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有点料】诸葛亮的形象是否过于神化

大众日报记者 鞠杰

2019-08-30 10:20:00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00:00.00]
                                    

长期以来,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诸葛亮的形象被神化了:呼风唤雨、出奇制胜、力挽狂澜、舌战群儒……似乎是无所不能。然而,如果翻开史书会发现,有关诸葛亮的传说绝大多数都是虚构的,特别是在军事上。正因为如此,后人曾就诸葛亮是不是军事家的问题展开过争论。

不可否认,诸葛亮是有过人之处的。刘备能够在鼎足三分中占有一席之地,诸葛亮功不可没。然而,刘备定鼎蜀中后,诸葛亮似乎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在建安十六年到章武三年,《三国志·诸葛亮传》对这12年的记载几乎是一片空白,只有一句“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而已。直到白帝城托孤之后,才真正在政治和军事舞台上大显身手。

刘备攻占西川后,在法正等人的辅佐下一举夺取汉中,就同诸葛亮为其营造了一个稳定的后方有很大关系。刘备临死前,托孤于诸葛亮,而诸葛亮也不负所托,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保证了蜀汉政权的稳定。

从军事谋略来看,说诸葛亮是一名杰出的战略家也不为过。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未来的发展战略作了详尽规划,并且在后来实践了这一规划。在军事战略上,面对强大的曹操集团,诸葛亮提出“联吴抗曹”,不仅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而且为刘备集团发展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虽然由于刘备、关羽的战略失误,导致荆州丢失并招致夷陵之战的失败,但诸葛亮还是及时修复同东吴的联盟关系,使得联吴抗曹的战略格局得以维系下去。执掌蜀国政权之后,蜀国虽“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但诸葛亮采取以进为退、以攻为守的策略,以对曹魏的主动进攻抑制了曹魏对蜀国的威胁。从战略上说,这一策略是成功的。

然而,这些长处也正是短处所在。例如,诸葛亮劳师动众,六出祁山(实际上是五出祁山),却未得寸土。

不仅如此,他还弃魏延、吴懿等久经战阵的宿将不用,将大军交给从未经阵战、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去指挥。结果,街亭一战被魏军打得大败。

二出祁山之时,以数万之众围攻陈仓,面对仅千余人的曹魏守军,攻打了20多天依然一无所获,自身却死伤惨重。不久,曹魏援军赶到,蜀军则因粮草不济被迫退兵。

对于诸葛亮的这一弱点,司马懿评价为“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按照易中天的说法,这简直就是说其人“志大才疏”。

在治国理政方面,诸葛亮虽然厉行法治、整肃吏治,却忽视了人才的培养,以至于蜀国后继乏人。

来源:今参考推荐

殷啸虎/《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 单青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