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中华文脉 构筑精神高地

2021-04-29 16:22:1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2021年4月13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第一次院务会在山东曲阜召开

  2021年4月20日,2021“一带一路”年度汉字发布活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1年3月24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孝心工程”专家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长,孔子研究院党委书记 国承彦

尼山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出生地。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谱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我们时刻牢记总书记嘱托,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担当,大力加强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研究阐发、传承发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山东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19年8月25日,教育部和山东省在山东曲阜尼山共同成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山东省委领导在中心成立大会上提出,要把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努力打造成为“世界儒学研究高地、儒学人才集聚和培养高地、儒学普及推广高地、儒学国际交流传播高地”。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全球儒学研究传播交流实体平台的诞生,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举措。

12345:

承中华文化传承之使命

开创中心实体化建设新局面

2020年4月,山东省委批复成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为省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作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理事会和中国孔子基金会的常设办事机构。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整建制并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并将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孟子研究院纳入统一管理。2020年10月,山东省委、省政府正式任命尼山世界儒学中心领导班子。

按照省委要求和职能定位,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提出了“12345”工作思路:“1”是树立一个根本宗旨,即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主线开展工作;“2”是努力提升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理事会秘书处和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两个平台服务职能;“3”是充分发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孔子研究》核心期刊、中国孔子网融媒体三个阵地作用;“4”是做好学术研究、传播普及、交流合作、基金募集四项重点工作;“5”是打造省委提出的“五个一”品牌,即打造一个高端人才集聚和思想传承平台、办好一个国际顶级刊物、办好一个儒学研究传播高端论坛、办好一个儒学思想阐释传播大学堂和推出一批展现儒学思想的高雅文艺作品。

六件大事:

展文化强国建设之宏图

开启儒学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推进中心实体化建设,打造服务保障平台。先后成功召开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一届三次理事会议、中国孔子基金会六届五次、六次理事会议,加快推进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和中国教师博物馆一体化项目选址工作,与国际儒学联合会及有关部委建立良好沟通机制。面向全球启动发布文化创意高层次人才招聘“青优计划”,通过2021年度山东省属事业单位首批招聘74人,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成立联合研究生院,打造人才集聚平台。2020年11月26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揭牌成立,汇聚一流教研力量,与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10所高校、科研部门联合培养儒学专项研究生,策划“百名博士研修齐鲁”活动,开启新时代儒学高等人才培养新模式。

强化学术引领,打造研究阐发平台。研究制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课题申报指南》,列入山东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儒学专项课题管理,即将予以发布。突出《孔子研究》的特色和优势,夯实核心期刊地位。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暨“儒家思想与文化强国建设”座谈会,积极谋划第七届中韩儒学交流大会、第八届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第三届领导干部学国学论坛、2021齐文化与稷下学高峰论坛等学术会议,推动跨地域、跨学科、跨行业儒学研究。

创新传承发展路径,打造传播普及平台。积极推进融媒体建设,孔子网英日韩3种外语版即将上线,形成全方位传播矩阵,多角度、多层次宣传报道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策划实施“一带一路”《论语》译介工程,陆续翻译出版蒙古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捷克语等5种语言的中外文对照本《论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筹备世界文明论坛,打造国际交流平台。举中心之力筹备第七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努力打造“南有博鳌亚洲经济论坛、北有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国际品牌。加强与国际儒联、中国社科院等主办单位联系,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意见,初定本届论坛主题为“文明对话与全球合作”。按照一个中心和若干分中心的“1+N”模式,优选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文化机构,持续推进分中心建设。

做大做强基金,打造公益基金高端平台。制定《专项基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基金募集管理激励办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策划实施“孝心工程”项目,积极打造有影响力和美誉度的公益品牌。充实基金会理事单位,创新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效能,为中心长远发展提供资金支撑、品牌支撑和项目支撑。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第一年。中心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建设具有全球主导力的世界儒学中心愿景,与海内外各界同仁一道,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深化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孔子研究院扎实推动儒家文化转化落地

  □宋振中

中华传统文化唯有融入时代,走向大众,才能展现永久魅力,焕发时代风采。孔子研究院高度重视儒家文化传承普及,深入探索推动文化“落地”的有效路径,与济宁市任城区教育和体育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儒家文化走进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领师生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践行者、弘扬者;在孔子研究院泗水研究基地举办文化讲座,将孔子研究院公益文化讲座“春秋讲坛”融入乡村,开启2021年第一讲“儒家文化进乡村”主题讲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与济宁市图书馆尼山书院联合主办“世界读书日·经典润童心”亲子共读经典活动,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儒家经典走进家庭,在家庭中培养浓厚的读经氛围;组织曲阜市奎文学校师生到孔子研究院开展“胜日寻芳·明志笃行”主题研学游,让学生深切感悟圣贤智慧,争做新时代的少年君子,扎实推动传统文化转化“落地”,力求把论文写到大地上,把学问做到群众心坎里。

一周来了2万人 孔子博物馆4月够火

  □林彦中 孔颜

进入4月份以来,孔子博物馆周参观人数连续3周破万,峰值超过2万人,同比增长超过400%,观众参观热情持续高涨。

尽管受疫情影响,参观人数尚未恢复至正常水平,但各地观众仍旧兴味盎然走入孔子博物馆。清明节假期后的一周,入馆参观人数达到20746人,4月份的其他两周,周参观人数也维持在1.5万人左右,观众既有来自山东省内各地市者,也有周边省份乃至云贵川等地的游客。

