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岁的“金牌调解员”

大众日报记者 郑莉

2020-09-10 21:26:49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73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到了享清福的年纪,但徐承刚却仍坚守在“人民调解员”这一岗位。截至去年年底,徐承刚共分流纠纷2980件,成功调解980件,先后被威海市委政法委、山东省委政法委评为“威海市年度政法人物”“山东省法治人物”。

开门请老百姓来,不要

让他们来堵门

与调解工作结缘,始于徐承刚年轻时的工作经历。触发他建立“一把手”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制度的,是一起20余人的上访事件。时间回到1987年,徐承刚上任羊亭镇党委书记不久,一天他下村后回到镇政府餐厅吃饭,看到20多个陌生人聚在走廊,他向办公室工作人员了解他们上访的具体问题,发现涉及多项村集体工作。“老百姓能这样到政府上访,说明问题已经很严重,我必须亲自把事情解决,尽量不要再出现这种群体性上访事件。”徐承刚回忆说。

顾不上吃午饭,徐承刚走到大家面前说:“你们要反映的问题我已经了解了,你们先回去,我三天以内一定去你们村开会解决问题。”送走上访群众后,他便组织了机关相关工作人员研究情况,按照承诺到村里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把事情讲清楚,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乡镇“一把手”到村里开村民大会,老百姓从来没见过,积攒多年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更是让老百姓看到了党委政府部门的积极作为。

“党委政府就是老百姓的依靠,开门请老百姓来,不要让他们来堵门。”本着这样的想法,徐承刚提出建立“一把手”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制度的想法。开党委会研究时,有的班子成员说“这样就把你推到‘风口浪尖’上了”,但在徐承刚看来,要想办法把老百姓的问题解决好,“一把手”靠上抓肯定是最有力的。

说干就干,他接连召开机关干部会、农村党支部书记和主任大会、厂长经理会,就“一把手”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制度作了说明,对于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由信访办汇总传达给相关单位一周内解决,解决不了将被问责,实在解决不了的报给徐承刚解决。他要求各村通过大喇叭将“一把手”要在每周一上午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的“新鲜事”,宣传到每家每户。

在制度最初推行的一段时间里,每周一上午,羊亭镇政府信访办“门庭若市”。徐承刚要求大家反映问题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说谎;有规定的按照规定办,有政策的按照政策办,都没有的话按照风俗习惯办。“大家很接受这个观点,问题也基本都在一周内解决了,半年以后就几乎没有来信来访了。”徐承刚说。

要站在群众的一面,而不是对面

因为有在羊亭镇的工作经历,徐承刚1990年到环翠区任副区长后,组织安排他分管信访工作,他建议建立区委书记、区长接访制,从“一把手”开始,每月固定时间由一位主要领导接访一次,信访办工作人员陪访,谁去接访当月要把上访的问题督导解决,这一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对于接访记录徐承刚都会过目,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参与解决,最难啃的硬骨头他来啃。

徐承刚注意到有一个老上访户罗某,上访材料有一尺高,他让工作人员把最厚的几封上访信调出来,从中了解到了她的诉求。罗某是为她丈夫王某没能转制而上访的。王某是一名视力残疾职工,在服装厂工作了13年,服装厂正是因为雇了一批像王某这样的残疾人,成为一家劳服企业,才能享受免税政策。1988年,该厂进行区属企业改革,在厂区门口贴了张通知单:职工三天内到厂报到办理转制手续,过期不候,责任自负。

当时能从乡镇企业转为大集体企业,待遇会得到较大提高,员工们都很高兴。但那段时间,王某因视力恶化,处于失明状态,请了病假在家休息,没人告诉他这一消息,就错过了报到日期,没有转为区属企业职工。后来王某得知消息去厂里问时,对方以他没按时报到为由不予处理。王某失业了,家里重要的经济来源没了,本就清贫的家庭雪上加霜。从这时起,罗某开始写上访信,寄到各级转回环翠区的上访信,足足摞了一尺高。

