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的心里很温暖——孙翠红在湖北黄冈抗疫一线工作纪实

大众日报记者 李明

2020-02-22 19:46:25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感谢你们大老远来为我们服务,对待病人就像是自己人,我们从心里感激你们,山东人真是我们的大恩人呢!”2月20日,在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人民医院感染六病区,值班护士孙翠红整个上午都在忙碌着,输液、量体温、测血压,在为一名50多岁的病人做完护理服务后,他对孙翠红细心周到的服务非常满意。听到这句话,孙翠红的心里感觉很温暖,所有的劳累化成了一句“不用客气,你们的信任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支持。”

孙翠红,广饶县李鹊镇太和一村人,是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师。2月11日,作为东营市第四批援助湖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医疗队14名成员之一,响应号召,驰援湖北。

尽管出发之前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但真正进入病房接触病人,工作难度还是出乎了自己的意料。“厚厚的防护服穿在身上,全身衣服湿透了;热气在护目镜上形成水珠,看东西雾蒙蒙的又不能擦拭;工作2—3个小时后胸闷越来越厉害,喘不过气来,跟你们看到的医务人员穿着防护服憨态可掬的形象完全不是一回事。”孙翠红说。

2月18日晚上,是孙翠红到黄冈后值的第一个夜班。她要从晚上8:00一直值班到第二天早上8:00。在晚上12:00之前她要在病区工作,之后在办公区工作。当天晚上,有15名患者从五病区转到了六病区,其中有5名是重症患者,需要一级护理。对这些患者,每隔一个小时,就要查看一次心电图监护,每隔3个小时,要测量血压,工作一刻不停。

这些工作对于从事重症监护的孙翠红来说,可以说是“很简单”,但在这里,却变得很不轻松。一名患者的留置针出现了渗液,患者感觉手疼,需要重新打针。四层手套戴在手上,摸着患者的手腕,一点感觉都没有,孙翠红安慰着患者,工作节奏很慢很慢,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当针头刺进患者皮肤的那一刻,针管里立刻回流了血液,孙翠红总算舒了一口气。

“患者对我们的工作还是很支持的,一名30岁的小伙子血管特别细,即使不戴手套打针都有点困难,他很理解我们的工作,安慰我说一次不行就两次,不怕疼,我听了心里感到很安慰。”孙翠红说。两次值班,孙翠红一共为8名患者打留置针,都是一次成功,显示了她扎实的业务功底和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满满的成就感。

到了后半夜,孙翠红从病区出来,顾不得休息,又开始填写医嘱,还要时不时的往病区送医护用品。办公区同病区比起来,不能开空调,只能靠电暖器取暖。夜很静,湿透的衣服贴在身上,特别冷,又特别困,稍微空闲的时候,她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

工作了一夜,当同事们来交接班后,孙翠红忙碌的心才稍微安静下来。但她的工作并没有结束,需要脱下厚厚的防护服。同穿防护服不同,穿的时候同事们可以帮忙,脱完全靠自己。“因为我们直接接触了患者,防护服已经被污染了,脱一次就要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消毒一次,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稍有不慎,就有被传染的风险。”孙翠红说。隔离衣、防护服、洗手衣,三层脚套,四层手套,还有护目镜和口罩,一件件脱下来,差不多要一个小时。等完成了这些,孙翠红才能回到休息地方,喝上口水,然后吃饭和休息,因为在她们工作的时间里,一口水都不能喝。在电话采访的时候,孙翠红不时咳嗽,是因为喝不上水,嗓子干的不舒服。

在团风县人民医院,一共收置了170名新冠肺炎患者。孙翠红所在的六病区有55名,占了整个医院的三分之一,由她和来自山东的27名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六病区,是临时用板房搭建的二层病房。在这里,只要有患者康复出院,立刻会有新患者或者别的病区的患者住进来,孙翠红和她的同事们需要满负荷运转,这也是当地政府对山东医务工作者的重托和信任。

孙翠红说,在上下班的路上,除了执勤的人员外,大街上空空荡荡的,仿佛空气都凝结了,一种悲凉的感觉。是疫情暂时疏远了大家彼此的距离,但阻断不了她们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决心。2月20日,东营市第五批援助湖北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35名医务人员已经出征,至此,全市已有77名医务人员来到湖北,抗击疫情。

都说留长发的女人最美,孙翠红她们去的当天就剪掉了长发,是疫情让她们放弃了美丽;勇敢不是无所畏惧,孙翠红和她的同事们忘却了恐惧,用肩膀和双手扛起了抗疫最重的担子,奋战在抗疫最前线。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明 通讯员 刘福春 报道)

责任编辑: 王菁华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