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汇】七岁《咏鹅》的骆宾王,此生将博兴视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大众日报记者 陈巨慧
2019-11-23 12:28:32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00:00.00]
“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诗据说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七岁时的即兴之作。凭着这首《咏鹅》诗,骆宾王博得了“神童”的美誉。
骆宾王本是浙江义乌人,后来因为父亲骆履元做了博昌(今山东博兴)县令,骆宾王在口占《咏鹅》诗数年后,就与母亲离开义乌,同父亲生活在一起。其时,他年龄大约在十岁左右。
骆宾王在博昌时,正直求学的关键时期。他具体的学习情况,史传没有记载。但从他的诗文中,可以看出此时学习非常勤奋,钻研精神十分专注:“弋志书林,咀风骚于七略;耘情艺圃,偃图籍于九流。”
除了家庭和学馆教育之外,骆宾王还积极向当地学者请教,学问很快趋于大成。
后来,父亲不幸病故任上,骆宾王无力带着灵柩回归故里。他就和母亲、弟弟寄居在博昌。加上父亲埋骨于此,这里甚至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后来,骆宾王因出仕求官离开博兴,但对这里仍常常牵挂于心。
此去即是数十年,到了高宗开耀元年(公元681年)春,骆宾王受朝廷派遣赴燕齐一带考察。骆宾王借此机会再度来到博昌。这里是他早年就读的地方,也是父亲厝殡埋骨之所。在博昌土地上,到处有他寻幽探胜、结伴游宴的踪迹。尤其使他难以忘怀的,是父亲去世以后那段艰难岁月,博昌父老乡亲、故交旧友曾热情济助,多方扶持,不仅使父骨得以安寝,也使遗孀孤儿有所依托。
此次重游,博昌的一草一木都能勾引起他对往事的无限怀念。受这种感情驱使,在行将离开博昌时,他以饱蘸感情之笔,给当地父老写了一封《与博昌父老书》。
书信的开端,即感情外涌,深情倾诉别后思念之情:骆宾王谨致书与博昌父老,承并无恙,幸甚幸甚。云雨俄别,风壤异乡。春渚青山,载劳延想;秋天白露,几变光阴。古人云:别易会难,不其然也!
接着他描述这次重回博昌、寻访旧友,结果却是物在人亡,使他不胜今昔之感。虽然生老病死乃是自然规律,但骆宾王睹物伤情,难免有浮生如梦之感。
骆宾王途经齐鲁期间,正是高宗虽然在位、武则天权力却迅速膨胀时期。骆宾王关心国事,对此事自然幽愤忐忑难名,加之又见“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更增添了他无限悲戚之情,使他“不觉涕之无从也”。
由于公务羁身,骆宾王不能在博昌逗留太久。他扫祭了父墓,拜会了耆旧故老,寻访了故城遗迹,就继续上路。自此,他再也没有回过博昌。
三年后,骆宾王参加了徐敬业反对武则天的军事行动,并写了那篇辞锋警利,气势不凡的传世名篇《为徐敬业讨武瞾檄》。
当反武兵败后,噩耗频传,或谓骆宾王被杀,或谓其出家,竟然不知所踪。但博兴父老深信骆宾王一定去灵隐寺为僧,以寄托他尚活人间、安然终老的愿望。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人物 作者:鲍青)
责任编辑: 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