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与钟南山张伯礼同列榜单

2020-09-10 21:24:0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本报记者采访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魏亚丽(左)。

第36个教师节前夕,教育部发布了2020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教师魏亚丽位列其中。能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医科大学教授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等人同列榜单,魏亚丽有点激动,更多的是克制。“参评的时候我就想,能给大国重匠们当一次‘绿叶’就很荣幸了。我做的事,哪能和他们比。我做的很普通。”

魏亚丽的声音温柔,脸上始终带着微笑。仿佛是要斟酌着用词,她的语速较慢,眼神注视着你,让人感到温暖、踏实。

一位教育学家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人格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走近魏亚丽老师,和她的学生、同事、亲人交谈后,记者发现:她口中的“普通”的事情、“普通”的自己,其实并不容易做到。

她辅导的学生,三次打破花式点钞世界纪录,并保持至今;她指导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连续三年夺得金牌;她主导的课程,获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她的微信好友里,一半以上是带过的学生,逢年过节,一句句“老魏”“魏妈妈”让人动容。

世界纪录背后的“金牌教练”

接连三次打破世界纪录,连续三年夺得国赛金牌,魏亚丽带的学生,是职教生技能大赛中的“明星”选手。

打破世界纪录的速度,到底有多快?9月8日上午,带着一丝好奇,记者请花式点钞世界纪录保持者朱庆华,现场演示一下。

七八台摄像机、手机、相机架起,聚焦朱庆华的双手。镜头里,她一手扶钞,一手四指翻飞,每滑动一轮,四张钞纸瞬间落桌。大家屏住呼吸,只听见钞纸“刷刷”摩擦的声音,干脆利落。

106张钞纸,只用了大概8秒钟时间,就全部点数完毕。现场有记者鼓起掌来,朱庆华整理钞纸,有些不好意思,“好久不点,有些生疏了。”

五年多前,在香港世界纪录协会总部,朱庆华运用魏亚丽独创的点钞方法,用时28秒,点钞437张,创造了“多指多张”的世界纪录,被誉为“金牌选手”。这项世界纪录保持至今,“金牌选手”朱庆华,也凭着优异的成绩和丰富的国际比赛经验,留校任教,是学弟学妹们口中的“传奇”人物。

历数潍坊商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传奇”人物,无论是曾在2014年打破单指点钞世界纪录的杜巧同学,打破多指点钞世界纪录的李金峰同学,还是在全国会计大赛中获得金牌的刘峻衫同学,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师承魏亚丽。

一个普普通通的中职院校教师,是怎样带出一支全国技能强队的?作为教练,魏亚丽的点钞速度,是不是比这些选手还要快?

“我1993年从潍坊商业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到现在27年了。虽然一直都在教学一线,但我的点钞业务水平,还真比不上这些孩子。”魏亚丽说,自己刚接手学校点钞训练队时,完全是个“新手”。

2010年寒假期间,由于学校点钞训练队的带队老师杨丽艳怀孕待产,在会计系任教的魏亚丽接手了训练队。对点钞一无所知,却要培训几十个学生如何点钞,站在讲台上,她形容自己那时候的感觉,只有两个字——尴尬。

首先,要向前任带队老师“取经”。那段时间,魏亚丽每天开车接送杨丽艳上下班,在车上抓紧一切机会问问题;在校时,杨丽艳老师一有空,她就跟上去请教。“一边跟着老选手学点钞,一边跟杨老师学怎样训练,希望自己快速进入角色,‘别掉链子’。”

那个冬天特别冷,训练教室里没有暖气,几个“小暖宝”摇头摆尾,取暖的作用微乎其微。就是在这样一间简陋寒冷的教室里,魏亚丽开始了教练生涯。她和学生们同吃同住,用生了冻疮、红肿的手,每天坚持训练十几个小时,没有一个人有怨言。

“魏亚丽老师谦虚好学,脾气温和,善于鼓励学生,也比较会调节气氛,很快就在学生们中间建立起了威信。整个寒假期间,训练的节奏带得非常好。”杨丽艳老师回忆起十多年前的事,这样评价。

