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作家立传,用诗歌发现“高铁”和“黄河”
大众日报记者 刘兰慧
2023-07-31 17:09:1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7月27日-31日,第31届书博会期间济南市作家协会推出“新时代·新文学”济南作家作品展,其中展出李恒昌近年创作出版的部分作品。
为当代作家写评传
从2018年开始,李恒昌开始写作“当代著名作家评传”,已出版《大地上的血粮:莫言创作评传》《大地上的长恋:张炜创作评传》《大地上的歌吟:赵德发创作评传》和《大地上的泪光:桑恒昌创作评传》四部。其中,《大地上的血粮》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具有‘纠偏’和‘掘金’功能的莫言研究之作。”创作当代作家评传系列的同时,李恒昌及时评论当代作家新作。其中包括莫言、张炜、赵德发、王方晨、厉彦林、许晨等作家的作品。
“高铁”主题诗歌创作
中国高铁事业的飞速发展,李恒昌邀请程小源、杨连国两位诗人参与创作《中国高铁组诗》。李恒昌说:“有很多感受和收获,也有一些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他始终认为,写高铁不是目的,目的是写高铁背后的人,及其身上所蕴含的精神和力量。要通过高铁这一客观事物,抒写中国铁路人的逐梦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抒写铁路人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 展现中国铁路人新时代的精神气象。为此,在抒写高铁物理属性和技术属性的同时,专门抒写铁路榜样人物。即便是抒写高铁客体,也努力做到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
泉城济南是李恒昌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他的第二故乡。他牵头组织创作了《泉城九歌:济南之诗》,全书共分九章,计150首诗歌,涵盖济南市十区两县的山光水色、人文历史、名胜古迹、风土民俗、文物特产、民生愿景和时代发展等。此外,他创作了《天下奇雄:辛弃疾评传》。全书分品味人生、品读情怀、品鉴艺术三部分,从不同角度分析辛弃疾的铁血人生和艺术人生。
抒写“母亲河”
2022年夏天,李恒昌创作纪实文学《讲不完的黄河故事》。自2021年起,李恒昌致力“大河系列”的创作。联合三名作家,共同创作《大河涅槃——共和国黄河治理纪实》,该书被纳入山东省委宣传部精品工程提升工程重点项目,山东省作家协会2021年重点扶持项目,德州市委宣传部十四五文艺创作重点扶持项目。
李恒昌以著名治黄专家、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殿魁为基本原型,创作长篇小说《大河赤子》。书写张五魁带领一班人在莱州湾发现M2无潮点,巧用海动力输沙入海,打破一百多位水利专家“黄河口稳定三十年不可能”的既有结论,成功“锁定”黄河入海口,创造大河治理的中国经验。确保顺利建立新型海滨城市渤海市和利华油田安全健康发展,以及与家人一起保护村中“百年大槐树”,推进家乡“黄河滩区”槐树庄整体迁建和共同致富的故事,再现黄河治理的成就、新时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带来的“山乡巨变”。据悉,李恒昌正深入黄河流域山东段采访,创作“大河系列”的第三部《大河安澜——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纪实》。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兰慧 报道)
责任编辑: 蔡继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