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的时代记忆

大众日报记者 赵国陆

2020-10-23 11:21:1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崔兆森和他的家庭博物馆——

一个家庭的时代记忆

崔兆森在讲述老物件背后的故事。

看视频请扫描二维码。

73岁的崔兆森喜欢收藏,在济南办了首个家庭博物馆,留存展示一家三代人的老物件。14000多件藏品,1500多万字日志,记录了我们身边的生活变迁,留住了一个家庭的时代记忆。初秋时节,在济南市春元里小区一处安静的民房里,满头银发的崔兆森身穿一套古朴唐装,像往常一样坐在桌子前写日志。每当有访客到来,他总是热情地接待,如数家珍般介绍自己的家庭博物馆。那些琳琅满目的老物件,仿佛带你穿越了时光,昨日重现。

留下“念想”

“这个带锔子的碗我小时候用过,这是母亲当年做针线活的笸箩,这是1992年花了接近4万元买的‘大哥大’……”崔兆森的藏品并非文玩古董,全都是寻常人家用过的生活物品,在有些人眼里甚至可能是废品。小到糖纸、信件、杂志、皇历、课本、票据、算盘,大到缝纫机、自行车、电视机、电冰箱等等。每个老物件背后都有一个鲜活的故事,都能讲出一段过往的回忆。

但凡参观过这个家庭博物馆的人,无不佩服崔兆森是个“有心人”。说起收藏老物件的初衷,崔兆森说,最初想为家庭留下一份纪念。收集多了发现,这些生活中的“念想”、老物件,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老百姓日新月异的生活变迁,也像一个个路标,让人们看见来路,有迹可循,也清楚未来如何走下去。

他幼年受母亲的影响,年轻时第一份工作在资料室归集资料,入伍之后养成了积累的习惯,一套《大众电影》杂志,从1950年的创刊号开始收藏至今一期不少,每个年龄段的参观者都能找到自己熟悉的电影明星。平时的电影票、公园门票等全部分门别类留存,女儿一出生就建立了档案……1994年开始,陆续整理家里的老物件,经过几十年的搜集补充,崔兆森把爱好做成了家庭博物馆。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主编王学典教授评价说:“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最终将一个平常人家的故事谱成一曲家庭传奇。”“他以他的用心与坚持,通过个人记述、个人档案、个人收藏,对逝去的历史实施了抢救,为时代变迁留下了一份生动的记录,留下了宏大历史的私人切面。”

在博物馆显眼的入口处,摆放着一张八仙桌,旁边两把椅子,后面的条几上摆着花瓶、镜子,中间的钟表已经停摆。崔兆森说:“东边花瓶西边镜子,寓意东平西静,生活平平静静,中间一个钟,寓意终生平安。这套老家具是父母结婚时置办的。打记事起,我家里就是这么布置的,这也是上个世纪典型的家庭布局。”
  旁边放着几把老式暖壶,崔兆森拿起一把绿皮镂空暖壶,讲起了四十年前的循环经济。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家开始用这种铁皮暖壶。这是济南自行车链条厂、搪瓷厂、保温瓶厂三家合作制造的,外壳用生产自行车链条的下脚料焊接而成,然后挂了一层搪瓷,链条钢硬度强,满身8字形镂空恰好减轻了重量,而且不易存水,坚固实用,堪称那个时代废物二次利用的一个经典。
  “最受欢迎的还是上海暖壶,那个时候结婚送礼,不外乎脸盆、镜子、被面、枕头、暖壶这些东西,暖壶最受欢迎。我在安徽蚌埠当兵时,经常买抢手的新式上海暖壶回来送人,最多一次买回来8个,妹妹结婚时用的暖壶都是我捎回来的。”崔兆森说,现在随着饮水机、净水器的普及,暖壶早已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针线笸箩边的一把老熨斗见证了凭票裁布缝衣的紧巴日子,以及“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艰苦岁月。

坛子是“冰箱”

厉行勤俭节约,从来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更是如此。在崔兆森的家庭博物馆里,有的碗带着一排“锔子”,也就是修补瓷器的金属钉。“我们小的时候,吃饭的盘子、碗只有在逢年过节才置办,算是重要家什。如果谁家孩子不小心摔了碗,真是摊上事儿了,后果很严重,下顿饭别吃了!并不是吓唬孩子,因为家里确实没有多余的碗。”崔兆森说,那时候都用粗老笨重的陶碗瓷盆,摔了的碗,只要碎片还能对上碴儿,通常就要锔好继续用。“锔盆,锔碗,锔大缸,锔坏了旧缸赔新缸。”在老济南街头,锔匠招揽生意的声音能传出几条街。

