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也要有人懂 : 一起来读王阳明

2022-05-26 20:24:3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编辑推荐

一部让青少年能读懂的王阳明传记,图文并茂的风格生动的诠释了王阳明的人生和思想。立德、立言、立功,中国古代士人梦寐以求的“三不朽”,本书简单而易懂的阐述了王阳明是如何做到这些的,通过17个角度说明了“知行合一”的道理是如何产生又该如何实践。让青少年学会学懂这一伟大思想并能指导他们的日常生活。

内容简介

本书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通过17个问题向青少年介绍了王阳明苦难辉煌的一生,生动讲述了王阳明立功、立德、立言的传奇人生,揭示了阳明心学的精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引导青少年领略王阳明博大的胸怀与深邃的思想,感悟他坦荡的胸襟与光明峻伟的人格,从而获得精神启迪,提升生命境界。

作者介绍

伍鸿亮,长期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著有《三千年中国改革成败得失》《高明的力量一中庸心解》《老子的答案》《铿然舍瑟春风里——王阳明心学语录的天人之境》等。

精彩书摘

王阳明十二岁时认为第一等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1482 年的春天,也就是王阳明十一岁那年,他跟着爷爷王伦来到京城,第二年被父亲王华送到了京城一个较有名气的私塾读书。在学校里,小阳明的成绩第一,但调皮捣蛋也是第一,尤其令老师头疼的是,他喜欢问一些古怪的问题。

一天,上课时,小阳明突然站起来,问 :“老师,人活在世上,做什么事情才能算是第一等人呢?”

老师怔了一下,想了一想,说 :“像你父亲那样,中状元当大官,算是第一等人了!”

小阳明听后,不以为然地说: “这参加科举中状元的人,每朝每科都有,怎么能算是人间第一等人呢?”

老师又怔了一怔,问 :“那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第一等人呢?”

小阳明微笑着答道 :“惟有做圣贤方是第一等人!”

王阳明做圣人的志向,在他十二岁与老师探讨“天下何为第一等人”时,就已经立下了。

1489 年初,十八岁的王阳明拜访大儒娄谅,娄谅热情地鼓励他说 :“圣人必可学而至!”由此,更加坚定了青年王阳明光大圣学、争当圣贤的使命感!“圣贤”之树,已经在王阳明的心中茁壮成长!

从那时起,王阳明的“圣贤”之志再也没有动摇过,不管是在两次科举考试失败之后,还是在二十八岁金榜题名之时 ;不管是被贬到蛮荒绝境,还是被发配到边远小县 ;不管是被闲置起来在滁州养马,还是被骤然起用带兵破贼,他始终没有停止过研究圣学、宣讲圣理、修炼圣德的努力!

何为圣人呢?王阳明认为,就是能够“扩大公无我之仁”的人,用今天的话讲,就是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王阳明立志做圣人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康济天下”,能“共明良知之学于天下,使天下之人皆知自致其良知”!

王阳明认为人心中的良知,就是所谓的圣人。修习圣人之学,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扩充和光大心中的良知,让全天下的人都懂得致其良知。他把人分为三等 :

第一等为圣人,能够完全依靠“自觉”,自然而然地达到良知境界的人。

第二等为贤人,也就是能够“勉然而致”的人,以自觉为主,需要适当辅以鞭策激励的人。

第三等是愚而不肖之人,即“自蔽自昧”之人。这类人的良知已完全被私欲蒙蔽,堪称病入膏肓,无论你如何教育、如何鞭策、如何警示都已不起作用。

王阳明把社会也分为三等 :

第一等是大同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人民的感受是什么样子呢?一是人人有公心。“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二是人人有仁爱之心。“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三是人人有安全感。“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具备这三大特征,可以看出,整个社会之正能量方能占绝对优势。

第二等是小康社会。这样的社会也有三个突出特征 :一是人的公心明显减少,私心明显增加。“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二是集体精神明显弱化,个人主义明显抬头。“各亲其亲,各子其子。”三是家国情怀中,国的元素在减少,家的元素在增加。“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由此三大特征,可以看出,整个社会正能量仅能占相对优势了。

第三等是衰薄社会。这种社会的突出特点是,是非颠倒、美丑颠倒、善恶颠倒、真假颠倒,荣其所不荣,耻其所不耻,整个社会的正能量已难以抗衡负能量。其具体的表现就是 :好人怕坏人,君子怕小人,人间正道,已不再是沧桑!

