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菊花寓意的“中国变迁史”

大众日报记者 周学泽

2020-04-07 15:34:36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4月4日,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我国举行了全国性哀悼活动。当天,下半旗、停止公共娱乐活动,默哀、鸣笛、鸣响。

默哀过程中,从北京到武汉,从湖北到全国各地,人们胸前佩戴白色的菊花,向烈士和逝世同胞鞠躬致敬。在中央电视台直播过程中,一朵白色的菊花图标始终在左下方转动,十分醒目。

菊花原产中国,在我国至少有3000多年的栽培史。早在东周,即有“九月荣菊”的记载。菊花作为寄托哀思之物,今天为人们所熟知,但熟悉中国古诗词和古文献的人们会发现,菊花在我国古代并不用于悼亡。

在我国古代,寄托哀思的花木,有梨花、柳木等等,但菊花没有悼亡之意。菊花在传统中国寓意丰富,常为高雅圣洁、吉祥长寿、隐修淡泊之象征。

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喜爱菊花,《离骚》里有“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品性高洁,这里的菊花就有圣洁的寓意。

菊花在我国文化中有吉祥长寿的寓意。唐朝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说:“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首诗说明菊花就栽在故人田家庭院里,是一种让人有亲切感的喜庆花。

菊花在秋季开放,为秋的象征,九月可称“菊月”,因为菊与“据”同音,“九”又与“久”同音,所以菊花常用来象征长寿或长久,并以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采的菊花最有意义,这一天采菊泡陈米酒,或用菊花沐浴,取“菊水上寿”之意。

菊花在我国有“花中隐士”的美誉,蕴含淡泊悠然之气。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说“晋陶渊明独爱菊”“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菊花白黄为主的色调,显得不与它花争锋,在陶渊明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后,菊花就成为隐修者的象征物。

菊花更有君子之意。北宋苏轼《赠刘景文》的七绝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菊残犹有傲霜枝”,是说菊花不畏寒冷,喻有正直不屈的品格。在中国文人书画中,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而“君子”是我国传统儒家文化修养的最高境界,由此可见菊花在我国文化意蕴中的地位之高。

菊花在我国留下太多的文人雅趣。《红楼梦》第38回写宝玉和众小姐们酒足饭饱之后,诗兴大发,分题作了十二首咏菊诗,分别是《忆菊》《访菊》《种菊》《对菊》《供菊》《咏菊》《画菊》《问菊》《簪菊》《菊影》《菊梦》,末卷以《残菊》总收。

其中,黛玉“魁夺菊花诗”,其诗曰: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曹雪芹《红楼梦》对菊花诗会深情细构,足见其对菊花的喜爱。

在我国,菊花从“君子之花”演变为“悼亡之花”,并未失尊崇之意,但用途变了,这其中是有一些曲折的。

菊花寓意的变迁或延伸,是中西方文化交汇的结果。专家考证,菊花从“君子之花”演变为“悼亡之花”,得从300多年前说起。

资料记载,1688年荷兰商人从中国引种菊花到欧洲栽培,1689年荷兰作家白里尼曾写《伟大的东方名花——菊花》一书。18世纪中叶法国人路易·比尔塔和十九世纪英国植物学家福琼又分别从中国引种菊花到自己的国家栽培,于是菊花在欧洲流传开来。福琼引种之后,不久菊花又流传到了美国和拉丁美洲,至此菊花完成了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青岛农业大学高级讲师张凌云考证:在西方,菊花一般栽植在墓地之中,被看做是墓地之花,后来随着文化的逐渐交流,用菊花来祭奠死者,表达对已故之人的尊重和哀悼之情的习惯传入我国,并逐渐流传开来。

但如果说,菊花寄托哀思之意,全部来自西方,笔者观察也不尽然。

第一,我国有红白喜事之说,丧葬之事,在我国属于白事,丧礼要穿白色的孝服,而白色的菊花和传统白事恰恰相合,在民族心理上,接受用白色的菊花表示敬悼之意,不难接受。

第二,在我国古代,菊花虽没有哀思之意,却有相思至极至苦之意。宋代李清照写过一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作于宋崇宁二年的重阳节,当时丈夫赵明诚远在他乡,词人独自一人守着空房,望着其他人家的团圆景象,黯然神伤,用诗作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心情。后来,“人比黄花瘦”这句专喻人因思念而憔悴,暗示相思之深。

菊花的花瓣,一条条,呈长丝状,也真像人相思时的思绪万千,“人比黄花瘦”,真是相思到极点。相思,哀思,生死之间,虽大有不同,但情思若一。

今天,菊花在我国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寄托哀思之花,但菊花高雅圣洁、吉祥长寿、隐修淡泊之象征意义仍然并存。也就是说,菊花之于我国,是一朵寓意相当丰富的花,是我国民族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学泽 报道)

责任编辑: 吕晗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