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山东榜young|平均年龄35岁,这支团队已修了8座黄河公路大桥
大众日报记者 常青 李亚平
2022-06-18 12:38:3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从黄土高原一直到东营黄河入海口,一支平均年龄只有35岁的团队,修建了八座黄河大桥,八年来,这支特种桥梁技术攻关团队足迹辗转祖国大江南北,参建高、精、尖工程20余项,被评为2021年“最美公路人”,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中铁十四局三公司“青创团队”——
今年4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第一届“最美公路人”名单的通知》,全国100名个人(团队)被评为2021年“最美公路人”,中铁十四局三公司“青创团队”榜上有名。
十余年来,这支特种桥梁技术攻关团队足迹辗转祖国大江南北,参建高、精、尖工程20余项,仅黄河大桥就修建了八座,从黄土高原一直到东营黄河入海口。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共同努力,打造了一项项精品工程。
2002年,该公司中标东营黄河公路大桥工程。面对无相关经验可循及超大体量工程带来的一系列难题,青创团队经过长达5个多月的反复测算和10多次技术论证,使得施工现场取得一个个积极的变化。他们总结的超大体积承台施工方案填补了国内同类技术空白,一举斩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
在修建陕西黄河第一高桥——延(安)延(川)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时,一道难题又摆在青创团队面前。该桥集水深、墩高、跨长为一体,墩柱高达141米,施工难度可想而知。据回忆,青创团队针对桥梁施工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展开系统研究,创新实施了液压自爬模工艺,创下月浇筑墩高36米的记录。通过对关键工艺的控制,相继化解了难点和风险点,使得大桥飞跨秦晋大峡谷,结束黄河两岸居民“隔河相望”的历史。在为同类桥梁施工积累经验的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我出生在黄河滩区,从小吃黄河水长大,能够参与黄河流域建设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李伟是青创团队中年龄最大的一员,一路见证了团队的成长,一次次书写着自己的梦想。而如今,他正随同团队开启“九跨黄河”之旅,修建主跨420米双塔双索面钢混叠合梁斜拉桥——东津黄河大桥。
“我们结合主业,在修建黄河大桥中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同样也借助企业搭建的平台,探索一条科技攻关之路。”中铁十四局三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张奉春对青创团队这样定义。
正得益于青创团队的核心驱动,中铁十四局三公司一次次破解难题——攻克国内无合龙段一次成型转体桥难题,完成国内高速公路最大跨度上承式钢桁梁顶推施工,跨胶州湾修建跨海大桥,误差控制在毫米之内;自2013年蝉联全国“公路建设行业诚信百佳企业”,取得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获评多个省份公路信评AA级,9项工程获“鲁班奖”,取得专利发明近百项……他们突破了一项项技术瓶颈,创造了业内奇迹,充分展现出强大的专业施工能力和创新攻坚能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青创团队也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近年来,以青创团队为核心的中铁十四局三公司技术团队深入参与国家重大专项,凭借良好的信誉和过硬的实力,由公铁施工领域拓展到机场、地铁、水利以及以城市更新为代表的新兴业态工程领域,参建了天府机场、滇中引水多项重大工程,借船出海实现海外市场的滚动发展。
此外,青创团队还在传统施组经验上优化总结了一套“城市方案”。他们以速度快、标准高、群众满意的“金刚钻”,建造了石河子老旧小区改造、西安沣河综合治理等一批“叫得响、打得赢”的民心工程。
“他们不仅是敢打必胜的筑路铁军,还是匠心独运的能工巧匠,扮靓了我们的生活家园。”这是地方群众对这支团队的评价。
谈及团队取得的诸多荣誉和成就,青创团队骨干成员王希岗表示,更多的还是会想起团队在攻克急难精尖的任务中,通宵优化方案、多方求索攻坚、反复论证求果的情景。“往往是一个工程项目刚取得节点性进展或者技术性突破,我们团队紧接着奔往又一个工点。”王希岗回忆道。
如今,青创团队正朝着“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创新化”方向努力。奋斗路上,他们坚守梦想,顽强拼搏,全力打造一支“专精特新”的团队。
策划:兰传斌
本期统筹:禹亚宁 常青
记者:常青
设计:李亚平
开栏的话
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
为讲述新时代青年精彩故事,大众日报启动“寻找山东榜young”大型全媒体活动,走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车间地头和高校校园,发现各行各业的青年榜样,聚焦接力赛道上奋力奔跑的青年先锋。
活动邀请各界参与,期待您的关注!线索推荐、咨询请联系微信:dbwx2020
责任编辑: 禹亚宁 签审: 兰传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