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开工 当年铺沥青” 济南旅游路东延火热推进中
大众日报记者 刘飞跃
2021-11-11 17:20:5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经过将近半年的施工,作为助力济南“东强”战略首个开工的道路主干线,济南旅游路东延进展顺利,整个项目累计完成占总量的约16%,部分路段已经开铺沥青。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东部城区交通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打造“东强”城市发展新格局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旅游路东延顺接济潍高速,将成为连接济南与潍坊、胶东半岛的又一快速通道。
八个作业面同时掘进
11月11日上午10时许,济南旅游路东延项目青龙山隧道东洞口内挖掘机轰鸣,施工人员正在进行隧道的施工。青龙山隧道按普通分离式隧道设计,隧道长880米,双向6车道布置。
旅游路东延项目路线全长约9.2公里,起自历城区彩石镇旅游路与彩龙路交叉口,向东顺接章丘南环路,跨越历城、高新、章丘三区,规划为城市主干路,采用六车道标准建设。目前,整个项目累计完成占总量的约16%,其中桥隧工程推进较快,隧道工程累计完成总量的12%,桥梁工程累计完成总量的30%。
记者从项目部获悉,目前青龙山隧道左线累计完成约200米,右线累计完成约100米。青龙山隧道是旅游路东延项目全线施工难度最大、施工周期最长的工程,能否尽快打通,将是旅游路东延全线能否按时通车的最关键因素。
济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旅游路东延建设办主任李俊岩介绍,为加快推进隧道施工,他们采取了多项措施。“24小时全饱和施工,充分利用既有条件下的时间和空间。时间上采用5+2,白加黑模式,工作人员两班倒,24小时不间断施工作业;空间上采取对该隧道左右两线东西双向四洞口八个作业面同时掘进的方式,积极推进隧道施工。”
当年开工 当年铺沥青
11时许,在旅游路东延与济南大东环交叉口处,沥青摊铺机、压路机和工人正在加紧作业,一条崭新的沥青路面渐渐形成。沥青面层的施工在项目整个建设推进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及时对下部结构层进行保护,使道路整体经受越冬检验,为项目总体完工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正常条件下沥青出场温度应为170度,今天我们提高5℃,控制混合料出场温度为175℃。运输车全部覆盖棉被保温,保证到达现场温度为165℃;摊铺温度不低于160℃,初始碾压温度不低于151℃。
沥青面层尽早施工完成一是能够方便沿线居民出行,为周边村庄居民后续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二是对道路下部结构层进行保护,使道路整体经受越冬检验,为项目总体完工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5月底,旅游路东延项目正式开工,各参建标段积极克服今年降雨频繁、雨量较大的困难,采取塑布覆盖路基、建设施工棚罩等有效措施,降低降雨对工程实施的影响,项目整体建设节奏较快。沥青的摊铺代表着该项目成为2021年济南市首条“当年开工、当年铺沥青”的重点公路建设项目。
为“东强”提供交通支撑
作为助力“东强”战略首个开工的道路主干线项目,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东部城区交通环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打造“东强”城市发展新格局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向东延长后的旅游路将进一步提升通行服务能力,分流经十路交通,对畅通整个城区交通网将发挥重要作用。
济南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副书记朱立河介绍,旅游路东延将进一步拉近与莱芜、钢城的距离,顺接济潍高速,成为连接济南与潍坊、胶东半岛的又一快速通道,对服务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战略和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旅游路向东延伸,新旧道路连通,交通能级和路网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对服务“东强”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同步实施市政管线,为周边片区提供管线接入条件,助力乡村振兴。
针对旅游路串联英雄山、泉城公园、千佛山、龙洞到野生动物园、植物园、朱家裕古村等自然、人文景观的特点,旅游资源与项目建设深度融合,打造访山、寻河、探居、闻泉、望田的深度游赏体验,营造车行山水间、人在画中游的观光效果。(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飞跃 报道)
责任编辑: 王菁华 李忠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