瞰天下·专家访谈|法国今年秋冬或迎来第二波疫情——青年学者慕阳子、母耕源一席谈

大众日报记者 马章安

2020-09-03 16:11:01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新冠疫情反扑 法国政府再度收紧防疫措施

当地时间8月28日,人们在法国巴黎戴口罩出行。根据法国官方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该国新冠确诊病例数近来增势迅猛,疫情各种统计指标全面回弹。面对疫情反扑,法国政府再度收紧防疫措施,包括扩大强制佩戴口罩的范围、强化学校开学应对预案和提高全国病毒检测能力等,尽一切努力避免实施完全封禁措施。新华社/法新

法国:疫情下的开学季

当地时间9月1日,在法国南部城市尼斯的一所中学,学生们戴口罩来到学校报到。法国9月1日迎来新学年第一天,中小学生重返校园。新华社发(塞尔日·阿乌齐 摄)

【内容提要】

◆长期以来养老院是法国医疗保健系统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环,在医疗资金和设备方面一直难以尽如人意。医护人员因待遇低、工作辛苦也出现巨大缺口。此次疫情中,许多养老院甚至缺少新冠病毒检测。法国老龄化程度高,截至2020年初,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达20.5%,总数达1374.8万,高于欧洲国家平均水平。在疫情初期,民众防疫意识较淡薄,照常去养老院探望老人。而很多老年人患基础疾病,抵抗力差,一旦一人被感染,那么整个养老院都会遭殃。

◆疫情发生以来,中法两国领导人多次沟通,不仅彰显了中法深厚友谊,显示了两国合作共渡难关的政治意愿和担当,为两国疫情防控合作指明了方向,同时为国际社会团结抗疫作出了“中法贡献”。

◆法国疫情防控的主要经验是以法防控。颁布卫生紧急状态法案,赋予政府以政令形式实施各项抗疫措施的权力,征用医用设备和口罩,成立专家评估委员会,动员军事力量救治重症患者。实施“禁足令”,并根据事态发展予以延长。多次严格细化“禁足令”的具体要求,并加大对违反者的处罚力度。

◆一方面,法经济或将陷入长期低迷。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重创了法国经济发展势头,并导致部分改革措施被迫中断。法国2020年GDP将创纪录地下降10%,在2022年前法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无法回到2019年底的水平。另一方面,疫情或加速法经济转型。

慕阳子,女,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法国问题研究。

母耕源,女,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2013年6月至2017年2月在我驻法国大使馆工作。当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国内政外交。

法国今年秋冬或迎来第二波疫情

——青年学者慕阳子、母耕源一席谈

截至当地时间9月2日下午,法国24小时内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017例,继续成为欧洲近期单日新增病例最多的国家;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达29.3024万例,在世界排名第十七位,在欧洲则位列俄罗斯、西班牙、英国之后,排名第四。那么,3月份开始法国疫情加剧的原因是什么?法国疫情防控有何经验教训?疫情对法国经济长期影响如何?就这些问题,记者近日分别书面采访了两位青年学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慕阳子,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母耕源,请看她们的解读和分析。

多重因素导致法国新冠肺炎疫情3月份开始加剧

记者:法国新冠肺炎疫情3月份开始加剧,新冠肺炎病例数每3天几乎翻一倍,防疫形势“极为令人担忧”。法国总统马克龙当地时间3月16日晚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法国处于“卫生战争状态”,提出限制法国人出行的严厉措施,实施“禁足令”,采取了“封城”等举措。法国卫生总署4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法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56989例,死亡4032例。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母耕源:第一,应该说,法国对疫情的反应还是比较早的。早在1月初中国政府宣布首例死亡病例后,法国卫生部即向地方卫生部门和医务人员发出警告,并为可能到来的卫生紧急状况做好了行动应对准备,且在出现病例后于1月27日启动了卫生危机中心。但政府在避免接触、隔离等防控措施上显得滞后和不到位。2月底才宣布禁止封闭环境里5000人以上的集会,而直到3月中旬才下令关闭酒吧、餐馆、电影院等。第二,内政因素的干扰。在疫情防控关键期,卫生部长比赞辞职代表执政党去竞选巴黎市长。3月15日,市镇选举第一轮在严峻疫情下照常举行。第三,欧盟申根国家间的人员自由流动性,难以有效阻止输入性病例传入。第四,拉丁民族自由散漫的性格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防疫措施的有效实施。虽然政府取消了原定3月1日举行的巴黎半程马拉松赛,但仍然有不少民众自发参加,并对政府的措施感到愤怒。第五,法国制造业“空心化”使得口罩等防疫必需品短缺。

