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理论周刊6月纵览丨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如何把握;“未来产业”与“人民城市”怎样建设
大众日报记者 崔凯铭 张浩
2023-07-05 07:07: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聚焦现实问题,紧跟时事热点,展开理论解读,作出分析研究。6月,大众日报理论周刊关注了哪些理论热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大众日报理论版特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项目组首席专家,为我们讲解如何理解、如何整体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中国为支撑和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
今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外交活动中多次强调,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如何理解“三大倡议”?如何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我们邀请省内知名专家进行解读。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孕育发展,成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如何抓住未来产业发展机遇?
产业集群发展既是区域竞争的优势所在,也是产业竞争的内在必然,为何会出现产业“集而不群”的现象?
城市发展每向前一步,城市治理的脚步就要跟上一步。建设“人民城市”,哪些细节值得发力?……
敬请关注大众日报理论周刊6月纵览。
理论周刊丨韩升:如何认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中国为支撑和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提供的又一重要公共产品。“三大倡议”丰富拓展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内涵、实践路径和价值意蕴,蕴含着不断崛起的东方大国积极贡献给世界的政治智慧与实践方案。
理论周刊丨杨金卫:把握运用好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方法论
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必须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认识,把握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周刊丨黄石松: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从有到优”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十四五”时期,面对新任务、新挑战,我们要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从有到优”的新突破。
理论周刊丨杨丹辉:什么是未来产业?有哪些机遇与挑战?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颠覆性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带动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物联网、区块链、生命科技、新能源为代表的未来产业加快孕育发展,成为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要加紧谋划布局前沿科技创新和未来产业培育,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理论周刊丨高延君:山东自贸,加“数”升级
今年是自贸试验区建设10周年,也是山东自贸试验区“升级版”元年,山东自贸试验区能否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争取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中抢先机、赢主动,成为需要聚力攻坚的新课题。
理论周刊丨发挥好自贸试验区的三重效应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提升,不仅在于片区经济的内生发展,更在于对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所发挥的动态效应、辐射效应和溢出效应。
理论周刊丨城市向“新”,见物更要见人
城市发展每向前一步,城市治理的脚步就要跟上一步。事实证明,面对城市生活的新变化,着眼群众所需,做好服务保障,在“见人”与“见物”、“放”和“管”中寻找动态平衡,才能让人民群众安居“人民之城”,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
理论周刊丨王学斌:整体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深入阐释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一重要论述,对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理论周刊丨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威海市各级党委(党组)始终坚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不断在提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效上下功夫、做文章、求突破,为建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撑。
理论周刊丨一位挂职干部的思考:创建“吨半粮”,“节水”与“增粮”如何破解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在这一背景之下,深入谋划实施“吨半粮”工程,创新探索节水、增粮、增收的路径,意义十分重大。笔者从省直机关到德州禹城市挂职任市委副书记以来,通过亲身参与禹城“吨半粮”工程的探索实践,全面深化了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认识,有效深化了对县域抓粮食生产的系统把握。立足禹城有关做法和成效,最突出的感受有三点。
理论周刊丨孔宪香: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山东是人口大省、人才大省,推动山东高质量发展,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需要加快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理论周刊丨扎实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山东应把扎实推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打造共同富裕的省域范例。
理论周刊丨老字号焕新,路在何方?
老字号具有鲜明的历史底蕴、文化内涵、传统技艺和商业理念,不仅引领工商业民族品牌的发展,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口。老字号在建设自主品牌、全面促进消费、坚定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6月9日至11日,第七届中华老字号(山东)博览会在济南举办,26省市600余家企业携万余款国潮产品荟萃泉城,再次掀起了老字号消费的热潮。
理论周刊丨从1.0到4.0,城市更新如何唤醒“微细胞”
高架桥下建起了运动场,小区里多了一个口袋公园,老厂房摇身一变成了艺术街区……一段时间来,不少地方积极推进城市微更新,探索存量空间的活化利用,打造了一批小而美的城市微景观,让城市在新与旧的碰撞中焕发新生。有人说,城市更新已经从1.0阶段发展到4.0阶段。
理论周刊丨流亭机场数万人“蹦迪”,城市遗产咋盘活
城市遗存的风貌保护和再开发利用,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2021年8月,随着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正式转场运营,服役77年的流亭机场正式退出民航历史舞台。拆除还是保留?这道难题摆在了流亭机场面前。
理论周刊丨涂可国: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中国—中亚峰会等重要外交活动中多次强调,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新时代,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丰富内涵和基本特点,科学把握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大战略意义,合理寻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途径与方法。
理论周刊丨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明确“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任务。面向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深刻把握教育强国建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中的关键意义和政治使命。
理论周刊丨魏翔:“休闲经济”越来越热,如何激发城市新活力
休闲经济是一种内生经济,它在不弱化城市旅游功能的基础上,增强城市包容所有进入者的吸引力,以满足人的个性、多样性、多元性发展为目的,为此需要通过公共投资和公共服务对城市经济进行改良和提升,将“经济城市”推向“人文城市”。在这个过程中,成为城市休闲胜地的区域,势必成为外地游客的打卡地和消费地,于是休闲经济内生出当地的旅游经济。
理论周刊丨丁兆庆:壮大产业集群,如何避免“集而不群”
纵观世界各国产业发展历史,产业集群作为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不仅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现代经济中,产业集群发展既是区域竞争的优势所在,也是产业竞争的内在必然。
理论周刊丨“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它们之间的桥梁是什么?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连接“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桥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在国家总体战略部署的引领下,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全国各地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可应用的实践模式。
理论周刊丨新闻学面临的尴尬,其实很多学科也在经历
新闻学面临的尴尬,很多学科也正在经历。象牙塔里的学问若与时代需求脱节,则必然会被时代甩在身后,也难以得到公众的认可。对于以新闻学为代表的人文社会科学来说,如何影响社会,如何引领时代,比发了多少C刊更加重要。
理论周刊丨书画家路边摆摊,“出摊”与“出圈”怎么看?
在精神生活日趋丰富的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需求始终是存在的、旺盛的。关键就看能不能创造好的条件,把这些需求找出来,把这个市场挖掘出来,从而拉近传统文化与广大群众的距离。
聚焦现实问题,紧跟时事热点,展开理论解读,作出分析研究 周二出版。
投稿邮箱:dzrbllb@163.com,联系电话:0531-85193121
(大众日报记者 张浩 崔凯铭 整理报道 策划 任宇波 邵方超)
责任编辑: 崔凯铭 张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