1991年,徐承刚开始着手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当时的信访办工作人员认可企业的说法,但徐承刚觉得企业做法不合适,在他看来,既然服装厂因为有王某这样的残疾员工在,才享受免税政策,就不应该在转区属企业的时候把这样的员工抛下,而且当时的通知只贴在厂区门口,并没有通知到个人,不是他自愿放弃的,这是工厂的工作没做到位。经过开会讨论,大家商讨后想出解决思路:让企业把王某1992年前的工作年限算工龄,之后的补交社保办理退休。

解决思路出来了,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徐承刚先是要求民政局协同信访办派员到企业做工作,但企业基于自身利益考量拒绝了这一方案。于是,徐承刚又先后亲自登门或会同区委领导一同下企业,摆道理、讲人情,透彻分析其中的法治精神和企业所担负的社会责任,这才让企业转变态度和立场,最终同意了上述解决方案。

徐承刚至今还记得王某的退休手续办完后,罗某激动地感谢他。随后多年,她年年大年初一打电话给徐承刚拜年。

到热门调解室找老徐

正是因为对调解工作的热爱,徐承刚又在古稀之年登上新的岗位。2016年5月,环翠区诉讼服务中心成立,徐承刚主动要求担任人民调解员。“很多人问我,这个年纪了为什么还要来受这个累?但我觉得是一种乐趣,从来没觉得这个事情烦。”徐承刚说,面对一个个需要调解的“难题”,每次绞尽脑汁想出解决方案并让当事人满意,就觉得非常有获得感,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如今,徐承刚成为了“金牌调解员”,在环翠区诉讼服务中心二楼,“老徐·金牌调解室”是他的专属办公室,也是热门调解室。在他的办公桌上,靠近手边的这摞案子是要马上解决的,另一摞是已经落实了需要补充材料的,还有一摞是刚分流过来,准备采访结束后详细看的……虽然已经73岁,但是徐承刚眼不花、耳不聋,记忆力也出奇的好,记者采访时,恰逢文登某建筑公司工作人员送来案件的调解补充材料,工作人员随口问了一句:“对方要求我们支付的金额是多少?”徐承刚马上回答道:“2017年11月6日以后的租金255万余元。”

能如此流利准确地回答,不仅源于徐承刚对案件的熟悉,更得益于他自制的“小档案”。徐承刚习惯将用过的A4纸裁成巴掌大的便签,用回形针收纳好备用,只要分流到他手中的案子,他都会立刻详读案情,抽出一张便签纸将诉讼双方的姓名、联系方式、案由记录下来,附在诉前调解审批表上;调解过程中还会补充记录进展情况、调解时间等。“这样既能节省办公用品,又很直观,方便分类、查找。”徐承刚说。

现在,这一工作方法已在环翠区诉讼服务中心普及开来。此外,徐承刚桌上还整齐摆放了一摞绿皮笔记本,他细心地为每个本子排了序号,并将自己进入环翠区诉讼服务中心以来调解的每个案子进行了记录。

徐承刚的专业和敬业精神让年轻法官肖窈窈非常敬佩。“我是去年8月调到诉讼服务中心工作的,虽然接触时间不算长,但是徐老经手调解的案子没出过问题,他非常受当事人信任,而且他特别关心老百姓利益。”肖窈窈告诉记者,曾经有一个农民工追薪的案子,13名农民工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打工的工钱始终要不回来,而且没有欠条,如果走诉讼程序,农民工没有证据,很难得到支持,但是徐老反复作被告的工作,最后成功为农民工要到了血汗钱。

徐承刚现在的工作量非常大,疫情期间也没闲着,他坚持在家办公,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线上调解,3月份以来,已接手763个案子。

说起未来,徐承刚说自己现在73岁,但是脑袋越用越灵光,精力充沛,记忆力也不错,只要组织需要,他就会继续干下去。

□ 记者 郑莉 

  通讯员 元瑞泉 刘波

责任编辑: 郭爱凤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