慕阳子:首先,法国作为高度开放的发达国家,国际交往非常频繁,本身就容易造成疫情传播。其次,法政府在初期对疫情重视不够。在武汉宣布封城时,时任卫生部长比赞还表示,法国境内发生疫情可能性“几乎为零”。即使疫情在法迅速蔓延期间,法政府还是坚持按原计划于3月16日举行了市镇选举首轮投票。最后,法国民族性格和社会文化使然。法国人天性热情,见面握手、拥抱、贴面亲吻、聚集交谈等习惯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病毒传播。因此,即使政府在3月中旬意识到严重性,并开始采取严格防控措施,已无法扭转病毒已大面积传播的趋势。

养老院是法国医疗保健系统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环

记者:法国大东部大区公共卫生部门4月2日在一份声明中说,截至3月31日,大东部大区境内620家养老院中411家“受新冠病毒感染”。法国公共卫生部门4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包括失能老人养老院的社会医疗机构中,确诊或疑似病例累计35864例。为什么法国的养老院会成为新冠疫情重灾区?

母耕源:首先,老年人本来免疫功能弱,又多患有基础性疾病,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和高危易发人群,且容易发展成危重症。这在全世界都一样,并非法国独有。这是养老院成重灾区的客观原因。其次就是法国养老院固有的一些问题在这次疫情中得到了集中暴发。长期以来养老院是法国医疗保健系统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环,在医疗资金和设备方面一直难以尽如人意。医护人员因待遇低、工作辛苦也出现巨大缺口。此次疫情中,许多养老院甚至缺少新冠病毒检测。此外,有消息称养老院数据统计的延误导致没有及时调拨物资。还有批评称,存在多个数据上报系统、中央和地方规定有时出现分歧,相关规定也不断在改变:例如“必须”戴口罩的规定几天后就变为“建议”戴口罩,这些都影响了疫情防控的效率。

慕阳子:法国老龄化程度高,截至2020年初,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达20.5%,总数达1374.8万,高于欧洲国家平均水平。在疫情初期,民众防疫意识较淡薄,照常去养老院探望老人。而很多老年人患基础疾病,抵抗力差,一旦一人被感染,那么整个养老院都会遭殃。此外,法国在疫情高峰期存在医疗物资严重短缺问题,一线医护人员口罩、防护服都难以被充分保障,养老院老人和工作人员更无法得到应有保护。

领导人多次沟通,为国际社会团结抗疫作出“中法贡献”

记者:在疫情防控的关健时刻,习近平主席、王毅外长等分别多次与法国总统马克龙、法国外长勒德里昂通电话,这对中法抗疫合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慕阳子:疫情发生以来,中法两国领导人多次沟通,不仅彰显了中法深厚友谊,协调了相互间的抗疫物资援助,同时为国际社会团结抗疫作出了“中法贡献”。在中国疫情严重时期,法政府向中国捐助了口罩等防护物资,法驻武汉总领馆也是当时在汉唯一开门办公的外国领事馆。在法国因疫情而举国隔离的次日,中国为法国提供的医疗物资就抵达了戴高乐机场,之后两国架起“空中桥梁”,通过多轮航班运送法国向中国订购的10亿只口罩。在国际层面就疫苗和药物联合研发、中法非三方抗疫合作、加大对世卫组织支持等方面达成共识,凸显了中法合作在多边领域的特殊性与示范性。

母耕源:在疫情防控关键期,两个大国的领导人保持沟通,显示了两国合作共渡难关的政治意愿和担当,为两国疫情防控合作指明了方向,为两国乃至全球抗疫斗争凝聚了共识与合力。两国高层频繁通话有利于两国消除误解、偏见从而共同抗疫,并在抗疫物资、疫苗研发、中法合作帮助非洲抗疫以及疫情后双方经贸合作等多个合作层面和领域取得成果。

法国疫情防控的主要教训是疫情之初对病毒的认识及防控措施均不到位、失之宽松

记者:4月17日,法国实施“禁足令”已满一个月,尽管新冠疫情形势依旧严峻,但医院住院人数和重症人数呈下降趋势,医院的压力稍有减缓,疫情防控形势出现一丝曙光。从5月11日开始部分解禁,6月2日起进入解禁第二阶段。这说明“禁足令”在法国疫情防控中确实起了重大作用。请概述法国疫情防控的主要经验和教训。

母耕源:主要经验是实施“禁足令”,并根据事态发展予以延长。多次严格细化“禁足令”的具体要求,并加大对违反者的处罚力度。至于教训,主要是疫情之初未能引起足够重视,面向民众的防控措施滞后且不到位。

慕阳子:法将新冠疫情及防控工作分为四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总体防疫措施宽松。允许民众从事聚集性活动,认为“参与民主生活并不比去超市更危险”,不鼓励普通公民佩戴口罩,仅要求轻症患者居家隔离等,实际上错失了防疫窗口期。后两个阶段,防疫有效性明显提升。颁布卫生紧急状态法案,赋予政府以政令形式实施各项抗疫措施的权力,采取严格“禁足令”,征用医用设备和口罩,成立专家评估委员会,动员军事力量救治重症患者等。在全法大部分地区疫情得到控制情况下,政府于5月11日开启了“解封”进程,分地区、分阶段推进学生返校、商店营业、企业复工等活动,但总体保持谨慎,就检测隔离、佩戴口罩、社交距离等方面做了严格要求。

