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张家宅村:巧借山水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示范区

大众日报记者 于新悦

2020-08-31 18:16:5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从以务农为主、村集体增收渠道单一、村集体收入不足3万元的经济薄弱村,跃变为村集体年均收入30万元以上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级生态文明村”,位于安丘市柘山镇的张家宅村,巧借山水资源,吸引文旅项目落地,让“穷山窝”变成了“聚宝盆”。

时间回到2013年7月,在张家宅村党支部书记刘世东的带领下,张家宅村党支部嗅到发展乡村旅游的“气息”,全村党员干部之间迅速达成发展共识。同年底,充分发挥自然风光优美、交通条件便捷、村庄环境整洁等先天优势,借助柘山乡情生态旅游开发项目落户柘山,注册成立了柘乡人家旅游合作社,发展首批社员20户,引领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餐饮服务业,让村庄的“好山水”“土特产”成为群众致富、集体增收的“敲门砖”。

2013年底,张家宅村借助“金宝东风”于当年注册成立了安丘市柘乡人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建成了安丘第一家真正的乡村农家乐旅游点。村里将村前50亩空场全部建为“党员示范户”“致富带头户”等产业化温室大棚,让党员群众从传统耕作方式上解放出来,全身心投入到高标准温室采摘大棚运营管理中,一个棚按照年收益4-5万元测算,3年左右时间即可回本,极大地提高了党员群众的积极性。

据刘世东透露,自2014年6月28日开门营业以来,已接待游客12万余人次,接待过夜游客12000余人次,年均增加合作社、村集体及农户经济收入达360余万元。“通过‘景区带村、能人带户’的旅游扶贫模式,我们的“后备箱”经济模式日渐成熟,让原先的省定贫困村短时间内顺利摘帽。”刘世东说。

在发展农家乐初期,面对大量年轻劳动力“外流”,多数土地逐渐“撂荒”局面,柘山镇张家宅村通过开展“挨家挨户意见大征集”活动,找准困难“堵点”,让村民以入股的形式流转山岭薄地600多亩,群众在每亩土地上每年至少可获得500元以上的收益。同时,针对旅游项目前期建设需要大量务工人员的实际,该村专门设立劳务市场,成立了一支精通苗木栽植修剪管护的40人劳务队,为村民提供了一个不出村即可务工机会,村集体通过收取中介费也增加了收入,劳务队人均每日收益110元,村集体仅靠此年可增收1.5万余元。

为避免全市农家乐同质化发展趋势,柘山镇张家宅村坚持“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发展思路,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外出学习先进经验做法,对村前100亩旅游功能区重新划分,植入山货展销、生态餐厅、休闲采摘、拓展培训等项目,新建游客接待中心、景观水渠、图文展览区等景观,增强了园区整体观赏性,为农家乐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后续发展中管理人才的日趋匮乏张家宅村引入“村企联盟”模式,由潍坊柘乡金水谷生态有限公司对柘乡人家农家乐进行公司化运营,并探索实施“南果北种”项目。目前11个温室大棚中,6个草莓采摘大棚已对外开放,5个大棚完成土壤改良,种植以香蕉、荔枝、芒果等为主的17种热带水果,成为冬季吸引来柘游客的“引爆点”。

据了解,自2019年7月份柘乡生态园开业以来,半年时间已累计接待游客10000人次,盈利110余万元,为张家宅村及周边群众提供就业岗位50余个,实现人均增收15000元左右,并为村集体每年提供40万元的固定收入,从2022年起,村集体每年分成项目纯利润的15%,实现企业、村集体、群众三方共赢。另外,张家宅村依托客流量大的优势,在柘乡生态园新建乡村赋能特色农产品展示大厅1处,推广原生态“土特产”,仅此一项就为村集体增收13万余元。下一步,柘乡生态园将打造潍坊市内“南果北种”高端水果种植基地,成为西南山区“三季有花、四季有果、步步有景”的特色旅游示范区。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于新悦 报道)

责任编辑: 李文     签审: 周京臣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