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地区综合金融实力,滨州创新建立“保险一体化金融协同机制”
大众日报记者 徐佳
2023-11-19 15:18:3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今年以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滨州监管分局创新发展,贯彻落实“滨惠灌”金融灌溉工程,初步形成具有滨州特色的保险一体化发展经验,逐步建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高质量的“保险一体化金融协同机制”,稳步提升地区综合金融实力。
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
创新服务模式护航“全产业链”
“创新推出了‘政府+保险+担保+银行+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在有效化解阳信肉牛产业各类风险的同时,解决企业融资需求。”人保财险滨州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王冰介绍,为全力发挥好保险风险保障职能和保险一体化贯通服务工作要求,今年6月,该公司与阳信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不断加强保险产品供给,加大与农担、银行的合作,创新推出“五融模式”助力阳信“牛县更牛”。
近年来,阳信不断推进肉牛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形成了肉牛育肥、屠宰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链条,肉牛产业年产值600亿元,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特色主导产业。
根据阳信肉牛产业的保险需求,人保财险滨州市分公司创新开发了能繁母牛和犊牛养殖条款两个创新保险产品,填补保险产品空白,实现肉牛全生命周期保险保障闭环。2023年以来,已为阳信亿利源清真肉类有限公司、阳信华阳集团有限公司等肉牛养殖企业办理保险,提供风险保障和融资授信额度超2000万元。预计2023年承保能繁母牛养殖保险1万头,风险保障2.6亿元;犊牛养殖保险1000头,风险保障500万元;撬动银行融资近3亿元,带动肉牛产业产值增加近百亿元。
滨州戴森车轮科技有限公司是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作为全球最大的全产业链铝业集群中的一员,总投资11亿元,年产500万只高端铝合金车轮,产品远销欧美等市场。
“2023年,为戴森车轮提供的保额高达7亿元。”人保财险滨州市滨城支公司负责人高光磊说,人保财险与该企业已合作多年,目前提供包括企财险、安全生产责任险、产品质量责任险等在内的,覆盖研发、生产、销售三大核心环节的风险保障。
戴森车轮人力资源部部长吴秀强说,专精特新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和技术研发阶段,风险抵御能力较弱,投保也是为企业发展增加一道“安全屏障”。
“通过深入职能部门、市场主体、金融机构,摸清地方政府的‘愿景’、市场主体的‘期盼’、金融机构的‘难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滨州监管分局副局长万德强表示,今年以来,该局充分发挥辖区保险业多元化金融服务优势,创新探索建立“保险一体化金融协同机制”,从政策支持、资源优化、服务创新等方面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力促实现金融机构助力辖区经济建设“同频共振”。
万德强介绍,该局通过持续推动金融机构建立项目协调组和重点事项清单库,形成分头收集、轮流汇总、数据共享机制。鼓励保险机构打破保险产品和保险的壁垒,加大机制、业务、服务等方面的创新、联动、合作,建立健全适应一体化发展的金融协同机制。
以风险防范为中心:
“科技赋能”推动风险减量
风险减量怎么“减”?保险业如何提升风险减量水平?作为经营风险管理的保险业,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已经从“事后理赔”转为“事前预防”。而其中,金融科技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滨州监管分局指导机构围绕科技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辖内重点项目推进科技赋能,为社会风险减量提供一揽子保险服务、数据服务和技术支持。鼓励辖区保险机构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建风险减量服务新模式,以风险减量的形式参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同时探索将风险减量服务延伸至上下游产业的推进路径,实施一体化贯通服务,实现社会风险减量。
“利用总公司‘万象云’科技平台与滨州当地的气象信息进行结合,免费为参保企业提供灾害天气预警信息。”人保财险滨州市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万象云”平台引入气象风险指数、气候数据,结合气象预警模型,构建综合风险地图。在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来临之前,保险公司不仅会向企财险客户发送预警提示信息,逐一排查水淹报警器运转情况,对简易建筑进行加固,还会协助企业转移易水淹区域货物财产,疏通排水渠道,与企业协同做好防汛准备。
而中国人寿是将风险减量的关键点聚焦在“人”,围绕解决的是安全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中国人寿联合清华大学共同成立了“国寿—清华工业安全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研发出“国寿—清华安全生产数据化安全管理提升项目”,涵盖事故预防服务、工业安全大数据技术与产业集成三大支柱,借助数据化工具,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安全管理效能。
“经过培训之后职工安全意识显著提高,人人都是安全员。”良友防水公司负责人表示,在使用中国人寿开发的系统后,再也不用手写登记安全疑点和安全隐患了,工作人员拍照提交后,还能随时监督反馈流程,确保每一次疑点提报都得到核查落实,“目前,大家提报的内容多达一百多条。”
据统计,截至目前,保险机构还为滨州辖内魏桥创业集团、京博控股集团等重点企业提供197.41亿元风险保障,为渤中19-6凝析气田项目、滨化碳三碳四等百亿级项目提供0.63亿元风险保障,为专精特新企业、轻量化铝新材料等新产业集群提供3.27亿元风险保障。
以服务客户为中心:
“一站式保障”为中小微发展护航
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是产业链供应链的“毛细血管”和市场的“神经末梢”,提高中小微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才能让它们发挥优势,让“小块头”迸发出“大能量”。
“我干这个精肉丸子生意三十多年了,看这肉,新鲜!”在滨州市滨城区黄河二路的小许肉店内,面相圆润的老板许金田挂着白色围裙,声如洪钟地向线上网友推销自家产品。他运营着一家销售门店和一个肉类加工厂,生产销售环节较多,去年开始,许金田为员工们投了“大地如意保”团体意外险。
“公司推出了八大系列组合产品,简称‘小微八保’。”大地财险滨州中支总经理助理张丽丽说,“小微八保”可以覆盖超过90%的小微企业行业,为企业提供财产损失、顾客安全及员工健康等综合风险保障。
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滨州保险机构持续加大产品创新,为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线上化的一站式保障方案。
“我们公司投保了‘装修无忧’险,今年6月获赔了一万元。”山东百宏建工有限公司负责人成恩伟说,在今年的一次装修施工中,脚手架不慎掉落,砸坏了其他商户的灯箱,太平财险滨州中支跟进定损,企业获得了赔付。
据介绍,太平财险滨州中支推广雇主责任险、企业财产险、公众责任险、团体意外险、健康险等险种,开发了教培无忧、场所无忧、店安心、食安保、装修无忧等10余个定额产品,通过手机端,企业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组合选择,轻松投保。截至2023年9月30日,太平财险滨州中支共承保小微企业客户达2411家,提供风险保障7960亿元,累计支付赔款516万元。
在保险一体化金融协同机制的建设过程中,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滨州监管分局鼓励辖区保险机构,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从服务对象一体化、协调发展一体化、跨领域合作一体化等三大维度,围绕惠民和助企两大方面,找准需求“小插口”,大大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获得性。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佳 报道)
责任编辑: 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