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美术:丹青殊智蕴自信 笔底乾坤铸华章

2016-12-31 22:31:11 发布来源:中国艺术报

2016之于中国美术,注定是个不同寻常的年度。这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十三五”胜利开局,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圆满召开……党和国家一系列重大历史节点与全国文艺界的盛会于此交汇。中国美术家响应党的号召,坚持为人民服务,取得丰硕成果,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优秀作品;这些精品之作,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弘扬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展现了当代美术家群体昂扬的精神风貌、高超的艺术水平,可谓“丹青殊智蕴自信,笔底乾坤铸华章” 。回望2016,中国美术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国家美术发展和收藏工程”等诸多方面亮点频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2016年,中国美术界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在中宣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鼓舞下,顺应人民呼声、担当时代重任、勇攀文艺高峰,为国家、为社会奉献了大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

自4月以来,中国美协先后组织数百位美术家分批赴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等采风写生,遴选20位中青年美术家深入基层采风创作,并于10月在中国政协文史馆举办“向人民汇报——20位中青年画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成果汇报展” ,展出了他们横跨14个省份采风创作出的300余幅作品中的87件,充分体现了广大美术工作者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过程中,“走进去”的觉悟、“融进去”的情怀和“沉下来”的恒心。

春节期间,中国艺术研究院师生深入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写生。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中国艺术研究院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连续举办“人民形象·中国精神——中国艺术研究院著名艺术家系列精品展” 。随后,又于2016年6月在中国美术馆再次推出“人民形象·中国精神——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大展” 。这些展览均构成该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系列展”的重要板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使得当代美术家群体找到了艺术创作与艺术创新的根脉。他们一方面从人民深厚的生活土壤中发掘出普通人的精神境界,并在清新艺术语言的开拓中最大限度地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从全球化视野和现代文明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发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艺术探索的路向,从而更加坚定了从本土现代境遇中探寻自主发展道路的信心。

>>引领创作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201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为此,中国美术界先后推出多个主题性展览。这些主题性美术作品把中国精神的内涵融入美术创作中,呈现出更为强烈的民族精神底色。

6月,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共同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拉开帷幕,该展面向全国征集作品6166件,共计展出313件。展览以馆藏经典美术作品与部分新创作品展现了党的光辉历程,突出了对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的引领和倡导,所展出的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连环画、综合材料等多种艺术形式,以时间为序,回顾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95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热情讴歌了建党以来所取得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成就,铸就了一部关于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视觉史诗。

10月,中国文联、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主办“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创作展” ,集中展示了全国美术院校和部队以“十送红军”“血战湘江”“遵义曙光”“四渡赤水出奇兵”“娄山关大捷”“彝海结盟”“飞夺泸定桥”“翻越雪山”“草地铁流”“智夺腊子口”“直罗镇大捷”“大会师”为主题创作的12件反映长征精神的巨幅精品力作。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国美术馆、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美术作品展” ,展出了《红军长征到陕北》 《南渡乌江》 《彝区结盟》 《毛泽东在古田会议》等80幅(件)油画、国画和雕塑作品。光辉的历史在艺术中凝固成灿烂的图卷,伟大的功绩在几代中国美术家的笔下得以充分抒写。这些作品亦势必成为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革命历史题材的重要构成,成就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史上的一段佳话。

此外,中国美协还主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展览和学术活动,包括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期间,邀请全国百余位美术名家集体创作《江山如此多娇百米长卷》 ,举办“第五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巡展”“希望的田野· 2016中国农民画作品展”“美丽南方·广西——中国美术作品展”“ ‘中国精神·中国梦——美丽乡村行’写生作品展”“工·在当代——2016 ·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 ,以及罗工柳、郁风、彦涵、丁聪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第二区段“真像——当代中国写实油画的新发展研究展”暨研讨会等,创作生产了一批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鲜明体现了广大美术工作者推动中国美术由“高原”向“高峰”迈进的勇气与决心。

今年,文化部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2016 ·北京) ”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的“美丽中国·和谐家园——美术作品展” 、中国美术学院主办的“美学江南——中国人的生活艺术”展等美术盛事亦适时推出。这些立足本体、植根传统、面向当代、探索创新的主题创作在2016年陆续登台亮相,无不显示出当代中国美术家群体整齐的艺术阵容和蒸蒸日上的创作势头。

>>在国际艺术界彰显文化自信

2016年,中国美术界对外交流工作坚持以国家文化战略为指引,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配合国家公共外交着力方向,在国际艺术界彰显中国的文化自信,努力锻造对外美术交流品牌,为推动中国美术走出去持续助力。9月,逾200件中外美术佳作再次集结北京炎黄艺术馆,集体亮相于由中国美协主办的“互绘·相知——中外美术作品展” ,将6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神奇绚丽的景观尽数收纳其中,全面呈现中外美术家眼中的多彩世界。

10月,近40件以“艺术与和平”为主题的作品亮相丹麦,这是中国美协首次在北欧国家办展。展览透过多种美术表现形式,深刻反映出中华民族对和谐美好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今年正逢中国与秘鲁建交45周年,由国务院新闻办主办,中国外文局等单位协办,中国美协担任学术支持的“感知中国·走进秘鲁——APEC ‘人与自然’艺术展”携来自APEC成员国中的18个国家及地区的31位美术家的36件作品,在秘鲁国家考古人类学历史博物馆展出。展览不仅显现出APEC成员国各具特色的艺术传统和文化多样性,也寄托着中国美术家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和关爱一切生命的情怀。

此外,在中国美术不断“走出去”的同时,中国美协也时刻关注华人华侨和港澳台美术家的发展情况,传递出祖国对美术家的关心、支持。

>>重大美术工程成效显著

2016年的中国美术,苦练内功、外扩影响、强化实效。“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建设项目,是一次大规模、全方位、多层面以美术形式再现五千年灿烂中华文明的史诗级重大工程,是中国美术史无前例的宏大工程,是一件功在千秋、义在当代的宏图壮举。11月,中国文联、财政部、文化部主办,中国美协、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的“中华史诗美术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展出了创作历时五年之久、经过多轮遴选入围的146件作品。

文化部艺术司持续推进“国家美术发展和收藏工程” ,优先聚焦美术馆专业化水平提升,启动优秀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启动国家美术藏品保护和修复示范中心试点工作,成效显著。仅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一项工作,五年间就累计推出馆藏精品展览150余个,展出各馆藏品近1 . 8万件次,吸引观众800万余人次,推动了美术馆的收藏、研究与展示。中国国家画院继续推进“ ‘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 ,立足艺术本体,着眼文化发展史,紧扣丝绸之路主题,鼓励“一人一品” ;被行业专家称为“城市园林山水建筑”的中国国家画院扩建工程亦正式破土动工。

白居易有诗云:“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有了2016这一年的固本培基,相信2017的中国美术将迎来更为远大的前程。

责任编辑: 孙先凯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