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三个平台” 叫响淄博劳模工匠品牌

大众日报记者 张雨桐

2023-12-06 18:35:28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景职业学校“劳模工匠学院”打造出一条“工匠学院+培训基地+实训工厂”的人才成长之路;用了一个周,省了69万,唐骏欧铃人才创新工作室“金点子”频出,一颗“匠心”赋能产业升级转型……

今年以来,淄博市总工会围绕“八大篇章”打造“劳动淄博”,建设“劳模工匠学院”“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劳模工匠协会”三个平台,加强产业链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以技能固链、补链、强链、塑链,不断推动淄博市老工业城市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西铁城新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内,机械工程师正在进行实操培训。

产教融合为工匠培育按下“快进键”

打造“劳动之城”,劳动人才是关键。以产教深度融合和校企合作为抓手培育劳模工匠,是破解产业工匠短缺难题的办法之一。

淄博新景职业学校是周村区唯一一家由企业创办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拥有教职工及在校学生共350人,设有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等五个专业,以山东新景表业有限公司和西铁城新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业园作为实习实训基地。

今年9月,周村区总工会联合淄博新景职业学校等院校共建劳模工匠学院。自成立以来,学校组织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学生29人进车间实习授课10余次,分别进行了钳工、车工、铣工的培训,工匠学院围绕劳模工匠群体整合资源,把一线职工从工厂、车间请进专业课堂,邀请优秀专家、教授、劳模工匠讲授理论知识,深入打造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厂中校、校中厂”,通过“工匠学院+培训基地+实训工厂”的培训模式,让学生与生产一线零距离,真正实现“兵在岗上练”,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形成人才培养和实际需求的良性循环,加速市场短缺的高技能人才培育,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淄博新景职业学校是淄博打造的“区县劳模工匠学院”之一。今年以来,淄博聚焦六大传统产业和“四强”产业需求端,依托6所驻淄院校成立“淄博市劳模工匠学院”,围绕实施年度培训计划等明确职责分工,先后建设了产业工人思政教育基地、产业工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产业工人技能培训基地、产业工人安全生产教育基地等,实体场所占地面积1153605.77㎡。与此同时,淄博用活用好校企合作方式手段,协同推进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等深度对接,有效满足各类产业工人培训需求。

截至目前,淄博市劳模工匠学院共设立124个专业,配置10余个实践基地,拥有专职、兼职教师1700多名,聘请“劳模工匠”客座教授70余名,累计培训产业工人30余万人次。

淄博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韩兵表示,下一步,淄博市总工会将进一步完善提升劳模工匠学院建设,不断加强院系设置、校企对接、资源整合,探索推进职业技能终身培训模式,每年带动各级工会培训职工不少于10万人次,5-6年实现一次职工技能迭代。

新景职业学校学生实训课程。

人才创新工作室成为劳模工匠“孵化器”

走进位于淄川区的唐骏欧铃汽车生产车间,工人们在U型生产线上忙碌组装,机械臂默契配合……在唐骏欧铃的每一个作业区、每一条生产线上,都凝结着一线工人们的创新发明成果。

时代浪潮下,唐骏欧铃公司瞄向新能源转型之路,从燃油汽车转向新能源汽车,加速绿色发展征程。

产业转型升级,人才至关重要,劳模工匠培育孵化自然也就成为重中之重。

面对制造业人才难招、高技能人才匮乏的困境,公司搭平台、立榜样,积极建设人才孵化平台,着力塑造创新型职工。一手抓科技攻关,一手搞传帮带,不断完善技能培训、技能帮带、技能竞赛、技能晋级、技能激励“五位一体”工作机制,打造了“唐骏工匠-淄川工匠-淄博工匠-齐鲁工匠-大国工匠”的工匠型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很多创新发明和改造,都是一线产业工人在长久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唐骏欧铃工会副主席杨亚臣介绍说,公司积极搭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平台,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进入创新工作室开展人才孵化,从工作保障、人员配备、资金投入、设备设施、活动时间等方面进行支持,先后多次为创新工作室组织纳新收徒活动,培养了一批能够精准掌握企业在技术改造、更新方面关键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帮助企业精准实施技术升级。

经过近几年的培养,公司已拥有高级技师队伍200余人,高级工占总职工比例50%以上,在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方面,每年累计为公司创造和节约500万元以上。

唐骏欧铃高级技师、齐鲁工匠创新工作室领办人司纪朋,就是公司机械设备维修领域的“技术大拿”。对于自动化汽车生产线设备的改造和维护,他有着自己的一套法子。

司纪朋(图右)和同事在操作四轴扭紧机。

设备是工业生产的基础。从燃油汽车转向新能源汽车的唐骏欧铃,设备自然也就需要随之升级。那么被淘汰下来的设备该何去何从?又应如何用最小的成本进行产业升级?

四轴电动扭紧机是制造燃油车使用的设备之一。为了让“老”设备焕发“新”生机,司纪朋带领其人才创新工作室6人发挥工匠才智,通过对轴距等各方面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调整、优化程序,仅用一周时间,就让原本将要淘汰的设备重新适用于新能源车型的电动车组装车间。“购入一台新机器要花费70万,改装费用仅需1万左右,一下就省了69万。”司纪朋自豪地说。同时,改造之后,设备由原先的手动操作改为自动化扭紧机操作,生产效率较之前提升了8倍,产品质量也更加稳定。

淄博市先后创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366个。年内选树市级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0个,带动各级培育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50个以上,带动推选各类工匠人才200人以上。通过对劳模工匠人才及其领衔创建的创新工作室进行评估,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劳模工匠人才”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形象大为提升。

此外,今年以来,淄博市先后摸排链上企业1500余家,在全市20条重点产业链成立劳模工匠人才创新联盟,将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全部纳入联盟。围绕各系统行业中改革发展创新课题,联合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攻关、技术协作,积极搭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交流的平台。

如何打造值得信赖的淄博“劳模工匠之家”?

今年4月,淄博市劳动模范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通过了淄博市劳模工匠协会更名的决定。自成立以来,劳模工匠协会先后开展劳模工匠企业行、劳模工匠进校园等活动,充分发挥劳模工匠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依法维护劳模工匠合法权益。

今后,淄博市总工会将继续建好、用好“劳模工匠学院”“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劳模工匠协会”三个平台,搭平台、建队伍、立榜样、铸工匠,绘就劳模引领、工匠济济的“劳动之城”新图景。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雨桐 报道)

责任编辑: 成建强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