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亡魂的“遗言”——为何死者被碾轧后能行走数步

大众日报记者 杨润勤

2020-07-26 17:35:23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泉城济南,温柔而又热烈,清泉杨柳的背后是车水马龙霓虹闪烁。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肇事处理处主任法医师马宗刚,却常常无暇顾及这样的风景,驱车匆匆赶往一个又一个交通事故案发地。

冰冷的解剖室,凝固的血腥味。

这是一具中年男性的尸体。尸表衣着完整,躯体有轻微擦伤。

打开头皮,锯开颅骨,剪开去除硬脑膜,没有发现颅内出血及颅骨骨折;取颈、胸、腹联合切口,颈部肌肉无出血,舌骨及甲状软骨无骨折;胸前未见肌肉出血及肋骨骨折,仅发现双侧胸腔少量积血,右侧胸部第4、5、6后肋近脊柱处骨折,右肺门处有1.5cm×1.0cm破裂口。继续细查,发现腹腔有大量积血,肝右叶破裂挫碎,脾脏萎缩……

2020年3月1日凌晨3时17分,孙某某醉酒后躺在商河县商中路机动车道内,被一辆小型轿车碾轧,之后竟然自行走到路边,数分钟后死亡。肇事车系一辆接送从意大利回国留学生的车辆,司机被扣留。

为什么死者被碾轧后能行走数步?仅仅是碾轧?还是另有隐情?

要查明真正死因,需要解剖寻找答案。而那时正值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时候,肇事车又是接送回国留学生的,有传染的风险。再者,因疫情原因,买不到连体防化服、防水鞋套。但是,面对命案,马宗刚毅然决定,用隔离衣代替防护服,进行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尸体解剖。

答案终于找到了:肝破裂大失血死亡,符合车辆碾轧形成。死者当时被车辆撞击碾轧后能短时行走,是因为肝破裂导致的大失血死亡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像颅脑损伤和心脏破裂导致死亡速度那么快,加上死者生前大量饮酒致神经兴奋,所以伤后仍有一定的行为能力。

肇事者服法了,死者也安息了。

尸体不会说谎,解剖的证据就是亡魂的“遗言”。解剖破译亡魂的“遗言”是马宗刚的“硬”功夫,得到这门“绝技”,得益于中国刑警学院。

1991年,19岁的马宗刚考入中国刑警学院,这是公安部直属的第一所本科院校,也是全国最早、最权威的一所警校,有“中国福尔摩斯摇篮”之称。能在这所学校里学习法医物证专业,是他的夙愿。当时,他的信念是,学好本领,忠于法律,还原真相,恪守正义。

马宗刚的专业是法医物证,像血液、唾液、精斑、指甲、骨骼都属于法医物证研究的范畴。同时,法医所有的专业课他们都要学。记忆最深的是,解剖课上看到老师们娴熟的解剖动作和条理分明的判断分析,心中好生羡慕。学习,思考;再学习,再思考;理论让他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又让他回归到理论中进行验证。

但是,第一次解剖他竟放了“哑炮”。大四时,他到济南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实习,实习老师带他去解剖一具因醉酒死亡的尸体。在“真枪实弹”面前,他有些紧张,肾脏在腹膜后,解剖从前面解,很深,不好取。他两手哆嗦,以至于在取肾脏的时候,血液灌进了手套里。他以为会遭到老师批评,没想到,解剖结束后,老师还夸他,不怕脏,敢上手,了不起;理论底子厚,多练就能成为解剖“高手”。

1995年他毕业分配到了济南交警支队,当时,中国刑警学院第一批法医物证专业毕业生27个人,分配到山东的只有他一个人,他也成为山东法医物证科班出身的第一人。

为了探寻亡魂“遗言”,他在去往解剖“高手”的路上苦求“真经”。

当时还没有解剖台,大多在野外蹲在地上解剖;没有电锯,用手拉小锯条锯颅骨。夏天穿的隔离衣能拧出汗水,胶手套也能倒出汗水;冬天则冻得拿不住手术刀,口罩能结出冰花。在这样的环境里,一具尸体解剖需要两个小时,他最多一天一夜解剖过8具尸体……

一晃25年过去了,马宗刚已参与重特大交通事故现场勘查2000起,检验尸体5000余具,活体450余人,酒精检验15000余件,出具检验鉴定书、报告书20000余份,无一差错。

这些无声证词已成为诸多亡魂的代言——还原真相,拨开迷雾;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责任编辑: 刘君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