这时,快速进入状态的魏亚丽,也找到了集训的“突破口”。在完全掌握了原有的点钞训练方法后,她敏锐地感到,还有更多改进空间。怎么改进?魏亚丽走出校门,找到银行的点钞高手反复请教。食指削式单指、手按式单指、手按式多指、五指连拨、单手扇面……各式点钞方法让人眼花缭乱。欣赏赞叹之余,魏亚丽意识到:点钞方法众多,一定要选最适合学生的方法,而这种选择必须由教练来完成,因为选手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判断力。

反复请教、对比、实验、琢磨之后,魏亚丽调整了训练方法:单指单张点钞,由“捻弹式”改为“伏案式”;多指多张点钞,采用四指四张点钞法;扇面点钞,只在原来的基础上略作改进;同时,淘汰原有的捆扎方法,换为捆扎动作连贯性最强、运行距离最短的新方法。

2011年4月,魏亚丽第一次带队参加重大比赛,在山东省中职会计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第一名、二等奖第一、二名的成绩。

“然而,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失败的成绩。”魏亚丽说。大赛前,三名选手的训练成绩,已远远超出省内其他选手,即使没有发挥出训练水平,也不应该是二等奖的成绩。赛后,她反复思量、查找原因,最终总结为:自己教练经验不足,没有对选手进行足够的心理训练,在极大的速度优势面前沾沾自喜,最终痛失两枚省赛金牌。

通过这次比赛,魏亚丽开始极度重视选手的心理素质训练,在技能培训之外,多谈心,多关心他们的个人生活。

在另外一场全国技能比赛前,两名学生因为一点小事吵了起来。魏亚丽听说后,分别找她们聊天,帮助她们把情绪宣泄出来。后来,这两名学生在比赛时都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状态,双双夺得金牌。

从2010年寒假接手学校点钞训练队,到2014年暑假结束教练工作,前后近五年的时间里,魏亚丽辅导过点钞、传票录入、收银服务、电算化和手工账五个项目的训练,选手多次获金奖、打破世界纪录,被全国职教战线誉为“金牌教练”。在一次学校组织的“青蓝工程”新老教师传帮带座谈会上,魏亚丽的发言,让现场掌声如雷。“人的心态起伏是正常的,不可能一直处于高峰期或者低谷期。作为老师,我们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和一颗细致入微的心,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异常,进行合理疏导,让学生以健康平和的心态参加比赛。”

有事儿了,就喊一声“老魏”

由于教师节前要赶到北京录制节目,这次与魏亚丽老师面对面交谈的时间,并不太够,多家媒体集中到9月7日下午、9月8日上午这两个时间段。采访期间,魏亚丽调至静音的手机不时亮起。记者注意到,只有一个电话她接了起来,是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耿万泉的来电。

“老魏,我新开了个会计服务公司,来帮我把把关啊!”电话那头,一个粗犷的声音传来。一会儿工夫,魏亚丽打完电话,采访继续。记者们纷纷让她讲讲这位叫老师“老魏”的学生。

原来,耿万泉从潍坊商业学校毕业后,就自己创业,创办了潍坊市鲁万食品有限公司,从事小食品加工销售。创业中,只要遇到问题,他总是要给魏亚丽打个电话,“商量商量”。久而久之,把魏老师亲昵地叫成了“老魏”。

疫情期间,食品公司生意不景气,耿万泉又开了个会计服务公司,为小微企业提供各种会计服务。公司刚租了一间办公室,还在装修。这次耿万泉打电话,是让“老魏”有时间过去坐坐,提提意见。

拉开魏亚丽的微信好友名单、通讯录,教过的学生占了大半。几乎每个学生的名字后面,她都备注了是哪年毕业的。“在教学一线27年,教过的孩子太多了,这样一备注,接起来电话的一瞬间,我基本能想起来这个学生的情况:长什么样子啊、什么性格啊、在干什么工作啊、结婚生孩子没啊……”

作为会计系教师,在如何创业方面,魏亚丽其实并不能提供太多专业建议。耿万泉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毕业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创办食品公司时,对于开拓市场、企业管理等方面一窍不通,第一个想起来求助的,就是魏亚丽老师。“魏老师接到我的电话,从不嫌烦。她不懂的,就说帮我去问问商贸系的老师。创业时,我最缺的是钱,魏老师倾囊相助。”

