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大众日报理论周刊看点①丨如何理解“明体达用 体用贯通”?
大众日报记者 张浩 崔凯铭
2023-10-31 07:00: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 王学斌
精髓要义,著之于篇。今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和历史高度,不断深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由先破后立始,进而破立并举,再到以立为主,形成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习近平文化思想。一方面,作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本身就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的思想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作为文化篇章,也提升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明底蕴和文化品格。故对此“文化篇”的谋篇布局过程、总体框架要义进行梳理,则显得极为必要。
□ 江洋 黄广友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在比较文明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发展以其“中国特色”打破了西方对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垄断,超越了西方文明的狭隘性,推动世界文明多样态发展与良性互动。其超越性包括三方面指向:超越了“西方中心论”的先验认知,中国独立自主地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超越了“资本至上”的发展逻辑,从“资本逻辑”跃升为“人民至上”的文明发展逻辑,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文明实践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超越了“文明冲突论”的道路陷阱,倡导世界文明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 姜 锐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第二个结合”的时代内涵。
聚焦现实问题,紧跟时事热点,展开理论解读,作出分析研究 周二出版。
投稿邮箱:dzrbllb@163.com,联系电话:0531-85193121
(大众日报记者 崔凯铭 张浩 报道 策划 任宇波 邵方超)
责任编辑: 崔凯铭 张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