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与抗战
2015-09-02 12:52:44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不忘国耻、珍视和平,《济宁新闻》特出版“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特刊”,集中宣传展示近年来济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成就和宝贵经验,集中宣传展示新常态下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引导济宁人民追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激发实现中国梦的济宁热情。
本报记者 姜国乐 孟一
赵德鑫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穿越世界大战的硝烟,跨过新世纪的门槛,和平与发展已成世界浩荡潮流。
1938年1月,济宁大地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先后沦陷在日本法西斯的铁蹄之下。日军肆意烧杀抢掠、犯下滔天罪行,也激发出了风起云涌般的抗日斗争。济宁大地之上,微山湖上的交通线建起了游击抗战的移动点;独山战役,成了中国军队在劣势装备和兵力同等情况下全歼日军一个成建制大队的模范战例;一次次的军民携手,粉碎了日本的侵华妄想,展示了济宁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英勇气概……济宁与抗战,在孔孟之乡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抗日壮歌,也用血火淬炼出的长鸣警钟,警醒着每个人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济宁地区的抗战在日军尚未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济宁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仲波告诉记者,在鲁西南战场,1938年1月4日,装备精良的日军很快侵占了兖州、曲阜,5日又侵占了邹县,11日又攻陷济宁和泗水城。而在1937年10月,中共山东省委要求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开辟敌后战场。
1937年11月,中共山东省委建立了中共鲁西南工委,白子明任书记,工委领导济宁、金乡、鱼台等9县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济宁及其周围各地,包括泗河源头、尼山四麓、津浦路侧、南四湖畔、梁山脚下的广大地区,广大人民揭竿而起,纷纷组建抗日武装、进行起义,抗日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抗日的烽火燃遍济宁大地。
李仲波向记者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1937年12月中旬,在邹(县)西组织发动南亢阜抗日武装起义,先后组建起鲁南人民抗日游击总队、鲁南人民抗日自卫团,队伍由百余支枪、200多人迅速扩大到200多支枪、2000余人。1938年2月5日,共产党员刘星和陈伯衡、曹志尚等在汶(上)西永安寺组织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有100余人、近百支枪的汶上县人民抗日自卫队。同年5月,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计600余人,在微山湖东一带坚持抗日游击战争。1938年6月,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组建,队伍很快壮大到20多个大队计5000余人,成为坚持湖西抗日武装斗争的中坚力量。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从泗河源头到南四湖畔,自津浦路侧到梁山脚下,在济宁广阔的大地上,前赴后继的战士们告别父母、奔向战场,手握简陋的武器,谱写出一曲曲壮烈的抗战血歌。
在抗战的大部分时间内,济宁是敌后战场。随着八路军主力部队的到来,各抗日根据地逐步建立,成为济宁地区抗战的中流砥柱。
率先来到济宁地区的八路军主力部队是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据史料记载,该团于1938年底挺进湖西,并奉命改为苏鲁豫支队。这支队伍袭击了盘踞在丰(县)北崔庄一带的伪苏北剿共救国第一集团军第一军王献臣部,全歼其主力1000余人,声威大震。
