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周刊丨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为何?

大众日报记者 崔凯铭 张浩

2023-04-18 08:00: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任何时候中国都不能缺少制造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所在。经过多年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制造业在总量增长、结构升级、路径转型、开放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成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导力量、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优势长板。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强大而坚韧的制造业既是大国经济的“定盘星”“压舱石”,也赋予我们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信心和底气。

制造业根基不能动摇

制造业是大国经济的根基所在,也是一国竞争力的集中体现。但凡世界经济强国都是制造强国,没有一个现代化大国不是建立在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之上。虽然一些发达国家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不高,但却始终牢牢掌控着高精尖制造领域,拥有一大批影响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治理的跨国领军企业,从而在国际分工协作体系中拥有强大话语权和影响力。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中枢,制造业既为现代农业提供技术装备支撑,又联动衍生生产性服务发展需求,还为高品质生活服务业提供优质消费产品。制造业与农业、服务业协同融合发展能够保障经济高效畅通循环,也能在面对外部风险冲击时展现出强大韧性,从而为经济稳定和国家安全保驾护航。

制造业是现代化建设的强力助推。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制造业不能离席,也不得缺位。事实上,与制造业发展紧密相关的不仅是物质产品的创新与生产,还涉及分工协作理念、组织管理模式、社会阶层结构等一系列深刻变化。经济学家丹尼·罗德里克认为,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部门是带动经济增长和生产率提升的“扶梯”。如果制造业占比过早过快下降,等同于抽走了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扶梯”。因此,既有“数量”又有“含金量”的制造业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支撑,不管是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还是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来看,我国制造业都应保持一个合理比重并不断向更高发展质量迈进。

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依托。制造业生产效率进步快、新技术应用密集,是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和应用领域。保持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制造业,有助于维持强大的创新发展动能。一方面,制造业本身就是创新的重要来源,许多重大技术创新都是发端于制造业,继而向其他行业延伸和渗透。制造业空心化将给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甚至产品创新带来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制造业是新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制造业与新技术融合将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能。“工业互联网”“工业4.0”“互联网+”等新概念,本身就意味着制造业与新技术融合将形成更新发展理念和更高发展形态。对于我国来说,制造强国与科技强国是相辅相成的,制造与创新是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双臂,共同擎起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制造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载体,制造业发展能够促进高质量多层次就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获得快速发展的纺织服装、箱包鞋帽、家电电子、五金制品等产业都具有典型的劳动密集特征,是吸纳劳动就业、促进转移就业的重要力量。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传统制造业仍是解决大量劳动力尤其是低技能劳动者就业的重要途径,不能因新兴产业发展而偏废。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因为制造业大面积衰退产生了严重的收入失衡问题,值得高度警惕。同时,制造业就业需求具有多层次性,制造业不仅能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一些高端和创新人才也在高精尖制造领域找到“用武之地”。在发达国家,通用、西门子、大众、丰田、现代等跨国制造企业对全球顶尖人才有着强大吸引力。在国内,华为等创新领军企业正在会聚越来越多的高端和创新创业人才。因此,制造业持续稳定和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

巩固扩大中国制造长板优势

当前,制造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肩负新使命,基础关键环节“卡脖子”、国内产业链循环协作不畅、传统发展优势不断减弱、高端要素支撑短板明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任务重等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制约。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深刻变化,我们坚守制造业的决心不能动摇,需要加快构建适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生态,探索更有动力、更加高效、更可持续的发展新路径,在增强自主可控能力、畅通产业循环协作、培育要素支撑新优势、激活数字融合新潜能、探索绿色低碳新路径上下功夫,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巩固扩大国际竞争合作优势,把制造业长板进一步拓宽锻长。

一是补短板,加强基础关键领域自主可控。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新型举国体制下的自主创新机制,围绕市场需求迫切、供给风险大的重大装备、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基础软件等领域,搭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平台,优化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提升技术攻关和转移转化能力。提高产业链自主保障水平,聚焦产业发展痛点、堵点和难点,突破“技术关”“质量关”和“市场关”,加快质量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不断提高产品一致性、稳定性、安全性和耐久性。优化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生态,推动供给与需求深度对接,通过市场应用加快技术完善、产品成熟和品牌成长,积极创造自主产品推广应用条件,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商业化规模化应用,把内需市场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二是促畅通,深化内外产业链供应链协作。构建梯度合理、高效合作的企业群落,鼓励基础条件好的制造业链主企业进一步增强创新优势和发展能级,引领带动本土企业贯通产业链供应链,支持基础部件、基础材料、基础装备、基础软件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更好发挥平台企业的要素聚合、资源交换和优化配置作用。提高产业间和产业内融合发展水平,深化企业间的技术、产品和市场关联,推动机械与电子、整机与部件、装备与材料、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前后侧、内外围的耦合发展水平。优化国内外产业协作关系,引导各地错位协作发展,在汽车装备、电子信息、基础材料、轻工纺织等领域建设一批世界级的标志性产业集群,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嵌入东道国产业链建设,加强研发创新、技术开发、市场推广等领域深度合作,构筑互利共赢、多元弹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

三是助升级,构建要素接续转换新优势。推动先进制造业发展,根本靠创新、靠人才。加快塑造技术驱动新优势,把技术放在要素配置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对培育创新要素、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的引导支持,全面提高关键共性技术和应用技术创新能力,加快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抢占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健康等新兴技术发展前沿。大力拓展人力资本优势,加强教育和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培养专门技术人才的应用型大学,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完善面向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培训体系,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四是强支撑,激活数字融合发展新潜能。强化数字技术基础研发和前瞻性布局,集中力量推进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行业企业、平台企业和数字技术服务企业联合创新,以数字技术与各领域融合应用为导向,加快数字科技熟化和工程化产业化进程。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化大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提升企业内部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率,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重点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应用数字智能技术推动传统产业竞争优势再造。培育跨界融合共享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打造综合性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打破“数据孤岛”“应用孤岛”和“衔接壁垒”,鼓励数据资产评估、大数据征信、大数据融资等业态发展,健全数字经济市场监管体系。

五是转方式,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构建稳定高效、绿色低碳的能源供给体系,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有序推进工业节能减碳转型,加快节能减碳重大关键技术创新,大力开发低碳技术装备,推进钢铁、石化、建材、有色等高载能行业节能改造,加快能耗高、效率低的落后企业和低效产能节能减碳改造。加强产品绿色设计和低碳标示,鼓励绿色产品采购和消费,推动绿色低碳产品扩大应用。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和低碳服务业,引导节能减碳领军企业面向全行业全社会提供专业化服务,积极开展第三方节能减碳服务,提高节能减碳专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强盛的国家和民族。我国制造业门类、品种齐全,新征程上,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作者:徐建伟,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 张浩 崔凯铭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