大道至简!作为“概念”的阳明心学确实是很简单的,很多人能一看就知,一学就会。但作为“道”的阳明心学却是很广大、很精微的。广大得就像茫茫宇宙一样,无边无际 ;精微得又像庄子所讲的,“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毛泽东青年时期便受王阳明很大影响,发“名世于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余子”的感慨,叹息王阳明之后再无来者。他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研读心学的宏文《心之力》,开篇点明“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毛泽东后来所说的“群众路线”,也即“到人民中去‘求良知’”。

当近代日本被美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之际,王阳明的心学对其崛起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章太炎说 :“日本维新,亦由王学为其先导。”日本天皇的老师高濑武次郎如此盛赞阳明心学 :“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

王阳明自少年时立下圣人之志后,一直是“脚踏两只船”,一脚踏在官场上,一脚踏在学场上。踏在官场上,他为的是能够实现自己的“现世使命”,从他的每一道公文奏折、每一项决策、每一个思路,都可以看出他是在为国家立功,为人民服务。踏在学场上,他为的是能够实现自己的“万世使命”,用讲学的方式,随时随地撒播圣贤之学的种子,以拯救人心,觉醒灵魂,光复良知!

王阳明认为怎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中国传统社会历来很重视友道,作为大圣人的孔子,更是看重朋友对人生的作用。《论语》开篇就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王阳明也说,“自古有志之士,未有不求助于师友。”

1510 年,宦官刘瑾倒台之后,王阳明在庐陵县令任上迎来了人生的一个大转机。于是,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王阳明连升六级,在如此“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情况下,阳明先生却发出感叹 :君子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圣贤之学修习不到位,至于中举的先后、升迁的快慢,都是不值得过分担心的。

于是,王阳明利用回京住在大兴隆寺的时间,广交朋友、研讨学问,宣传他在龙场所得的学术思想。这期间,他与黄绾、湛甘泉推心置腹地畅谈人生与“圣学”,订立的“三人终身共学之盟”传为美谈。

湛甘泉的友情,让王阳明有“吾道不孤”的感觉,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阳明学体系的萌芽。黄绾与王阳明是亦师亦友的关系,王阳明去世后,“良知学”被打成伪学,他多次为王阳明伸冤、辩护,要为王阳明平反。为了保护遗孤,他把女儿嫁给王阳明的独子,这样的姻亲,使得王阳明的后代可以延续至今。

的确,如王阳明所认为的,自古以来,凡有志于干一番事业的人,没有不求助于朋友的。那么,如何分辨朋友呢?孔子提出了自己的划分标准,即“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什么意思呢?孔子告诉我们,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那些为人正直、胸怀宽广、见识广博的人,可以成为好朋友 ;那些做人虚伪、处世圆滑、夸夸其谈的人,则会成为坏朋友。

在孔老夫子解决了交朋友的标准后,王阳明则向我们传授了结交真正朋友的态度及方式,他积一生之实践体悟,介绍了这样两条经验 :

第一是善于鼓励、劝勉。王阳明说,“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自从龙场悟道以后,王阳明悟透了人性,明白了人心的本质,是喜奖励而恶指责,喜宽容而恶苛刻,喜脸面而恶羞辱,便逐渐地将一团春意引进并弥漫于自己的内心。

这样,他与朋友探讨学习时,坚持求同存异,并着力发现对方的闪光点,更加注重启发,引导其自悟、自觉和自励。有一年春天,时任绍兴知府的南大吉找到王阳明,问 :“先生,我到绍兴府工作也有一段时间了,肯定有一些过失,您为什么一句话也不提醒呢?”

王阳明笑着反问道 :“你有什么过错呢?”

南大吉便掰着手指头把自己的过错一件一件数落出来。

王阳明用手指了指南大吉的胸部,说: “我要是不教你,你如何能如此了解自己的过错、过失呢?”

南大吉恍然大悟道 :“良知,是先生经常讲的良知,让我找到了自己的缺点和过错!”

过了几天,南大吉又来了。这一次,他不仅严格地剖析了自己,还问了一个大问题: “一个人,行为上犯了过错是有目共睹的,可以改正 ;但如果心里有了邪念,别人看不见,怎么办呢?”

