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学党史第6期│曙光小学党史教育陈列馆

大众日报记者 吴宝书 丁兆霞

2019-12-10 15:24:53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领导干部要多读一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

日照是沂蒙革命老区,是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的家乡,是山东建立中共地方组织较早的地区之一,是鲁东南特委(后称滨海地委)活动过的地方。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日照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前仆后继,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谱写了光辉灿烂的革命史篇。

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大众日报日照记者站与中共日照市委党史研究院,在大众日报客户端日照频道联合开设“每周学党史”栏目,每周二、周五准时与您见面,重温红色故事,倾听历史回响,给前行中的您增添一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的红色动力,奋力书写日照现代化海滨城市建设的新篇章。

曙光小学,位于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原名邵疃两等小学堂(初等四年,高等三年),创办于1909年,由留日学生郑尧宾、郑淑绅等人创建,1914年进行扩建,是日照县早期学校之一。曙光小学党史教育陈列馆,位于曙光小学院内,2006年7月落成开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为该馆题写馆名,该馆被命名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日照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一、县委城西活动中心

1928年春,中共日照县委成立后,县委负责宣传工作的郑天九(后村镇山字河村人)回到家乡,以国货推销员的身份,在邵疃、山字河一带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在他的领导和帮助下,以郑平为首的部分社会进步青年,会同邵疃小学的部分教员,驱逐了霸占校产的“土虺”郑鄂廷,罢免了郑鄂廷的校内职务,学校获得新生,因此于1931年更名为曙光小学,群众公推郑平为校长。1931年冬,中共日照县委在此秘密发展了郑平等6名党员。这批新党员以各自的公开身份为掩护,深入到学校周围的村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共发展党员90多名,建立了两个农村党支部。曙光小学成为当时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站和日照县委城西活动中心,县委领导经常来此召开会议。

1932年9月,中共日照县委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曙光小学召开,会议听取了各地党组织发展壮大与关于武装暴动的宣传发动情况。同年10月13日,日照武装暴动南路支队的革命烽火从这里最先燃起。当时,根据山东省委的指示,成立了鲁南革命委员会,郑天九任司令员。日照暴动分南北两路队伍,郑天九率领南路支队300余名骨干在攻克夹仓、平家村、苗家村等数十个村庄后,在曙光小学进行整编。26日,暴动失败后,曙光小学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洗劫。

二、革命精神源源流传

经过日照武装暴动的洗礼,党的革命纲领在曙光小学师生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地印痕,他们纷纷参军参战参加革命,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共有师生几百人,他们中有的人为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如郑天九、郑世山、郑培干、郑培明(与李大钊同时就义)等。有的成长为省市县的领导干部,省部级领导多达十几人,如陈雷、郑平、郑子久等等。郑子久,新中国成立以后曾担任山东省副省长等职务,1996年曙光小学大屋(现曙光小学党史教育陈列馆)已成危房。在郑子久的关怀和支持下,山东省人民政府于1998年拨款十万对曙光小学大屋进行重建。郑石将军原名郑全界,他是曙光小学的学子,离开家乡后仍不忘母校,他把自己喜欢的一幅价值连城的“百子图”转赠给曙光小学,并提名:曙光耀沃土,桃李满天下。

新中国成立后,曙光小学继续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期从曙光小学走出许多有识之士,他们在社会的各行各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如郑秀桂,后村镇李家洼村人,在这里读完了小学,后任新蕾出版社总编辑。1992年夏天,年仅十九岁的曙光学子刘加峰勇救三位落水儿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近年来,曙光小学高度重视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教育活动,以党史教育陈列馆为依托,通过革命传统文化熏陶,课堂教学渗透,课外活动实践,深化习得与养成等途径,进一步完善了“自主体验、红色德育”育人模式,充分挖掘节日文化内涵,重点组织办好清明节、国庆节等活动,运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未成年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美好情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三、曙光小学党史教育陈列馆

曙光小学党史教育陈列馆于2006年7月1日落成开馆,陈列馆由原市委党史研究室、后村镇党委共同建设。陈列馆占地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60平方米,馆内展出图片和实物100余幅(件)。馆内展览分前言、县委创建的革命中心、投身革命的早期党员、日照暴动南路整编地、革命到底的后来者、捐躯英烈光照后人、结束语7个部分,生动翔实的记录了曙光小学在百年发展史上历经沧桑、与国共荣的革命历程。馆外立郑天九塑像、纪念碑各一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为该馆题写馆名。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题写的馆名

曙光小学党史教育陈列馆已被评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日照市党史教育基地、日照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日照市社会科普教育基地等。曙光小学党史教育陈列馆实行免费全天开放,每年到党史教育陈列馆参观的人达3000余人,他们或是领导干部故地重游与采风;或是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团员重温入团誓词;或是党员、团员、少先队员开展党史教育;或是机关、团体、学校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曙光小学是一座激情涌动的革命摇篮,曙光小学党史教育陈列馆的建立正囊括了学校成长革命历史,旨在让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了解学习曙光小学的光荣历史,进而了解中共党史,秉承革命先辈遗志,树立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为建设美好的日照做出新的贡献。