  “听到这个吆喝声,我母亲就把平时收在角落里的破碎家什拿出来修补。最便宜的铁锔子,补一个两分钱。现在的年轻人很难相信,这些手艺人靠一个金刚钻和金属钉,不用任何黏合剂,就能把四分五裂的瓷器严丝合缝地修补好。那个时候,这种生意很好干,锔匠经常在一条街上一忙活就是半天。”崔兆森感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后来锅碗瓢盆坏了就买新的,锔瓷的活计逐渐没落了,那些手艺人也消失了。
  在崔兆森的博物馆里,有一只不起眼的坛子,在上个世纪,它在几十年里担当着冰箱的角色。
  1962年,因为母亲生病做了手术,医生叮嘱每天早晨吃个鸡蛋。那时,市面上买不到新鲜鸡蛋,只有“石灰水鸡蛋”(把鸡蛋放在石灰水里泡过,碳酸钙会堵住蛋壳上的气孔,延长保存时间),而且还必须凭票购买,蛋黄基本上都是散的。“我们在院子里养了一只小母鸡,母亲能吃到新鲜的鸡蛋了,产量增加之后,母亲就把鸡蛋攒在青花瓷坛子里,覆盖上一层小米,没小米时到对门木匠铺里搓一簸箕锯末、刨花,盖上保鲜、防苍蝇。”崔兆森说,母亲去世后这个坛子继续冬天腌咸菜、夏天存鸡蛋,一直没舍得扔,每当看到它,眼前就浮现出母亲存鸡蛋的身影。
  1986年10月9日,崔兆森家花了近千元买回第一台电冰箱,这在当时算是最大的支出。有了冰箱,食物的保鲜、存储再也不是问题。又过了20年,这台冰箱也“退役”了,换上了双开门的大冰箱。这个用了几十年的坛子和老冰箱,本来不属于同一个年代,因为功能类似,被陈列在一起,储藏着亲情,传递着变迁。
  家庭博物馆角落里三个有故事的行李箱,见证了崔家三代人的奋斗和梦想。最老的皮匣是崔兆森父亲的,作为当年渤海军区的老八路,常年为部队采购给养,这只皮匣装过金条、元宝、首饰、药品,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出生入死。第二个柳条包是崔兆森哥哥的,1964年上映的纪录片《军垦战歌》让23岁的大哥毅然报名建设大西北,用这个柳条编织的行李箱,装下全部家当和母亲的牵挂,坐上远赴甘肃张掖的火车。第三个是拉杆箱,1994年崔兆森的女儿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那时刚开始流行拉杆箱,“我去买了一个,给孩子装行李,刚到北京火车站,轮子掉了一个。那个时候,车站还没有便民行李推车,我一咬牙,把几十斤重的大箱子扛到了肩上。那时国内的拉杆箱制造技术刚起步,掉轮子很常见。1999年,女儿出国时,行李箱就有了万向轮的设计,更方便了。”

50年日志“大数据”
  每天写日志,是崔兆森坚持了50年的习惯。每天早饭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写日志。他把时代和人生,浓缩在1500多万字的日志里。
  “1970年12月22日,我响应号召参军入伍,从当兵的那天起,决定每天写日志,记录军旅生涯的点点滴滴。”如今算下来,已经写了半个世纪。

  “一种习惯坚持了这么多年,不写就觉得浑身不得劲。记下平凡生活的细枝末节,也记下家国变迁,经历岁月的积淀,竟然也串联成一部跨越半个世纪的生活画卷。20世纪80年代我家有了电视机、电冰箱;90年代装上了固定电话,用上了BP机、手机,开始出国旅行……”或已泛黄或还簇新的日志本摞起来已经两米多高。2002年12月22日,崔兆森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日记》节目邀请到北京参加节目录制。
  2006年,已近60岁的崔兆森开始写两个版本的日志,除了手写之外,还尝试用“二指禅”功夫在电脑上写电子版的日志。2017年,他想把原来的所有日志做成电子版,统计出来的字数出乎意料:竟有1500多万字!攒了几十年的文字,存入一张指甲大小的8G存储卡里,不过占用了2.5%的容量,科技的进步让崔兆森惊叹不已。“回首过去的时光,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天,有生之年还会一直记录下去。”
  在崔兆森50年的日志里,有很多老百姓的生活“大数据”。比如每月的工资,见证了中国广大职工家庭的收入变化,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1965年的时候,全家5口人靠父亲每月57元的工资生活,处处精打细算,勉强度日。“1971年到1974年,我在部队每月的津贴分别是6元、7元、8元、10元。1974年8月提干之后每月52元工资,1979年12月,正连职22级,涨到了60元。那个时候全家已有十口人,六个人挣工资,每月总收入380多元,人均接近40块钱,在当时算是比较高的了。”崔兆森说,在改革开放初期,除了基本工资外,还有一些带有时代特色的补贴:副食补贴、粮食补贴、肉食补贴……那个时候吃饭是每家每户头等大事,吃饭支出占比相当高,他和哥哥发了工资就全部交给父亲,作为整个大家庭的伙食费。
  他们家还有过两次外债,1982年由于父亲手术、岳父去世,出现了“财政赤字”,为此他把孩子的独生子女保健费取出来应急。1988年,因为妻子得到了一张21寸彩色电视机票,这在当时可是让多少人眼热的紧俏指标,崔兆森拿出了所有存款还不够,又借了一些钱,在那年的最后一天交上4020元,买回了大彩电。
  在崔兆森的印象中,1994年开始,工资一路“高歌猛进”,年初还是392元,年末就到了800元。2000年提前退休时涨到2114元。如今,他的退休工资在万元左右。从正式领52元的工资算起,46年间,崔兆森的工资涨了接近200倍!这些真实的大数据背后,是握在手里的真金白银,是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每次想起这些,我就感恩自己生活在这个时代,感恩脚下这片热土!”

责任编辑: 杜文景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