先生抬头看了看碧蓝的天空,说 :“从前,因为你心镜没有擦拭干净,即便落了很厚的灰垢,你也感觉不到 ;现在不同了,你的心镜越来越明净,即便有一点灰尘落在上面,你也会很快地察觉到。这个时候,正是你步入圣贤之门的最好时机,恭喜你啊!”

王阳明引导艺术之高、教化艺术之妙,真是令人感叹!很自然,他们成为志趣相投的朋友 ;很自然,王阳明对南大吉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很自然,南大吉在后来为阳明心学的发扬光大颇著功绩。

第二是能够包容、大气。王阳明率仓促召集起来的两三万“乌合之众”,用 42 天的时间便把宁王朱宸濠的十万叛军打得落花流水,立下了旷世奇功。但由于皇帝的昏庸与顽劣,王阳明不但未得到封赏,反而受到了奸臣的恶毒中伤和迫害。

然而,王阳明还是最大限度地维护百姓利益,苦心、耐心地与群奸周旋。最精彩的一笔是,王阳明以谦虚、真诚之心感化了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张永,不但启发、引导他恢复了内心的良知,还把他变成了“良知学”的弟子。在张永的帮助下,王阳明不但走出了困局,还名正言顺地当上江西巡抚,有了一个为民服务的更大的平台。

王阳明受祖父王伦、父亲王华影响很深,秉持“吃亏哲学”。有一次,王华的一个好朋友不知受何人唆使,向朝廷上了一道折子,大肆攻击、诬毁王华。很多人劝王华进行反击,都遭到拒绝。

王阳明回京后,听说这件事便愤愤不平,要替父还击。没想到,王华立即制止道 :“你认为这件事是我的耻辱吗?我这一生本来没有任何耻辱,你现在组织一班人去攻击别人,这种行为,反而是让我蒙受大耻了!”王阳明幡然悔悟。

从那以后,不管受到多少诽谤,不管被泼了多少污水,王阳明都是淡然处之,既不辩驳,更不反击。这种超然和大度,既让那些攻击他的人羞愧,更让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紧紧地团结在他的周围。王阳明建构的朋友圈是一个基于共同价值观而形成的精神共同体,乃至命运共同体,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他以那颗光明、仁慈、强大的心,以那颗心中蕴藏的能量和灵慧,书写着天心月圆的良知之说。

王阳明如何通过“悔悟”来搭建自己进步的阶梯?

王阳明一生历经几多风雨,最终能够成贤成雄成圣,实实得力于“悔悟”二字。他说, “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 ;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悔悟是去病的良药,但以能够痛改前非为最好。如果老是停留在悔悟的状态,则又犯了因药生病之症。

王阳明是如何通过“悔悟”来增益自己的修养之功呢?又是如何通过“悔悟”来搭建自己进步、提高之阶梯呢?

王阳明的一生是在“悔悟”中选定了圣贤之路。在他五岁那年,爷爷王伦将他的名字“王云”改为“王守仁”,实质上就是用代表儒家“全德”之最高境界的“仁”,对他的人生追求作了定位。

在爷爷看来,“仁”就是凡人所以能转化为圣人的金丹灵药。守住了“仁”,也就守住了人生的精神高地,守住了人生的道德高标。但令他后悔的是,自己原先却根本没有领会到爷爷给自己取这个名字的真义!在成长过程中,他尽管在十二岁时便立下了要当圣人的志向,但走的却并不是一条正确的修圣之道。他试图由仙入圣,结果呢,发现自己坠入了一种无边的枯寂和虚空之中,既对自身无益,又对家人无益,更对天下苍生无益。

与娄谅大师的一次对话,让王阳明在无比震撼中醒悟 :追求圣贤绝不是“夸父追日”!而此前,无论是在父亲那儿,还是在师友那儿,圣人就如天上的太阳,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在不断的探索中,王阳明寻找到了自己几十年来寻求的成圣秘诀,并不在遥远的天边,而就是在自己的心中。其实,只要自己的心中,一刻有“仁”,自己就是一刻的圣人;一天有“仁”,自己就是一天的圣人 ;一年有“仁”,自己就是一年的圣人;一生有“仁”,自己就是一生的圣人。反之,一刻不“仁”,即一刻为禽兽;一天不“仁”,即一天为禽兽;一生不“仁”,即一生为禽兽。

他终于悟到了,圣人之道,坦如大路。这条路,不在别处,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一人心中有“仁”,即一人为圣 ;一家心中有“仁”,即一家为圣;一国心中有“仁”,即一国为圣。从心所至,追贤逐圣,真可谓简易直捷!

