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丨答好六个“如何始终”,解决大党独有难题

大众日报记者 张浩 崔凯铭

2023-04-11 08:00: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并用六个“如何始终”精辟概括了我们党面临的独有难题,深刻分析了大党独有难题的形成原因和破解之道,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1、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饱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论逻辑,凝结着我们党对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深刻洞悉,体现了对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深刻把握,彰显了我们党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坚定的战略自信。

党所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然而,完成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实现人类解放,是一个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必须经过一系列将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无产阶级先进政党即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一个深刻的借鉴。历史实践证明,只有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才能使党始终保持旺盛生机活力,保证党和国家实现长治久安。

大国大党建设历史经验的必然要求。我们这么大一个党,处在执政地位、掌控执政资源,很容易出现忽略自身不足和自身问题的现象。通过总结我们党执政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世界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政党演变的教训,我们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巩固政权更不容易;只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出问题,社会主义国家就出不了大问题,我们就能够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没有什么外力能够打倒我们,能够打倒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我们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必须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国内外形势的重大变化和党的使命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切实把我们党建设好建设强,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

2、六个“如何始终”是党必须解决的独有难题

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面临着哪些大党独有难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以六个“如何始终”对我们党必须解决的难题进行了概括,我们必须深入领会,准确把握。

“如何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如何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精神状态”,主要解决的是党不断前进动力问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忘记来路的民族必定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一个忘记初心的政党必定是没有未来的政党。”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领导全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但“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治乱兴衰历史规律时指出:“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逐渐陷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状态,必须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作为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始终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到底。

“如何始终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主要解决的是我们党的治理能力问题。走过一百多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已经从成立之初的50余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领导着14亿多人口大国、具有重大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已达到9671.2万名,党的基层组织已达到493.6万个。超大的组织规模、庞大的党员数量、众多的基层组织,这本身就给党带来了特殊的自身治理难题。同时,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内改革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加多样、复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如何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就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如何始终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如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主要是解决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定力问题。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之所以都没有摆脱盛极而衰的历史悲剧,其中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统治集团腐败昏庸,而自己又无法解决自己的问题,最后搞得民不聊生、祸乱并生,终致改朝换代。苏联共产党曾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最后以苏共垮台、苏联解体而告终,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无法发现和解决自身存在的严重问题。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根本原因在于党始终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能够依靠自身力量革除自身的病症,解决自身的问题。特别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将长期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长期战略、永恒课题,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六个“如何始终”各有侧重,但内在统一,根本就是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3、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破解大党独有难题

解决六个“如何始终”的特殊难题,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列宁指出:“没有思想上的统一,组织上的统一是没有意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只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才能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坚决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我们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高度统一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告诉我们,党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是风雨来袭时的主心骨,人民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一盘散沙;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失去了力量的源泉。因此,只要我们把党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起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就一定能够解决好大党独有难题,创造出更多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的斗争,从来都是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去的。“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而且越来越复杂。我们要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概,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昂扬斗志,把握正确斗争方向,提高斗争本领,依靠顽强斗争解决我们党面临的独有难题,依靠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和鲜明优势,也是党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始终保持正视问题的自觉,保持刀刃向内的勇气,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推动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不断提高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往开来、行稳致远。

(作者:刘靖北 鲁敬诚 作者单位: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 张浩 崔凯铭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