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心脏骤停科学报告出炉!齐鲁医院陈玉国领衔主编
大众日报记者 徐晨 李丽
2023-04-20 20:18:17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4月20日,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办的《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新书研讨会暨首发仪式在北京举行。据了解,该报告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牵头组织我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相关领域专家撰写,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是国内首部综合反映我国心脏骤停流行病学及防治现状的科学报告。
一直以来,心脏骤停都是医学领域乃至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过去20年里,我国心脏骤停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日益加重的负担。然而,我国在心脏骤停领域起步较晚且高质量研究较少,不利于心脏骤停防治工作的长远发展。“《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是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对我国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也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方建宁认可了该报告发行的积极意义。
报告主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介绍,该报告囊括了心脏骤停的流行特征、救治现状、危险因素、病因、筛查与预防、公众教育与医护培训六个篇章,系统地梳理和展示了近年来我国心脏骤停的发病、救治及预防的实际情况,为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医学研究机构等开展更为高效的心脏骤停防治工作和科技创新提供数据和证据支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徐峰介绍,该报告首次对我国心脏骤停流行病学及救治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呈现当前发展趋势,实现了心脏骤停发病与救治评估指标从局部向全国、从离散向规范的重要转变;首次系统梳理分析了心脏骤停救治生存链中各个环节在我国的实施现状及阶段性成果,进一步指出了未来值得努力的主要方向;针对心脏骤停及心肺复苏领域的名词和定义,提供规范化的中文术语及解释,为我国各地今后开展标准化心脏骤停调查及救治质量持续改进、国内各地区不同时期及各地区之间乃至国内外数据具有可比性提供了关键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血管内科顾东风教授线上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副主任方建宁,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研究二室处长高翔,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七届及第八届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李春盛教授,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国强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主任朱华栋教授等出席会议并参与研讨。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徐晨 李丽 报道)
责任编辑: 刘斐 签审: 吴永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