王阳明的人生在“悔悟”中打开了心学之门。格物是儒家修身的第一关。怎样才能过好这一关?

按照前贤朱熹先生的观点,“一草一木皆涵至理”。格啥物呢?青年王阳明看到庭院里种了一大片竹子,于是便邀了一个同学,一起开始“格竹子”。对着竹子研究啥呢?

两人对着竹林看了三天,除了腰酸、腿麻、眼昏花,一无所获,那个同学实在是熬不住了,便赶紧撤退了。王阳明呢?又接着坚持了四天,过度的疲劳加上本来体质就

虚弱,最终,他大病了一场。

这一病,让王阳明的身体更加弱不禁风了,也让他后悔莫及,使他对老夫子的“格物说”产生了怀疑。

在觉悟中,王阳明独辟蹊径,他认为“格物”就是“格心”,就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归于正”。

王阳明把肥沃的土地比喻成一个人的初心。在万物复苏的时候,农夫们发现“善”苗与“恶”草同时长大长高,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除掉田地里的“恶”草,让“善”苗茁壮成长,这样,秋天就会得到丰收。

这不就是“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吗?能够分辨善念恶意时,心中的良知就已经显现 ;只要坚持善的、去除恶的,心中的格物功夫定会不断增强。

王阳明的人生在“悔悟”中找到了炼心之诀 :一颗真正强大的心,一定是有着真善、真美、真情、真爱、真乐的心。虽然经历数次劫难,饱受谗言诽谤,但在“悔悟”中却让

他的良知更加晶莹透彻,让他的气象更加宏阔。

比如,刚到龙场,王阳明的心可以说苦到了极点。这颗苦到了极点的心,又是如何在很快的时间内,变成快乐的心呢?答案很简单,就是两个字——“劳动”!

从前,他对生活中的日常小事都不屑一顾,甚至认为洗衣、做饭、扫地、烧水等日常活动会影响学习圣贤之道。可通过深刻的反省,他觉悟了 :大学问也在家常日用之间。在劳动中,他找到了生命的真谛,找到了学问的根本,炼就了一颗“大人”之心。

“营茅乘田隙,洽旬称苟完。初心待风雨,落成还美观。”在劳动中,他找到了安居之乐!

“素缺农圃学,因兹得深论。毋为轻鄙事,吾道固斯存。”在劳动中,他找到了耕耘之乐!

“夜弄溪上月,晓陟林间丘。村翁或招饮,洞客偕探幽。”在劳动中,他找到了与群众打成一片之乐!

“讲习有真乐,谈笑无俗流。缅怀风沂兴,千载相为谋。”在劳动中,他找到了在游山玩水中点化学生之乐!

在劳动中,他彻底放下了状元公子的架子,彻底放下了书生的架子,彻底放下了在功名利禄中追求生命之乐和生命之价值的幻想。所谓“富贵犹尘沙,浮名亦飞絮”,从而拥有一颗无比淡定、无比坦易、无比和悦的心!

后世学者,总以为圣人是完美的、最无瑕的,从来就不会有缺点、过失和错误的。殊不知,圣人首先是一个人,是个人,他就同常人一样,有七情六欲 ;有了七情六欲,就难免会有缺点、过失和偏好。不同的是,圣人通过自我修炼,能够不断反省自己的情感、情绪,他会格除人性的卑劣和丑恶,会去张扬人性的光芒,宏大良知的绚丽……

王阳明认为做好人好事的最高法则是什么呢?

天地之心与人心其实是一体的,在王阳明看来,所谓“为天地立心”,实质上就是要为人类播下“良心”的种子,因为他知道,没有人心的太平,就没有万世的太平!