“当年帮着清理战场时,有一个肥头大脑的胡子军官,一把大洋刀从前胸穿过,倒在血泊中,一位战士告诉我,这就是日军的少佐、大队长长田敏江。”今年93岁的独山村王保刚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依然记忆犹新。
在梁山独山庄,八路军打出了在敌我兵力相等而装备低劣条件下,全歼日军一个大队的模范战例,被八路军总部嘉誉为“模范的歼灭战”,大大鼓舞了身处敌后战场坚持抗战的人民的信心与士气。1939年8月2日,八路军一一五师特务营、骑兵连和独立旅一团三营等部,在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的指挥下,在梁山西南独山庄一带设伏,毙敌少佐大队长长田敏江以下300余人,俘日军24人。这次战斗为梁山周围地区乃至鲁西抗日根据地的进一步开辟、巩固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尼山和湖西抗日根据地既是鲁南和冀鲁豫的枢纽,又是连接华中与华北的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可以牵制威胁日军控制的津浦路,对徐州也形成牵制。”李仲波说。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先后来到了“尼山抗日烈士纪念碑”与“微山湖抗日游击大队”前,在“血染尼山红,丰碑励后人”的誓言下,当年的战斗情形在碑文上一一浮现,风霜吹不走鲜血铸就的丰碑;岁月抹不去为民族独立不懈斗争的信念。
在抗日战争进入到第4个年头,敌后斗争进入到了最艰苦的时期。为了渡过难关,湖西、鲁西和鲁南抗日根据地,在主力部队帮助下,军民团结协作,进行反“扫荡”、反“蚕食”和反击敌、伪、顽等的夹击,坚持了抗日根据地,保卫了微山湖交通线的安全畅通。
获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马立训就参加了1942年夜袭孙徐的战斗。“马立训匍匐过去,把炸药放在围子(围墙)边上,再慢慢退回来。掌握好时机用绳子一拉就炸开了北孙徐外的围子。”8月28日,记者来到抗日时期夜袭孙徐的战场——泗水县济河街道北孙徐村,85岁的村民李尚芹津津有味地向记者讲述爆破英雄马立训炸开伪军围子的一幕。1942年9月,鲁南军区三团与尼山支队分东、西两路长途奔袭,深入敌人腹地,采取“挖心战术”,一举攻克了北孙徐,活捉了皇协军司令张显荣,南孙徐守敌被迫缴械投降。本次战斗还解放了泗南、邹东30多个村庄,使泗南、邹东连成一片,抗日根据地紧张形势得到缓解。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微山湖交通线是山东、华中革命根据地通往延安的唯一通道。”原微湖大队政委孙新民向记者介绍,孙新民依然还记得罗荣桓、肖华、黎玉、陈光曾联名写给微湖大队信的内容:“你们像一把尖刀插在敌人心脏,用你们的勇敢和智慧,在星罗棋布的据点中,蹚出一条通往延安的坦途,保证了南北交通的通畅。”微湖大队配合兄弟部队同日、伪、顽军进行了应用顽强的斗争,成功护送刘少奇、朱德、陈毅等1000多名党政军领导干部穿越敌人的严密封锁线前往鲁西或延安,并传送了大批情报,为开辟和保卫华中、山东至延安的湖上交通线作出了重大贡献。
“老三团和民兵开到了泗水城呀,为民来除害呀,保护老百姓呀,只困得泗水城四面不透风呀。从西城一下子攻到衙门前呀,同志们努努力呀,拼命向前冲呀,活捉了伪县长汉奸李香亭呀。”这是泗水县城解放后群众们在欢庆时传唱的歌谣。在1945年春节来临之际,鲁南三团在民兵配合下,一举攻克泗水城,歼灭了伪十军,击毙伪十军军长荣子恒。
1944年春,拉开了对敌攻势作战的序幕。济宁地区也由局部反攻发展到全面反攻,先后进行了讨伐伪和平建国军第十军和湖西、微山湖等反顽战役,拔除了敌伪据点,歼灭了大批的敌、伪、顽军,还一举解放了泗水县城,巩固扩大了抗日根据地。济宁地区抗战最终实现了由局部反攻到全面反攻,并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时期,仅济宁籍革命烈士就有2354名。济宁地处敌后战场华中、山东和晋冀鲁豫三大战略区的接合部,是战略联络枢纽和交通要道。
在这里,各级共产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织领导、发动抗日武装起义,长期坚持了东部山地、丘陵和西部湖区、平原的抗日斗争,地方武装与八路军主力部队一起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封锁和“蚕食”,逐渐开辟和发展了若干块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游击根据地,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活剧,逐步建立起各级抗日民主政权和抗日群众团体,领导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增资、扩兵和大生产等群众运动,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不忘国耻、珍视和平,《济宁新闻》特出版“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特刊”,集中宣传展示近年来济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成就和宝贵经验,集中宣传展示新常态下加快发展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引导济宁人民追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激发实现中国梦的济宁热情。