法国今年秋冬第二波疫情似乎越来越可能发生

记者:法国卫生部通报,8月以来单日新增病例平均为1125例,与6月平均新增病例435例相比翻了不止一番,7月平均新增病例为746例。由于疫情反弹,法国进一步扩大了强制佩戴口罩范围。法国政府7月31日赋予地方政府决定民众是否在室外公共场所戴口罩的权力。法国政府应对新冠疫情科学委员会8月4日警告,法国今年秋天或冬天迎来第二波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大”。你如何看待“口罩令”和这一警告?

慕阳子:解禁以来防疫措施放松、经济活动重启是疫情反弹的主要原因,而法国人热衷夏季旅行、举办家庭聚会则大大加速了病毒传播速度。总统马克龙已明确表示“不会让整个国家因疫情而停止运行”。但面对疫情反弹和长期化趋势,佩戴口罩成为兼顾医疗系统承受力和正常社会生活的最有效途径。马克龙亦承认防疫措施“不符合拉丁民族性格”,但须学会“和病毒一起生活”,接受一定时期内的“合理约束”。此外,法国从“口罩无用论”到强制“口罩令”的转变背后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法国口罩储备和产能问题。在疫情初期,法国仅有1.17亿外科手术口罩储备,FFP2级别医护口罩零储备,无法满足普通公民日常防护需求,因此总统马克龙“带头不带口罩”。随着国内外口罩产能上升,法国“一罩难求”的局面已过去,政府自然名正言顺地要求民众佩戴口罩。

母耕源:法国吸取之前的教训,全面研究分析疫情和多方面信息后作出实施“口罩令”的决策,我认为是正确的,有利于疫情防控。至于警告,从目前的情况看,第二波疫情似乎越来越可能发生。因此通过警告引起民众重视,防患于未然也是合理的。

法国在新冠药物和疫苗研发方面已有实质性进展

记者:法国在新冠药物和疫苗研发方面,有何进展?

母耕源:在疫苗和药物研发方面,目前的新进展是法国政府和法国药业巨头赛诺菲公司准备展开合作以加快疫苗和抗疫药物的研发进程。法总统宣布投资2亿欧元:其中1.2亿用于支持疫苗和药物的生产能力,余下的8000万用于疫苗试验。据称将于秋季进行第二批投资。赛诺菲将建一个新的疫苗工厂。同时,法国政府也同一家非法国企业阿斯利康公司签订了协议,后者将为其提供一定数量的疫苗,该疫苗已在临床试验阶段。

慕阳子:今年2月中旬,法国赛诺菲集团启动了对新冠疫苗的研发项目,4月宣布与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合作开发新型疫苗。两家药企的目标是将赛诺菲研制的用于生产流感疫苗的重组蛋白质技术与葛兰素史克研发的用于流行病的佐剂结合起来。该疫苗会在9月份开始进行一期和二期临床试验,年底进行三期试验,如试验结果积极,计划在2021年上半年上市。

法经济严重持续衰退难以避免,疫情亦会加速法经济转型

记者: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4月14日说,由于限制措施延长至5月,预计今年法国经济萎缩8%。此外,法国央行4月8日发布报告预测,受新冠疫情影响,法国今年一季度经济萎缩约6%,这是自1945年以来法国经济最差季度表现。法国国家统计和经济研究所初步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环比萎缩13.8%,创下1949年以来最大季度环比降幅。数据显示,法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滑19%。怎样看待疫情对法国经济的长期影响?

慕阳子:一方面,法经济或将陷入长期低迷。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重创了法国经济发展势头,并导致部分改革措施被迫中断。法国2020年GDP将创纪录地下降10%,至少两年时间才能从危机中缓过来,预计2021年增长率为7%,2022年为4%。法国失业率将在一年内从2019年底的8.1%攀升到11%。此外,随着政府支出快速上升、税收收入下滑,债务问题成为新隐患。另一方面,疫情或加速法经济转型。疫情以来,法积极推动法、欧经济复苏与绿色、数字化转型相结合,计划在工业、绿色、数字化和农业等领域大规模投资,并呼吁汽车、医药等产业“回流”法国和欧洲,创造“未来就业岗位”的同时夯实“经济主权”。

母耕源:从经济长远发展看,尽管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纾困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但疫情造成的不良经济形势仍可能导致失业率和破产率上升。很多企业也会减少投资,进而影响未来经济增长活力。欧委会预计2020年法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10.6%,高于欧元区平均水平。有分析人士认为,在2022年前法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无法回到2019年底的水平。若出现第二波大规模疫情,经济的严重持续衰退更是难以避免。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章安  报道  策划/姚广宽)

责任编辑: 马章安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