所以,王阳明反问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良心就是天理啊!这天下难道还有心以外的事情,心以外的天理吗?在他心中,做好人好事的最高法则,就是致良知。只要一个人的心中种下了“良心”的种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放射出美德的光芒和正大的能量。

王阳明是如何做好人好事的呢?他践行的是明德与亲民。所以,他说,“至善也者,明德亲民之极则也。”至善,是明德、亲民的最高法则。

何谓亲民?王阳明认为,“亲民”不仅仅是指在思想上教化民众,而且要从感情上亲近民众,关心民众。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为人民服务。

那么,如何才能为人民服好务?王阳明强调了两点 :

一方面,一个人要光明自己的美好德性,不能空对空,必须在“亲民”的实践中去光明和彰显自己的美德。对此,王阳明一再强调 :一个人要光明自己的孝之德,必须在亲敬父兄和长辈中去体现 ;一个人要光明自己的弟之德,必须在亲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中去体现 ;一个人要光明自己的忠之德,必须在为国为民做贡献中去体现。基于此,王阳明得出结论 :“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

另一方面,至善之境,是明德和亲民的最高标尺、最高要求和最高境界。对此,王阳明用比喻来说明这个问题,他说 :“离开至善去谈明德亲民,就像离开规矩去画方圆、离开尺度去量长短、离开秤具去计轻重一样,怎么能够做得到呢?”

一个人如何才算是具有光明的德性?王阳明认为明德和亲民是一体的,是互为条件的。一个人、一个官员,只有发扬出自己先天的光明德性,才能真正地做到亲民,才能真正地做到全心全意为天下的人民谋幸福 ;同样,一个人的光明德性也只有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彰显出来。

古往今来,当官大抵有三个层次 :

最低的层次是 :一个人为官几年或几十年,只落得身后骂名滚滚来。

中间的层次是 :一个人当了几十年的官,基本上是浑浑噩噩,坏事没做什么,好事也没做什么,以“平庸”换得“平安”,到哪里都是大雪无痕。

最高的层次是 :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为官时间虽然不长,但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都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且越是风吹雨打,越是彩虹灿烂。

王阳明为官,就达到了最高的层次。

当今中国,有两千多个县,其中有三个就是王阳明亲自提议设置的,即广东的和平县、福建的平和县和江西的崇义县。

为什么王阳明在一举平息了广东、福建、江西、湖南九个州府的匪患以后,不是急于向朝廷表功请赏,而是急于请求添设县治,兴办学校呢?

这就与王阳明为官的宗旨有关了!

王阳明为官,究竟以什么为宗旨呢?一切为了百姓,一切为了长远。在他看来,治民就是治心。只有添设县治,管控人心,才能防止土匪死灰复燃 ;只有兴办学校,教化人心,才能移风易俗,以保长治久安。

按常理算,凭空新建一座县城,没有几年工夫是搞不成的。可王阳明在广东、福建、江西新建的这三个县,由于充分调动和利用了老百姓的积极性,大家争相“凿山采石、挑土筑城、砍伐树木、烧造砖瓦”,几个月就大功告成了。

做好人好事,如何成其大道呢?当一个人达到了“以天下为一身”的境界时,他的心中装的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利益得失,而是天下人的饥寒、温饱、苦甜、康健,是忧天下之忧、乐天下之乐了。到这个时候,才算是与天下人同心同德。而能够与天下人同心同德,又如何不能吸引和带领天下人同行呢?

我们知道,古代公文是最苍白枯燥的。但从王阳明的一封封公文中,我们却看到了其中最真挚的感情 :

面对江西百姓遭受的天灾(水、旱灾)和人祸(战乱),王阳明无丝毫之隐瞒,而是反复向朝廷陈述,饱含了大赤诚。

面对朝廷反复无常的政策,面对户部下达的一会儿免征、一会儿又催缴的前后矛盾的指令,王阳明既痛苦,又愤怒,更伤心。他的公文饱含了大悲悯。

面对极为矛盾困难的情况,他既站在朝廷职能部门的立场,体谅“国计之忧”,财政空乏,又站在老百姓的立场,提出分步实施的方案。他的公文饱含了大智慧。

…………

1528 年,王阳明在“不折一矢、不戳一卒”的情况下,平定思恩、田州之乱,数万名守备兵全部解散。由于病情不断加重,万不得已,王阳明踏上了回乡的归途。十一月,他病逝于江西大余县。临终前,他的学生问有何遗言,王阳明淡然答道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责任编辑: 郭爱凤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