群众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移风易俗,让文明乡风吹遍乡村每个角落。

既讲“外在美”,也讲“心里美”,既讲“硬件美”,也讲“软件美”,把“美”讲在群众的心坎上,把“美”落实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中,绘就一幅各美其美的“齐鲁风情画”,这样的“颜值”“气质”,才是山东乡村的新模样。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秀岭 报道)

责任编辑: 王建国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