本报记者 姜国乐 孟一
赵德鑫
“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穿越世界大战的硝烟,跨过新世纪的门槛,和平与发展已成世界浩荡潮流。
1938年1月,济宁大地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先后沦陷在日本法西斯的铁蹄之下。日军肆意烧杀抢掠、犯下滔天罪行,也激发出了风起云涌般的抗日斗争。济宁大地之上,微山湖上的交通线建起了游击抗战的移动点;独山战役,成了中国军队在劣势装备和兵力同等情况下全歼日军一个成建制大队的模范战例;一次次的军民携手,粉碎了日本的侵华妄想,展示了济宁人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和英勇气概……济宁与抗战,在孔孟之乡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抗日壮歌,也用血火淬炼出的长鸣警钟,警醒着每个人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济宁地区的抗战在日军尚未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济宁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仲波告诉记者,在鲁西南战场,1938年1月4日,装备精良的日军很快侵占了兖州、曲阜,5日又侵占了邹县,11日又攻陷济宁和泗水城。而在1937年10月,中共山东省委要求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开辟敌后战场。
1937年11月,中共山东省委建立了中共鲁西南工委,白子明任书记,工委领导济宁、金乡、鱼台等9县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济宁及其周围各地,包括泗河源头、尼山四麓、津浦路侧、南四湖畔、梁山脚下的广大地区,广大人民揭竿而起,纷纷组建抗日武装、进行起义,抗日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抗日的烽火燃遍济宁大地。
李仲波向记者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1937年12月中旬,在邹(县)西组织发动南亢阜抗日武装起义,先后组建起鲁南人民抗日游击总队、鲁南人民抗日自卫团,队伍由百余支枪、200多人迅速扩大到200多支枪、2000余人。1938年2月5日,共产党员刘星和陈伯衡、曹志尚等在汶(上)西永安寺组织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有100余人、近百支枪的汶上县人民抗日自卫队。同年5月,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计600余人,在微山湖东一带坚持抗日游击战争。1938年6月,苏鲁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组建,队伍很快壮大到20多个大队计5000余人,成为坚持湖西抗日武装斗争的中坚力量。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从泗河源头到南四湖畔,自津浦路侧到梁山脚下,在济宁广阔的大地上,前赴后继的战士们告别父母、奔向战场,手握简陋的武器,谱写出一曲曲壮烈的抗战血歌。
在抗战的大部分时间内,济宁是敌后战场。随着八路军主力部队的到来,各抗日根据地逐步建立,成为济宁地区抗战的中流砥柱。
率先来到济宁地区的八路军主力部队是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据史料记载,该团于1938年底挺进湖西,并奉命改为苏鲁豫支队。这支队伍袭击了盘踞在丰(县)北崔庄一带的伪苏北剿共救国第一集团军第一军王献臣部,全歼其主力1000余人,声威大震。
“当年帮着清理战场时,有一个肥头大脑的胡子军官,一把大洋刀从前胸穿过,倒在血泊中,一位战士告诉我,这就是日军的少佐、大队长长田敏江。”今年93岁的独山村王保刚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依然记忆犹新。
