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三国时期钱币也“疯狂”?
2020-06-14 10:01:00 发布来源:《今参考》推荐
说起三国时代,人们最先想到的是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斗争。三国割据并不只是政权和疆土的对立,还有经济上的竞争,其中最明显的一个表现就是各国发行不同的货币。
汉代的通行货币是五铢钱,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数量最多、流通时间最久的钱币,通行了700多年。“五铢”也是钱币重量,在那时一两相当于24铢。五铢钱在汉代时,货币价值长期以来比较稳定。但到了东汉晚期,由于天灾人祸,战乱频繁,国家动荡分裂,原有的货币体系遭到破坏,各种钱币开始出现。
当时有人在正规的五铢钱上做手脚,用锋利的工具按照铜钱圆的形状剪下一部分,留下的内圈就没了外廓。有意加工过的钱币流到市场上,以次充好,成为一种虚值货币,以假乱真,为牟利扰乱了市场。这样一来,五铢钱大幅度地减重、贬值。
当时,还有一种新货币叫“董卓小钱”。为了搜刮民财,董卓下令制造了一批质量特别差的铜钱,做工粗糙,文字模糊,关键还缺斤少两。据说当时董卓铸造的这种钱,8个钱才抵得上原先一个五铢钱的分量,所以被后世叫作“董卓小钱”。这里的“小”,既是指钱币轻,也是虚指,是一种劣质的货币。
曹操掌管北方之后,也无法拯救当时凋敝的经济状态。曹操只铸行过数量较少的五铢钱,而当时大量农地荒废,一些豪强世族纷纷率领族人,建立坞堡以自卫。在坞堡周围从事生产活动后,渐渐成为自给自足的庄园制度,民间贸易一定程度上回到了实物交换的原始状态。当时很普遍,以布帛、谷粟等实物为主要货币。
三国之中,实力最强的曹魏都面临如此严峻的经济危机,蜀国与吴国的情况就更为复杂了。这两个国家为了与曹魏进行军事抗争,大量铸行高面值的货币,以通货膨胀为代价,自民间聚敛财富,维持国家的巨额军费开支。当时蜀汉发行的铜币叫作直白、直百五铢,以及太平百钱,而东吴使用的钱币则是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听这些名字,钱上的数字都特别大,所以,这是一种高面值的货币,代价就是通货膨胀。
三国时期还延续了汉代的瘗钱风俗,就是在墓葬中大量随葬铜钱。这不像后来人们用的纸钱,都是假的冥钱,当时人们在墓葬里面放的是实打实的真钱。比如朱然墓有约6000枚,湖北鄂州鄂钢饮料厂1号墓出土7000余枚,湖北武昌东吴道士郑丑墓出土3000多枚。由此可以推想一下,当时社会上货币流通量真的是非常庞大,当时的钱恐怕是真的不值钱。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 王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