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1吨汽油均赚2000!石油大鳄聚山东短兵相接 争抢民营加油站狼多肉少
2020-12-14 14:47:2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刘勇
12日,在“海科石化·2020年·创新发展大会”上,小海豚(海科集团加油站品牌)项目推介会和小海豚油站签约仪式同时举行。海科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晓宏表示,目前小海豚加油站有120座,明年的目标是365座,后年做到1000座。
作为炼化企业,看中销售终端的不止海科集团一家,“山东石化”“东明石化”“哈鹿”等众多山东地炼企业所拥有的加油站(品牌),将逐步走进全国车主的视野中。
不过,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地炼企业来说,布局终端市场也要面临众多资本的竞争。
赋能终端
就在海科石化创新发展大会举行的同时,济南和青州的2家小海豚加油站也开业了。除山东外,小海豚加油站也出现在长沙。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小海豚加油站的建立,是海科集团布局C端市场,进一步完善业务范围所打造的品牌。
“乍一看还以为是一家高端会所,走近仔细看才知道是加油站,太时尚了。加油站也能装修成这样,真是万万没想到。”在位于济南二环北路一家小海豚加油站前,一位前来加油的车主表示。正如该车主所说,与传统印象中的加油站不同,这个以海蓝色为主基调、处处跳跃着海豚卡通形象的加油站显得清新又活泼。
“我们92号汽油的挂牌价是5.43元/升,比最高零售限价低3毛钱。”该加油站的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办理充值卡的话,满1000元赠150元,另外加2000积分,积分可以在超市购买物品。相当于满1000元赠170元,这样算下来,92号汽油的的价格相当于4.64元/升。”
“近年来民营加油站的数量在逐渐增多,各个加油站的竞争压力也逐渐增大。‘价格’和‘质量’是消费者重点关注的两个因素。”一家地炼企业的副总经理周峰表示,“对车主来讲,在地炼企业建的加油站加油,除了可以享受低价,油品质量的稳定性也有保障。地炼企业建的加油站销售的油肯定都是企业自己生产的,而且采用自营物流全天候动态追踪运输,全流程可视化管控追溯保证了质量。”
周峰告诉经济导报记者,地炼企业逐鹿加油站市场已不是新鲜事。目前上游资源过剩导致石油产业链利润下滑、成品油行业的管控和新零售的发展,正在回推油品零售行业的利润。从数据上来看,最近几年,成品油零售利润不断创新高,这也是各路资本蜂拥进入加油站行业抢占地盘的主要原因。
作为炼化线条上的中间节点,炼厂的利润并不是很高,产业链最大的一块利润只能拱手让给加油站。寻求加油站的规模效应,也成为地炼企业的布局方向。“炼化一吨原油,平均利润只有几百元钱,但在销售节点,卖一吨油的利润平均在2000元左右。”
如周峰所说,以12日的价格为例,山东地炼企业92号汽油的批发均价为5800元/吨,折合4.38元/升,而山东地区92号汽油的最高零售限价为5.73元/升,每升的差价为1.35元/升。即使每升优惠0.6元后,一升汽油还能赚0.75元。“这样算下来,一吨汽油能赚接近1000元,一天卖10吨或者20吨呢。”周峰说道,“而且最近一段时间批发价见涨,此前批发价低的时候,批零差价都在2000元/吨以上。”
对此,汇丰石化集团总经理李波深有感触。此前他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公司产油量上升,但目前加油站数量很少,年销量对整个销售的贡献九牛一毛,“我们当然希望建更多的加油站。”
对于地炼企业布局终端的时间,在一民营加油站负责人张峰看来,随着行业发展,个人承包的加油站会逐渐减少,团队运营、联合经营性质的加油站是发展趋势。
“毕竟政府出台了加油站政策,注册加油站难度加大了。”张峰表示,目前对民营加油站的收购工作一直在持续,中字头企业、山东地炼有实力的炼油厂均在收购加油站,或达成相关合作。
“狼多肉少”
“如何能够在几年之内形成拥有500家以上、具有自己品牌的一个企业,这是我们当下最大的挑战。”杨晓宏说。
山东目前拥有民营加油站近7000座,数量居全国第一。山东的邻省河南排名第二,拥有5000余座民营加油站。从表面上看,海科石化的想法似乎比较容易实现,但加油站是稀缺资源,经营和利润也总体不错。且其间蕴藏的商机,海科石化看到了,其他地炼企业也看到了,正纷纷加入争夺。万通、富海、华星等地炼企业先后开起了自己的品牌加油站。拓宽经营面,延长产业链,是近几年来山东地炼企业转型的一个方向。
据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山东石化”品牌加油站在山东省已拥有300余座,遍布全省16个市。东明石化董事局主席李湘平曾透露,在终端市场整合和新建3000-5000家加油站。而去年9月成立的山东炼化能源集团计划3年内在全省建立2000家左右加油站,5年内达到6000家左右。隶属于中海化工集团的“哈鹿”也在悄然扩张地盘,除了山东外,河北、山西也是布局范围。
除了地炼企业,中胜石油已经在山东通过租赁等方式,兼并了20多座加油站;山东的“庆云系”也在大肆扩张。另外,中石油、中石化、中国海油等国字号企业,都在大举扩张兼并民营加油站。而金盾石化集团在收购了加德士在中国的9座加油站后,其董事长高崇东表示,要用3-5年时间实现自有加油站300座以上,加盟站1000座以上。
“前有‘三桶油’的抢夺,后有地炼的蚕食,现在再加上外资的觊觎,民营加油站或会更加抢手,这无疑会让本就竞争激烈的山东油品市场进一步呈现白热化状态。”山东一家民营加油站负责人黄珂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在卢兴俊看来,政策限制了各路资本抢滩加油站的步伐。按照规定,山东省内加油站实行总量控制,全省加油站年均增长不超过2%,各市年均增长不超过3%。所有新建和迁建的加油站必须符合间距的要求。
“狼多肉少”是如今聚集在山东的石油大鳄短兵相接的真实写照。在各路兵马都试图拉长扩张触角时,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民营加油站又将成为央企、外资巨头哄抢并购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