“我人生低谷的时候,她拉了我一把,我很感激她。嘴上,我们喊她‘老魏’,就跟朋友似的。但在我心里,其实已经当她是妈妈一样了。”耿万泉郑重地说。

有事儿了,就喊一声“老魏”。这份情意的连结,在记者看来,都源于校园里的朝夕相处,倾心陪伴。

留校任教的朱庆华对此感触最深。在校就读期间,她由于家庭经济原因,生活困难,性格内敛,魏亚丽既是她的班主任,又是她的培训教练,一直对她格外关注,出钱出力,解决她的后顾之忧。

“特别是在集训冲击花式点钞世界纪录的那段时间,老魏既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朋友。我有烦恼就跟她说,有困难,就向她求助。她最常跟我说的就是,不要因为家庭而自卑,要通过学习和比赛,磨练毅力、培养力争上游的冲劲儿,只有通过努力才能获取想要的东西,只有奋斗才能争气。”朱庆华说,在求学中、在工作中碰到老魏这样的良师益友,她感到自己特别幸运。

“没有老魏,就没有现在的我。”经过多次联系,魏亚丽的学生李真(化名)才同意接受采访。打开心扉,她说,老魏给了她人生另一种可能。

李真初入学时,与同学、老师几乎是零交流。“那时候还不太懂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是已经有轻度的抑郁症了。”李真说,她对于跟别人打交道感到恐惧,经常性地封闭自己。

魏亚丽从李真的班主任那里知道这个情况后,经常关注她的情绪波动,然而意想不到的事还是发生了。2017年4月某天夜晚,李真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和同学起了一点冲突,情绪莫名其妙就崩溃了,选择了割腕。

魏亚丽迅速赶到医院,垫付医药费,陪同做检查,安抚李真的情绪。李真的妈妈随后也赶到医院,李真却拒绝见她,不让妈妈进病房。“当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了,魏老师让我妈妈在病房外等着,她一直在病床边陪着我,让我有什么心事讲给她听。”

看着魏亚丽热切的目光,听着她温柔的声音,李真从小学时的一件件事讲起,不住嘴地说了两个多小时。魏亚丽不时倒水,耐心倾听,拥抱李真。凌晨三点,等李真入睡后,她才走出病房,和李真的妈妈一番长谈。等魏亚丽回到家,天已经亮了。

“多年前的心结,孩子一直放在心里,谁也不告诉。如果再不拉扯一把,她说不定以后还会有更激进的行为发生。”说起李真,魏亚丽眼睛红了。原来,李真小学时曾带同学到家中玩耍,随后不见了贵重物品,妈妈埋怨她,同学也否认,传开后,给她造成了很大心理压力。从此以后,跟家人、跟同学的沟通一直有很大障碍。

“就是在那个夜里,魏老师把我从那种窒息的封闭中彻底解救了出来。”出院后,李真在魏亚丽和其他老师的关怀下,走出了阴霾,现在已是潍坊一家大型商业集团的优秀店长,销售业绩常年第一,也有了幸福的家庭。

对于老魏这个称呼,魏亚丽打心眼儿里喜欢。每当毕业多年仍有联系的学生给她打电话聊家常,她总会感到特别满足,“这是一种超过一切世俗回报的精神回馈。”

现在的魏亚丽,担任潍坊商业学校基础教育学院执行院长,接触学生的机会不像前些年那样多了。她珍惜每一次在课堂上、每一次课后和学生面对面交流、心和心碰撞的机会。

比起优秀的学生、“问题”学生,最不起眼的、默默无闻的学生,是魏亚丽这些年尤为关注的群体。有一个男生,平时寡言少语,独来独往,但魏亚丽观察到,每次上课前,这个男生都会把讲台周围整理好,板擦、粉笔摆放得整齐有序。

“你看,这是一个内心非常有秩序感的孩子,非常细心的孩子。”魏亚丽从此经常在各种场合表扬这个男生,“特别是要‘背后’表扬他,趁他不在的时候正面评价他,让好话通过同学‘传’到他耳朵里。”长此以往,大家都发现了他的优点,这个男生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在班里的人际关系也好起来了。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每一个孩子来到学校,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期望。每一个青春的灵魂,都渴望被善待,更渴望被认可。我希望这世界因为老师这个职业,多一种可能。我希望孩子们在求学路上、人生路上一回头,就能看到老师一直站在他们身后,支持着他们。”在一篇教学心得中,魏亚丽这样写道。

