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非权力影响力,怎么炼成

2020-02-16 10:03:00 发布来源:《今参考》杂志推荐

北大前校长丁石孙晚年曾接受央视采访,说最满意的,“就是我当了多年校长,学校里没有人认为我是校长”。把校长当到这个份儿上,乃一种极高的境界。那么,他是怎样达到的呢?

定位普通人。丁石孙当校长后,没有搬入北大燕南园内的独栋“校长楼”,而是仍旧住在中关园一套不到80平方米的旧房里。他不坐小车,总骑一辆破旧自行车穿行在校园里。仍坚持给学生上高等代数这门基础课。调任民盟中央主席后,还定期到北大给数学系一年级新生上基础课。这一切都源于他的普通人定位。“我觉得校长并没有高人一等的地位”,他说的是心里话。

但是,在履行职责上,他却不认为自己是普通人,而是校长。他被任命为校长时,人还在美国做访问学者,赴任前他告诉友人:“回去我要战斗,不是一般地战斗,前后左右上下都要战斗。”丁石孙所说的战斗,其实就是改革。他在北大的改革艰难而又有成效,季羡林老先生说他是一位“值得记住”且能与蔡元培并列的校长,评价很高。

别人可随时批评。骑自行车穿行在校园,“谁都可以把我从自行车上拉下来,跟我发点牢骚,批评两句”。事实也确实如此。丁石孙任校长不久,学生对食堂意见很大,有个学生直接把电话打到他家里,将他臭骂了一顿,让校长去吃吃食堂的饭菜。丁校长并没有因此发怒,更没有报复,相反却对学生的“臭骂”很理解,“一个人要是一天去三次食堂,三次都很不愉快,我说这学生肯定要发火”。但是,丁石孙并不仅仅是个“受气包”,而是从挨骂中找到了工作的方向、动力和办法。他改革的第一斧正是劈向食堂,引进竞争机制,饭票在各系的食堂通用,学生的伙食很快“有了脱胎换骨的深刻变化”,大家的骂声也消失了。

把面子看得很轻。丁石孙上任后,方知北大有两个附中,一附中和二附中,有人对他说办两个附中是浪费,他开了两个座谈会后便做出决定,合并两个附中。然而,合并中却遭到一附中的强烈抵制,因为一附中是市重点中学,不愿意跟普通的二附中混在一起。“这是我碰的一个很大的钉子”,最后他收回成命。这很可贵,因为他没有认为抵制者是和自己过不去,没有认为自己因此丢了面子、尊严和威信,更没有运用“一言九鼎”的权力强行推进,而是坦然而退,并悟出了“凡事不经过细致深入地了解和民主决策是行不通的”道理。后来他的改革,比如各系的工资包干制、允许学生转系转专业等,都很成功,显然与这次“碰钉子”有关系。

丁石孙把校长做到如此高的水平和境界,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但这几条无疑是重要的。究其深因,是他把官位看得很轻,把责任看得很重;把个人看得很轻,把学生看得很重;把仕途看得很轻,把“让大家能够自由发展”看得很重。为此孜孜以求,最终形成了强大的非权力影响力。这对时下的官员有着极大的示范和参考价值。

(刘吉同/《今晚报》)

责任编辑: 陈衍焜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