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长岛供电公司台区经理王茂勇——一人一岛一生情
2023-09-21 11:11:38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一个人,一座岛,一片海,三十三年。
他是孤独的守望者,他是无言的掌灯人。
他是国网长岛供电公司“五星级”网格经理王茂勇。
王茂勇所在的长岛,位于胶东、辽东半岛之间的黄渤海交汇处,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
对于海岛人来说,电的意义非同寻常:有了电就有了灯,有了电就有了光,就有了指航的灯塔,迷途中照亮方向。
王茂勇土生土长于长岛最西端的大黑山岛,“电是海岛人的希望和信仰”,这个观念早在他年幼的心里就已生根。
早年的海岛是由柴油发电机自行供电,而王茂勇的父亲就负责管理维护岛上的柴油发电机。儿时的王茂勇经常跟着父亲来发电机房,每当机器一响、全岛灯光亮起,沉寂的孤岛便一下子变成欢声笑语的天堂。
因为电,父亲在岛上倍受需要、倍受认可、倍受尊重。而这份小小的荣光也成为王茂勇与电最初的情缘。
十八九岁,是最想闯荡世界的年龄。
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几平方公里的海岛人来说,“走出去”的渴望更强烈,也更迫切。
1989年,在长岛完成了初中、中专学业的王茂勇,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抉择:走出去?还是留下来?
走出去,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更大的世界、更广的视野;而留下来,意味要与这个闭塞的小岛终生相伴,意味着一眼就能望到头的枯燥生活。
心怀对电工职业的向往,王茂勇最终还是选择留下,成为了一名像父亲一样能给海岛带来光明的人。
对比留下来需要的勇气,干得住更需要毅力、耐力和定力。
王茂勇值守的大黑山岛只有8.5平方公里,四面环海、交通不便、环境闭塞,生活单调且乏味。
对王茂勇个人来说,再艰苦、再恶劣的环境或许都能忍受,但对于孩子和家人的亏欠,常让他心怀愧疚。
大黑山岛只有一所普通村办小学,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很多村民为了孩子教育都选择了离开。王茂勇的女儿在岛上读完了小学,读初中只能去往长岛。
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数百次穿行在大黑山岛和长岛之间的辽阔海域,对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不可谓不危险,而作为父母也不可能不担心。
为了女儿的教育,王茂勇不是没想过离开,他也有很好的机会离开。
近些年,随着全电养殖、全电育苗成为渔民致富新途径,电对养殖业愈发重要。
凭借过硬的电力专业技术,王茂勇成为水产养殖户争抢的技术工。曾有多家养殖场、育苗场三番五次聘请王茂勇当电工,不仅工资高,工作也相对简单轻松,更为关键的是,能离开大黑山岛就近照顾女儿。
面对如此“诱人”的选择,王茂勇不是没有心动过。但最终,他还是抵挡住了诱惑。
“家乡建设需要电,岛上村民需要我,我一辈子干好电工这一件事就够了。”
昼夜轮转、日息月升,海浪无时无刻不在拍打着礁石。
涛声不再撩拨起向往远方的躁动,只留下了平凡坚守的欣喜和从容。
海岛的清晨,天亮得更早一些。王茂勇每天早晨都要开着皮卡车绕海岛转一圈,用王茂勇的话说“不转一圈心里不踏实。”
虽然工作地点离家很近,但一忙起来,王茂勇经常连回家吃饭的空隙都没有,妻子也总会把饭送到他工作现场。时间久了,妻子也记住了大黑山岛的大部分杆号及变压器箱号。
33年来,王茂勇保持了职业生涯“零投诉”“零事故”。
王茂勇的服务早已没有了界线,只要与电相关的事情,村民都会第一时间“找勇哥”,家用电器维修、新盖房屋布线......这些本不在职责范围的工作都是王茂勇分内的事儿。
几十年来,老俩口没有在家吃过一顿年夜饭。每年的除夕夜,王茂勇都是在供电所里度过,而妻子也会早早地把供电所里的卫生打扫好,贴上福字、春联,两人共同守护着海岛的这份光和亮。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33年坚守,王茂勇从岛民口中的“小王”变成了“老王” “勇哥”。
从青涩少年到两鬓泛白,王茂勇把整个青春都留在了大黑山岛。黝黑泛红的肤色,是常年烈日暴晒的勋章;红肿坚毅的眼神,是海风日夜吹刮的印记;黑白相间的头发,是岁月对守岛人的洗礼。
一辈子干好一件事。
王茂勇守岛33年,守住了初心,更守牢了人心;守住了海岛的供电,更守住了海岛的发展。
如今的大黑山岛凭借旅游和渔家乐日益繁荣,进岛游玩的旅客络绎不绝,岛上渔家乐有100多家,旅游旺季几乎每天爆满。
王茂勇点亮了渔民的灯塔,点燃了经济的引擎。
曾经,当绝大多数人选择“走出去”,王茂勇选择“走回来”;如今,在澎湃电力的加持下,欣欣向荣的海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
王茂勇是一个人,更是一类人、一群人。
长岛十二个供电岛屿,十二座璀璨明珠,每个岛上都有像王茂勇一样的守岛人,他们和王茂勇一样默默矗立,用自己的青春和年华守护着海岛的光明。
一个人,一座岛,一片海,一生情!(通讯员 王斌 报道)
责任编辑: 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