瞰天下丨带给我们温暖的马修·派瑞与他背后的潘多拉魔盒
大众日报记者 周世显 周艳
2023-11-01 13:48:45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10月29日,美剧《老友记》的主演马修·派瑞(Matthew Perry)在家中浴缸溺亡,终年54岁,他所饰演的“钱德勒”是一代人的青春回忆。此次猝然的告别,再也见不到六人行了……
尽管马修·派瑞的确切死因要等进一步的调查,但值得关注的是,他在去年出版的回忆录《朋友,恋人,和非常可怕的事》中,承认了自己的酒瘾药瘾问题从拍摄《老友记》第一季就已经开始了。而雪上加霜的是,1997年,马修·派瑞在游船事故中受伤,医生给他开了大量的镇痛药奥施康定(OxyContin,阿片类镇痛药),后来不慎成瘾并被强制戒毒。
美国的阿片类药物成瘾问题有多严重?
吸毒曾被西方人称为“美国病”,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2022年美国有10.96万人死于吸毒过量。《财富》杂志报道,美国阿片类药物过量致死的人数已超过枪击和交通事故致死人数的总和。这个仅占世界人口5%的国家承包了世界上60%的毒品。英国《柳叶刀》杂志发布报告预测,如果美国不采取新措施,从2020年到2029年累计将有约122万美国人死于过量服用阿片类药物。
阿片类药物是从阿片(罂粟)中提取的生物碱及衍生物,能缓解疼痛,但长期服用可上瘾,并诱发精神疾病。阿片类药物通过提高其痛觉阀,以及刺激多巴胺释放,来降低机体对疼痛的感受,产生强大的镇痛作用。
潘多拉魔盒是如何肆虐的?
历史上阿片类药物这个潘多拉魔盒的肆虐,需要提到一位美国精神病科医生亚瑟·赛克勒及其家族经营的“疼痛帝国”。早在1966年,他就利用广告骗局,把用来治疗焦虑症的短期服用阿片类药物安定和利眠宁,营销成“包治百病”的神药,导致毒品泛滥。滚石乐队曾经为阿片类药物“安定”(Valium)创作了一首歌曲,名为《妈妈的小帮手(Mother's little helper)》,歌词中描述了一位母亲需要靠服用安定药片才能度过烦恼而平凡的一天。然而,其成分具有较强的成瘾性,连续服用6周以上病人就会对药物产生依赖。
疼痛是金,资本永不眠。厂家的营销逐利行为与政府的纵容引发了阿片危机。在20世纪90年代,普渡制药上市了一款“奥施康定”阿片类药物,之所以能获批,与“政商旋转门”的政商勾结密切相关。公司还整合了赛克勒家族两代人成功营销的策略:一是把药物再次包装成包治百病的万能止痛灵药,二是借助缓释技术的谎言(服用后即刻释放一部分药物,可以快速缓解疼痛,剩余的在接下来的12小时内缓慢释放,但实际不会达到12小时),声称只有不到1%的病人会上瘾,使美国公众相信它的安全性。丰厚的佣金激励庞大的销售队伍向医师和大众推销:从公立医院到乡镇诊所,从治疗癌症病痛的强阿片类药物到普通的跌打损伤,处方单漫天飞舞,药物唾手可得。这也助长了美国的 “疼痛运动”——疼痛也是病,凡是疼痛便应该吃药治疗——塑成了美国公众对疼痛的条件反射,形成一种止痛文化。
阿片危机一直延续至今
到2010年,奥施康定被抑制滥用时,许多已经上瘾的美国人先后转向了海洛因和最强效的芬太尼。最近,“僵尸药”又成为美国吸毒者的新宠。毒品泛滥带来一个个家庭悲剧,使美国劳动力短缺,公共健康堪危,助长了黑市交易、暴力犯罪,加剧贫困代际传递和种族歧视问题,严重冲击美国社会。但美国政府却未能停止民众使用毒品,相反,政府从中获得可观的税收,捞取政治利益。
当前,美国是全世界毒品和药物滥用问题最严重的国家,吸毒人数占全国的12%,是其人口占全球比例的3倍。对毒品管制的失败,折射出美国体制的失灵。如何处理好这些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并维持社会秩序,无疑考验着美国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取舍智慧。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周世显 周艳 综合新华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澎湃新闻、网易新闻等报道)
责任编辑: 许光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