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山东|中国“长城之父”——齐长城

大众日报记者 武宗义

2022-04-19 07:16:4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美景山东,精彩无限。

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实际上,与天仙配、白蛇传等纯属神话故事不同,孟姜女的故事有历史原型。

据记载,后世传说的孟姜女的丈夫万喜良,原型是春秋时齐国大夫杞梁。齐庄公四年(前550年),杞梁随齐庄公伐莒时战死,留下妻子一人既没有孩子,也没有亲属。女人枕夫之尸,哭于城下,十日后城墙为之崩塌,杞梁下葬后,女人投淄水死,后慢慢演化为孟姜女哭(秦)长城的故事。

实际上,我们今天要说的齐长城比“万里长城”更加久远,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齐长城在泰沂山脉地区蜿蜒而行,东至青岛西海岸,西起济南平阴县,经实地测量全长约1237.8华里,蜿蜒起伏在1518座山峰上,几乎把整个山东分为南北两半,是目前国内现存保存状态较为完好,年代最早的古长城,被誉为“长城之父”,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齐长城是我国古代早期最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之一。据学者考证,齐长城于春秋齐桓公时期开始修筑西段,至迟在鲁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完成,前后共计一百余年(约公元前685—555年)。

至于修建缘起,学者张维华先生提出,“春秋间,列国诸侯,竞相争伐,或因河为堤防,或沿山置障守,其所谋以自立之求,愈之且密。至于战国,车战之制渐息,徒骑之用渐广,战争范围,益为扩大,于是有长城之兴筑矣;齐国因设齐长城,当与此相关。”

当时的齐国,南有鲁、楚,北有燕国,为了防御邻国侵袭,便在天然屏障泰沂山脉之上修筑了长城。

齐长城充分利用山险,以城墙为防御主体,烽火台多设在山岭的高巅之处,作为防传递信号的军事设施;而关寨和防门多设在平原低谷地段,是出入国境的必经之地,也是战略要冲。此处一般修筑两层城墙,还多配设关卡和防门。

在今天的鲁中山区,齐长城仍有众多的历史遗址,大多保留着原有模样。尤其在莱芜跟章丘交界处,有保存完好的墙体六百米左右,而且残存着官道遗址。这些历史遗痕是2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也折射着春秋首霸和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的伟哉雄风。

齐长城因坡就势,设有多个驻兵防守的关隘。现存的主要有长青段、泰安段、莱芜段、五莲段遗址,其中莱芜境内的锦阳关保存最好。它的不远处是一处古代齐国的驻兵重地——三槐树村。此外,在锦阳关东面两公里左右的鲁地村北岭口,还保存着比较完整的便门——鲁地便门。鲁地便门,是由花岗岩跟条石砌筑而成的拱门,是齐长城保存最为完整的两个便门之一。

锦阳关(上图),又名通济关,齐长城的三大关隘之一。目前有仿古城楼建筑一座,下方正中央为通道,东侧有通道可以登上阁楼和环绕半圈的瞭望台。这里,也是古齐国跟鲁国的边界地带,再往南便是以丘陵和平原地貌为主的莱芜地界。

莱芜境内的齐长城遗址除了锦阳关,还有与淄博博山交界的青石关。青石关,是齐鲁故道,它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素有“齐鲁第一关”之名,今有205国道、滨莱高速经过。

青石关正处于双峰对峙之间,古长3公里,宽28米,古称“瓮口道”,现称“关沟”,群山之间有通往青石关门的小路。这条不足几公里的夹谷,两侧山峰苍翠,壁如刀削,接近关门处,是关沟最狭窄、最难走的地方,两边峭壁雄峙,山势呈“V”型,最窄处不足两米,过去只能通行一辆木轮车,一旦堵塞,两三天不能通行。

传说很久以前,天寒地冻时节,有当地人取一瓢水沿车辙倒下,水顺流而下,转眼结冰。路经此处的小推车主不得不求助“造冰人”推车,“靠山吃山”说,于此可见一斑。

清代著名文学家,淄川人蒲松龄在《青石关》中写道:“身在瓮盎中,仰看飞鸟渡。南山北山云,干株万株树。但见山中人,不见山中路。樵者指以柯,扪萝自兹去。勾曲上层霄,马蹄无稳步。 忽然闻犬吠,烟火数家聚。挽辔眺来处,茫茫积翠雾。”

如今,雄关犹在,而一代代英雄豪杰、文人墨客都已化作历史尘埃,抚今追昔,不由人流连忘返。

(据采访资料等整理报道)

责任编辑: 武宗义     签审: 刘芝杰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