参观人数增加,除受疫情降温影响外,孔子博物馆知名度提升、服务措施优化也是重要因素。2020年末,馆藏文物“商周十供”、《三圣像》《乾隆御定石经》初拓本登陆央视《国家宝藏》第三季,2021年2月馆藏明版彩绘《孔子圣迹图》又在央视《典籍里的中国》与全国观众见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孔子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提升观众参观感受,孔子博物馆采取了一系列优化措施,如增加免费讲解场次、优化参观导引工作、合理调整展线展品等,并推出“牡丹和孔府点心——蝴蝶酥制作”“藏在文物里的牡丹花”“樱你而美——手绢制作”等多个社教活动,打造“孔子教室”社教品牌,吸引更多青少年了解关注孔子博物馆。

目前孔子博物馆有《大哉孔子》基本陈列和《蒋开征书法展》可供游客游览,近期还会推出《丝路遗珍——古丝绸之路货币展》《志于道——馆藏衍圣公书画展》等精品展览。尤其是《丝路遗珍——古丝绸之路货币展》汇集了自汉至清古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家发行的古钱币,反映了古丝绸之路不同区域的文化、民族和地域特色以及社会历史风貌,不久即可与广大观众见面。

中国孔子网 着力打造儒学传播高地

现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主办的中国孔子网,2007年开通至今,广受各界关注和支持,逐渐发展成为弘扬儒家思想、齐鲁文化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2016年5月,中国孔子网融媒体平台正式上线,形成以中国孔子网、孔子网络电视台、儒家文化数字工程为主体架构及网站、APP、微信、微博、头条号等全方位的融媒体格局。2017年,在“文传榜·2016”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系列征集发布活动上,荣膺中国“十大国学网站”之首。

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阐发,2019年11月,中国孔子网升级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官方网站。作为中心着力打造的儒学研究传播“三个阵地”之一,孔子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致力讲好中国故事,助力新时代文明传习。打造出多个喜闻乐见的原创栏目,参与报道国际儒学论坛、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学大会等百余场学术会议,采访陈来、成中英、郭齐勇等众多专家学者,策划举办“全球祭孔网络直播活动”“中华经典吟诵大会”“孔子学堂公开课”,产生积极反响。     (宋睿)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 与10所名校共培研究生

为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建设“四个高地”和“五个一”的工作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教育部大力支持下,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于2020年11月26日成立了联合研究生院,确定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等全国10所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为共建高校,采取共建共享方式,共同培养新时代儒学高层次人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联合研究生院成立后,迅即“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成立了院务委员会,聘请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担任联合研究生院院长,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成立研究生部,全面对接联合研究生院日常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在教育部直接指导下,拟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章程》,编制研究生总体培养方案;积极争取招生计划,完成2021年儒学专项100名博士和200名硕士计划的招生指标分配,已下达各共建高校;加强学术研究,制定出台《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课题申报指南》,作为联合研究生院研究生培养方向的依据,现已列入《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儒学专项课题》,并适时予以发布,积极争取教育部和国家社科规划办支持,将部分课题纳入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课题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为加快推动联合研究生院工作,2021年4月13日在山东曲阜召开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第一次院务会会议。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章程》《联合研究生院2021年新生传统文化体验活动方案》,10所共建高校分别汇报了儒学专项研究生招生工作专业设置及落实情况。会议的召开标志着面向未来的、为国家培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儒学高层次人才工作正式启动。

今后,联合研究生院将瞄定儒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提高政治站位,立足现实,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瞄准未来,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演变的历史机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体系、理论体系,支撑国家未来的发展。   (邢晓峰)

再讲“孟母教子”建设新时代家庭

  孟子研究院自成立以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秉承“围绕应用搞研究,搞好研究促应用”的工作思路,坚持上请名家、下接地气的工作方针,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论述,孟子研究院深入挖掘孟母教子思想内涵和当代价值,于2017年2月成立家长学校。秉持公益性、群众性、长期性原则,开设公益性家长课堂,先后在深圳、广州、大庆、河南、上海、北京、天津及本地开展家长教育专题讲座200余场,受众群体近2万人次,打响了“家长好好学习,子女天天向上”的家长教育品牌。

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孟子研究院家长教育学校在师资队伍、教室场所、教材编写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先生等特聘儒学专家的指导下打造自身教师队伍的同时,积极吸纳社会上的专业人才,初步建立专职教师5人、兼职20余人的专业化师资队伍。二是依托孟子书院的平台优势,每周举办家长教育公益讲座,同时深入学校、社区、机关、乡村开设流动课堂,走到家长身边举办讲座。三是成立家长教育教材编撰委员会,出版的《学孟母教子·做幸福家长》取得良好社会反响,按照子女年龄以生活化的语言分阶段编撰家长教育讲稿正在积极编撰中。通过一系列努力,孟子研究院探索出一条儒学融入生活、服务百姓的有效途径。    (谢以卓)

发挥基金平台优势 助推儒学传承发展

  中国孔子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孔子网客户端

  公益捐赠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成立以来,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两个平台优势,实施儒学研究传播和基金募集“双轮”驱动,着力支撑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四个高地”建设。据悉,中国孔子基金会预算列支960万元,2021年重点支持儒学的研究挖掘、推广传播和普及应用;重点支持《儒藏》编纂出版、“一带一路”国家《论语》译介等重大文化工程。同时,完善出台《基金募集管理激励办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为基金工作提供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聚力打造公益文化品牌,策划实施“孝心工程”,举办“孝心工程”专家研讨会,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努力探索儒家文化服务社会治理、解决老龄化等热点社会问题的模式。以优秀文化项目为依托,探索形成多种募资方式相结合募资机制,不断拓宽募集渠道、加大募集力度、提升募资能力。          (房亚南)

责任编辑: 晁红秀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