四、部分师生风采

郑天九(1905—1933),原名郑鸿锡,字天九,曾化名丁九,东港区后村镇山字河村人。中共日照县委第一任宣传部长,日照党组织的创立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1924年考入济南正谊中学。1925年8月,在邓恩铭和丁君羊的倡导和组织下,与安哲、陈雷(牟春霆)在济南成立了党的外围组织“少年日照学会”。1926年春,经丁君羊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与安哲、牟春霆等人创建中共日照县委,负责宣传工作。1932年2月,任中共日照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同年10月与安哲、陈雷(牟春霆)等人一起组织领导了日照武装暴动。暴动失败后,郑天九辗转到达北平,和中共北平市委接上关系。此后,他化名丁九,在北平市委领导下继续开展党的地下活动。1933年7月,由于叛徒出卖,不幸被捕。同年10月19日,就义于南京雨花台。

郑培明(1899—1927),字镜秋,东港区后村镇李家洼人。邵疃小学毕业。1925年,经王乐平、王仲裕介绍赴济南,在山东教育经理处工作。之后,陪王乐平等人去北京,任国民党北方执行部会计干事,兼任黄浦军校招生委员会委员。1926年3月18日,郑培明与北京大中学校师生一起,向段祺瑞政府请愿,遭到军警弹压,刘和珍等多人惨遭杀害,郑培明颈部,腿部被击伤,这就是有名的三·一八惨案。大革命开始后,他赴广东,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译电专员。秋又回北京任北方交通局总机关部会计主任兼交通处总务科长。1927年4月初,反动军阀大肆镇压革命党人,被奉系军阀张作霖逮捕。4月28日同李大钊、路有余等革命者一同就义。

郑培宣(1912—1933),东港区后村镇小邵疃人。邵疃小学毕业。1929年考入北平第十七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北平师大。求学时,他目睹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深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忧虑。他和同乡好友郑光农等人接上关系,为尽快恢复日照党组织,郑培宣受命于危难之时,秘密回到家乡,与山东省委派来日照工作的负责人祝刚、李云鹤接上头,马上着手工作。在白色恐怖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四处寻找日照暴动失败时隐蔽下来的党员。他还用父亲卖地的钱,到上海买药品,给受伤的同志治病。这时,在大连的安哲派安茂祥、厉老四等人潜回日照,协助他恢复党支部组织。正当县委计划在1933年2月22日秘密召开党组织代表会,酝酿发动二次暴动时,于2月19日遭叛徒暗杀。

郑平(1908—1971),又名郑绳五,东港区后村镇马家店人。1928年五卅惨案后,他组织反日会皋陆分会,积极进行反日宣传、抵制日货的活动。1929年,他以反日会员骨干,同郑鄂廷为首的土豪劣绅进行斗争,被推选为邵疃小学校董。1931年被选为县抗日协会主席,并被群众公推为曙光小学校长。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邵疃区区委书记。1932年,参加日照武装暴动。暴动失败后,他与郑天九疏散至京津一带,与河北省委接上关系,分配在中央华北站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委员、组织部副部长,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监察委员会驻华东局监察组组长,中共中央华东委员等职。

郑石(1915—1996),原名郑全界,东港区后村镇大邵疃人。早年投身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日照县委地下党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独立营干部,延安留守兵团副营长,八路军东进总队营长,东北军区后勤部军实科科长等职。曾任海军工程学院院务部副部长(军职)等职。1955年被授予三级独立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独立功勋勋章。1988年2月,他将著名画家送他的珍爱的“百子图”转赠给母校——曙光小学,并亲笔题词:“曙光耀沃土,桃李满天下”,以寄予对曙光小学的热情期望。 

郑子久(1916—1998),东港区后村镇东小曲河村人。1938年春参加八路军二支队四大队,同年入党。历任日照县委书记兼海陵独立团政委,滨海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中共临沂地委副书记、书记,中共山东分局副秘书长,淄博特委书记兼军区政委,中共山东省委工业部交通部长,少科院院长,党组书记,淄博市委书记,军分区政委等职。粉碎“四人帮”后历任省委专案问题领导小组组长,省革委副主任,山东省副省长等职。

后记

时光荏苒,战火的硝烟早已散尽;改革创新,战火损坏过的陈旧容貌已换新颜。但是经过日照暴动红色革命烽火历练出的曙光精神却代代流传,激励曙光学子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满怀爱国豪情,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为社会主义建设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往期回顾:

每周学党史第1期│王尽美:尽善尽美唯解放

每周学党史第2期│英勇悲壮的日照暴动

每周学党史第3期|1928年中共日照县委成立

每周学党史第4期│走进安哲小学

每周学党史第5期│中共莒县党组织的创建(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吴宝书 丁兆霞 通讯员 王文杰 范歆 报道)

 

责任编辑: 栗晟皓     签审: 李忠运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