“我还想创造更多奇迹”

9月8日,是潍坊商业学校全面开学的日子。从早晨开始,学生们推着行李箱,三三两两,返回校园。

魏亚丽所在的潍坊商业学校基础教育学院,从去年的5个班,增加为今年的17个班。工作量骤然加大,早上6:20,她就从潍坊市高新区的家中出发,赶在7:00前到达学校苍南校区。

从1993年7月起,魏亚丽一直在潍坊商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工作,逐渐成长为一名学者型、专家型教师,在全国职业教育教学领域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

“魏亚丽老师最难得的一点是,在职业教育教学、教研、教练等多个领域,都达到了全国一流水平。”潍坊商业学校教学资源管理处副处长刘月海由衷佩服。

2017年,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上,魏亚丽、刘月海和姜佰慧打造的信息化教学实训作品《指尖律动之美——手持式四指四张点钞法》获得一等奖,实现了潍坊商校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一等奖零的突破。

说起这个教研成果大奖,魏亚丽说,连续五年带队参加国赛的经验,反哺了教研成果。“之前,我带学生参加了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取得了3枚金牌。这个金牌团队是如何打造出来的?学校方面也希望我们总结提升一下,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一个教学参考。”

作为夺金“队友”,刘月海印象最深的是,队长魏亚丽在备赛期间,带领团队一起学习、钻研、训练,从小处着眼、精益求精的精神状态。

“再快半秒钟!”在培训学生点钞和传票技能时,魏亚丽近乎苛刻的标准,对细节近乎完美的要求,都体现在了这个信息化教学实训作品中。五分钟里,要循环往复起钞、清点、捆扎、盖章这一个个的动作,怎样节省耗时?魏亚丽拿着钞券琢磨时,钞券不小心从胸前掉到了地上,刹那间,她脑子灵光一闪:每次清点完一把时,选手们用左手把多余的钞扔到左边的桌子上,这个动作占时0.5秒,如果改为点完直接让多余的钞票从胸前自然滑落,就会节省0.5秒。每把节省0.5秒,点二十把节省10秒,那岂不是又节省出了一把多的时间?

刘月海说,今年开学前,在对学校新招聘的32位教师进行培训时,教学课件中的这个0.5秒的细节,打动了很多新晋教师。“要丰富自己、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有更多的闪光点、有更多的资本、有更多的知识储备,魏亚丽老师的这种精益求精的教学教研态度,要在潍坊商业学校一直传承下去。”

2014年起,潍坊商业学校新成立基础部,魏亚丽调任基础部主任,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并负责“3+4”中本贯通及春季高考班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面对新挑战,她扎根教学一线,与每位教师交流,了解“春考”信息,探讨“春考”规律,研究“春考”大纲,大胆尝试、大胆改革。她提出在专业技能方面推行“教练式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理论学习方面推行“混合式教学”,培养学生学的能力和教师教的能力。

这些年里,基础教育学院将300多名中职生送进了本科院校的大门,取得了年均升本率60%、升学率100%的优异成绩,为学生打通了中职走向高职、本科乃至研究生的上升之路。

“她好钻研,遇到问题爱琢磨,懂得换位思考,这是女性从事教师职业、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优势。”魏亚丽的二姐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由于她在一所学校担任校领导职务,经常被魏亚丽“揪”着请教,有时候节假日也得给魏亚丽“上课”。“她走上行政管理岗位后,我经常告诉她,要站在学校发展的大局上来考虑工作,这些年我觉得她不仅听进去了,也想出法子来了,干出名堂来了。”

对于学生、同事、家人的“肯定”,魏亚丽仍是微笑。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后,她曾跟上大三的儿子讨论过这个话题。“儿子打趣我,哟,你的名字和钟南山老先生都‘并列’了,你挺了不得啊!”

“我当时没跟儿子说什么。其实我心里想说,那差距,太远了。教书育人的过程,是一个创造奇迹的过程,也是一个我自己的成长过程。从教27年了,我还想创造更多奇迹。就俩字,冲呗!”

责任编辑: 郭爱凤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