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四周年看起步区|黄河之畔,未来希望之城活力澎湃
大众日报记者 胡沥中 刘飞跃
2023-09-21 20:32:4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2019年9月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到如今已满四周年。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唯一支持设立的实体性新区,济南起步区自成立以来便聚焦绿色低碳发展。挂牌运行两年来,起步区在生态环境保护、新动能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领域发力深耕,如今这座生长在黄河岸边的未来希望之城,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
黄河岸边铺展生态新画卷
近期,黄河岸边270亩油葵再度进入盛花期,起步区黄河公园又一次成为“网红打卡地”。日前,记者驾车向北驶过济南黄河大桥,沿黄河北侧大堤向东行驶约两公里,便见到成片的油葵随风摇曳,一路花海延绵,生机勃勃,美不胜收,不少市民前来拍照打卡。据介绍,花期可持续至国庆假期结束。
黄河公园一期是济南起步区重点打造的生态廊道,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平均宽度约100米,总建设面积约59.8公顷。此处花海的成长,是济南起步区在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缩影,也是济南不断擦亮生态底色,推动“城河一体”发展的孜孜探索。
国务院批复的《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要求,起步区要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统筹保护辖区内水系、岸线、湿地、林地等自然资源,扎实开展环境综合治理。
“扎实推进大寺河生态治理一期工程和副中心17条河道水系治理一期工程,系统实施大寺河、齐济河、牧马河生态修复治理,累计开工园林绿化类项目50余个,新增绿地面积133.5万平方米,黄河生态风貌带示范段形成初步景观效果。”日前举行的济南起步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济南市生态环境局起步区分局局长韩道汶如是说。
今年,起步区全面启动示范区建设,其定位为生态商务区,主要建设鹊山生态文化区、总部经济区、科研办公区、科创金融区、都市阳台区。据介绍,示范区超过一半的面积为生态功能区。随着示范区的大规模开发,鹊山、龙湖湿地、大寺河等自然生态资源将进一步发挥其生态价值。起步区蓝绿交融的生态画卷将在黄河之畔徐徐展开。
城市面貌焕发“起势”新颜值
2023年是济南市“项目突破年”,也是起步区加速迈向“成形起势”阶段的关键一年。这一年,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跨河通道、市政道路愈发通达,基础设施配套进一步完善,使得起步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颜值显著提升。
9月19日,记者在济南黄河大桥上见到,东侧新建复线桥已具备合龙之势,两侧蓝色钢桁梁已经相接。据介绍,G104京岚线济南黄河公路大桥扩建工程是连接起步区与老城区的南北向主干道。新桥建成后每天车辆通行能力为10万辆,从市中心到起步区预计能节约20分钟。
在该项目以西,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以北,济泺路穿黄北延隧道工程也在加紧施工中,据悉,本项目水库南岸明挖段主体结构施工完成,西线盾构机已穿越鹊山水库。
济南黄河凤凰大桥、石济客专公铁两用桥、济南黄河大桥、济南黄河齐鲁大桥等横跨黄河之上,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下穿万里黄河,跨河通道在为起步区带来交通助力的同时,也成为起步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进入起步区内部,崭新的城市面貌同样令人眼前一亮。在去年黄河大道一期项目实现部分通车的基础上,目前该项目青银高速以北段智慧产业园通道主体结构已施工完成,通道顶板以上素土回填完成,部分路段已开始沥青摊铺。
在已通车路段,起步区试点济南市首个集园林、环卫、市政为一体的“马路大管家”服务项目。整洁宽敞的路面、精细化管理的绿化,使得黄河大道成为与黄河并行的另一道风景线。
而在黄河大道两侧,山东大学第二医院起步区新院(一期)项目一改过去水泥灰色调,白色幕墙使得建筑更显精致。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验收,目前正全力推进精装、幕墙、安装、室外工程施工。济南黄河体育中心专业足球场于7月份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目前这座可容纳6万余人的专业足球场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及观景平台钢结构施工。
机制创新集聚发展新活力
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起步区比亚迪基地下线,今年以来项目产值突破160亿元;国氢科技“氢腾”品牌发电燃料电池、空冷燃料电池在起步区发布……进入2023年,起步区重点产业项目相继结出硕果,产业发展迸发活力,目前,起步区累计入驻世界500强企业45个,签约优质项目162个、总投资近4000亿元。发展活力的背后,是起步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带来的强大助力。
“将同一领域的多方面工作有机整合到一个部门,更利于统筹协调,提升行政效率。”在此前采访中,起步区党群工作部干部人事办公室主任张启垒告诉记者。
起步区充分发挥“大部制、扁平化”管理模式带来的优势,高质高效推动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将大部制延伸至片区建设一线,成立四个片区建设指挥部,统筹推进重点片区产业、规划、拆迁、融资。
上半年,起步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1家,全年预计新增61家,42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企业18家,占比43%。产业发展的活力带来的是人才吸引力的不断提升。近期,记者在探访园区时了解到,随着企业进驻,更多人才选择来到起步区干事创业。起步区创新创业氛围进一步向好。
起步区将人才作为加快建设发展的第一资源和关键要素。充分借鉴雄安新区、天府新区、江北新区等先进地区经验,坚持“最优加一点”理念,制定出台《集聚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外籍人才创业同权、境外执业资格认定、特色职称评审、“揭榜挂帅”引才、人才个税奖励等创新性举措,形成了符合起步区特点、具有比较优势的人才政策体系。截至8月初,累计兑现扶持资金500万元,全方位激发了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沥中 刘飞跃 报道)
责任编辑: 李忠运 王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