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学习会|党建铸模,培树党员干部应有的清廉观

2020-08-23 10:56:5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韩飞

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推动形成全党从严从实抓党员教育管理的良好态势。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已成为了各级组织的重要党建工作。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严守清廉是对一名共产党员最基本的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大都身处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如何做到一身正气做人,一丝不苟做事,一尘不染做官?各级组织部门应该首先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清廉观。

一要常念初始之心,做到问心省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背离了初心和使命,党就会改变性质、改变颜色,就会失去人民、失去未来。”我们一些贪赃枉法的党员干部,就是忘记了自己入党之时的初心、沉迷于各种诱惑,及至身陷囹圄,才幡然悔悟。他们悔恨自己动摇了当初信仰、放弃了本我追求、忘掉了入党誓言,愧对党和人民。对照他们,如何教育党员干部去坚守初心?首先要通过“一日三省吾身”,矫正信念偏差。我们要靠对真理不懈的追求、靠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来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要求党员干部以此来对照自己,时常扪心自问,问是否违反了党规党纪、是否违背了入党时的铮铮誓言,督促党员干部不忘初心。

二要常修德爱之心,做到以德养廉。德是为政之本,做人之基。一个人的能力不足,道德可补;道德不足,能力不可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有德无才会贻误事业,但有才无德却会毁掉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基础,一个没有善恶美丑基本伦理道德的人是危险的。所以说我们要以德感人,以德树威。我们要教育党员干部时刻分清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等这些基本观念,培养克己奉公、崇廉拒腐、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甘于奉献等优秀品质。在讲道德上明确做人方向,奠定廉政基础。

三要常怀感恩之心,做到以恩报廉。有人说“懂得感恩,是人生的一大礼仪;学会感恩是人生的一大智慧。”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忘记党恩就是忘本,忘本就会迷失方向,迷失方向就会走邪路。舞台不在大小,在于我们能够从为群众直接服务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要教育党员干部,要常常回顾自己的成长进步历程,铭记党的培育之恩,感恩组织的信任,感恩群众赋予的权利。古语讲,“衔环结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党员干部而言,时刻怀有感恩之心就是要永葆自己的党员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要常存畏法之心,做到以法束廉。明太祖朱元璋曾问众臣:“天下何人最快活?”大臣各抒己见,有的说“功成名就”最快活,有的说“富甲天下”最快活,有的说“儿孙满堂”最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惟独听到王纲说“畏法度者最快活”时,他才点头称是。古人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那些落马的官员,大都是心中无法,把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更有一些人,把自己不懂法当作为自己狡辩的理由。其实,他们最根本的是缺乏对法度的敬畏之心。在他们心中,权比法大,最后发展到徇私枉法、以身试法,锒铛入狱。因此,我们要教育党员干部,要常存畏法之心,要带头学法知法、用法守法、敬法畏法,时刻将法纪威严铭记心头,只有这样才能不会滥用手中权力,走上邪路。

五要常葆向善之心,做到以行倡廉。“礼之所存,人心向善;礼之不存,人心不古”。向善就是愿意做对他人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我们党员干部而言,向善就是做有益于人民的事,要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觉悟。要让党员干部认识到权力就是责任,牢固树立“向善”的奉献意识,时刻情系群众,处处为民谋利,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做到不滥用手中的权力,不以权谋私。要教育党员干部坚信一条,坚持向善之心,终会被人理解,使人信服。

六要常持律己之心,做到以慎促廉。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要教育党员干部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筑起廉洁自律的防线。把管住自己,严守清廉作为一种情操,一种境界,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作为一种追求,一种操守,把组织教育、群众监督作为一种爱护、一种信任,虚心接受,以此来取长补短,克服缺点,减少错误。要教育党员干部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不该喝的不喝;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不该要的不要;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玩的不玩,以清风书廉曲,使自己成为一名素养高、能力强、作风硬、群众公认的好干部。

新时代需要新的作为。通过加强党员教育,培树党员干部应有的清廉观,让党员干部在政治觉悟和党性修养上不断得到锤炼和成长,才会在未来的干事创业中成为值得信赖的中坚力量。

(作者系中共邹平市长山镇小井责任区党总支副书记)

相关链接:大众日报客户端推出时政栏目“干部学习会”,首期邀您共话党建领航

责任编辑: 吴永功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