在梁山独山庄,八路军打出了在敌我兵力相等而装备低劣条件下,全歼日军一个大队的模范战例,被八路军总部嘉誉为“模范的歼灭战”,大大鼓舞了身处敌后战场坚持抗战的人民的信心与士气。1939年8月2日,八路军一一五师特务营、骑兵连和独立旅一团三营等部,在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的指挥下,在梁山西南独山庄一带设伏,毙敌少佐大队长长田敏江以下300余人,俘日军24人。这次战斗为梁山周围地区乃至鲁西抗日根据地的进一步开辟、巩固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尼山和湖西抗日根据地既是鲁南和冀鲁豫的枢纽,又是连接华中与华北的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可以牵制威胁日军控制的津浦路,对徐州也形成牵制。”李仲波说。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我们先后来到了“尼山抗日烈士纪念碑”与“微山湖抗日游击大队”前,在“血染尼山红,丰碑励后人”的誓言下,当年的战斗情形在碑文上一一浮现,风霜吹不走鲜血铸就的丰碑;岁月抹不去为民族独立不懈斗争的信念。
在抗日战争进入到第4个年头,敌后斗争进入到了最艰苦的时期。为了渡过难关,湖西、鲁西和鲁南抗日根据地,在主力部队帮助下,军民团结协作,进行反“扫荡”、反“蚕食”和反击敌、伪、顽等的夹击,坚持了抗日根据地,保卫了微山湖交通线的安全畅通。
获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马立训就参加了1942年夜袭孙徐的战斗。“马立训匍匐过去,把炸药放在围子(围墙)边上,再慢慢退回来。掌握好时机用绳子一拉就炸开了北孙徐外的围子。”8月28日,记者来到抗日时期夜袭孙徐的战场——泗水县济河街道北孙徐村,85岁的村民李尚芹津津有味地向记者讲述爆破英雄马立训炸开伪军围子的一幕。1942年9月,鲁南军区三团与尼山支队分东、西两路长途奔袭,深入敌人腹地,采取“挖心战术”,一举攻克了北孙徐,活捉了皇协军司令张显荣,南孙徐守敌被迫缴械投降。本次战斗还解放了泗南、邹东30多个村庄,使泗南、邹东连成一片,抗日根据地紧张形势得到缓解。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微山湖交通线是山东、华中革命根据地通往延安的唯一通道。”原微湖大队政委孙新民向记者介绍,孙新民依然还记得罗荣桓、肖华、黎玉、陈光曾联名写给微湖大队信的内容:“你们像一把尖刀插在敌人心脏,用你们的勇敢和智慧,在星罗棋布的据点中,蹚出一条通往延安的坦途,保证了南北交通的通畅。”微湖大队配合兄弟部队同日、伪、顽军进行了应用顽强的斗争,成功护送刘少奇、朱德、陈毅等1000多名党政军领导干部穿越敌人的严密封锁线前往鲁西或延安,并传送了大批情报,为开辟和保卫华中、山东至延安的湖上交通线作出了重大贡献。
“老三团和民兵开到了泗水城呀,为民来除害呀,保护老百姓呀,只困得泗水城四面不透风呀。从西城一下子攻到衙门前呀,同志们努努力呀,拼命向前冲呀,活捉了伪县长汉奸李香亭呀。”这是泗水县城解放后群众们在欢庆时传唱的歌谣。在1945年春节来临之际,鲁南三团在民兵配合下,一举攻克泗水城,歼灭了伪十军,击毙伪十军军长荣子恒。
1944年春,拉开了对敌攻势作战的序幕。济宁地区也由局部反攻发展到全面反攻,先后进行了讨伐伪和平建国军第十军和湖西、微山湖等反顽战役,拔除了敌伪据点,歼灭了大批的敌、伪、顽军,还一举解放了泗水县城,巩固扩大了抗日根据地。济宁地区抗战最终实现了由局部反攻到全面反攻,并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时期,仅济宁籍革命烈士就有2354名。济宁地处敌后战场华中、山东和晋冀鲁豫三大战略区的接合部,是战略联络枢纽和交通要道。
在这里,各级共产党组织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织领导、发动抗日武装起义,长期坚持了东部山地、丘陵和西部湖区、平原的抗日斗争,地方武装与八路军主力部队一起粉碎了敌人的“扫荡”、封锁和“蚕食”,逐渐开辟和发展了若干块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游击根据地,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人民抗日武装斗争的活剧,逐步建立起各级抗日民主政权和抗日群众团体,领导组织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减租减息、增资、扩兵和大生产等群众运动,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签审: wangchuan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