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效促增效!青岛市市南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大众日报记者 薄克国
2023-09-27 23:39:02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今年以来,青岛市市南区坚持“以问效促增效”为导向,切实抓实绩效评价工作,以此提升资金效益,努力让财政资金以最有效率的方式用在民生领域最急需、最迫切的“刀刃上”,高标准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样板区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优化公共资源分配,为民生福祉提供有力保障。市南区首次将全周期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政策绩效评价纳入财政重点评价范围,同步推进项目支出绩效评价、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政策绩效评价,扩大绩效评价范围和规模。今年以来,共开展财政重点评价项目32个,提出项目优化建议136条;意见建议全部得到应用,民生类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以前啊,我们这儿没有助老食堂,老年人就餐真是有点困难。后来听说市南区投了民生的专项,建了助老食堂,这两年不仅食堂环境改善了,饭菜也更好吃了。今年区里还专门找我们做了财政评价的问卷调查,我们这些老年人都挺满意的,以前很多老人都不知道有这食堂,现在能更好地做宣传,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好地方,真是给大家伙解决了很多难题!” 家住金门路街道的王大爷深有体会。
同时,市南区不断完善全过程管控机制,为提升绩效评价工作的专业性和客观性,严格抓实抓细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评价方案制定、现场考察实施等全过程质量管理。先后对32个项目支出的指标体系、评价方案等提出调整意见140余条,对财政专项资金进行了有效控制和监督。以“提高政策和项目实施精准度”为目标,重点抓好评价报告的起草工作。通过在不同阶段有侧重地组织预算单位、行业专家和财政部门开展分析研讨,重点关注政策设计和资金使用“两个有效性”,确保评价报告涉及的指标体系完善、赋分过程合理、提出问题全面、相关建议可行。
市南区还将积极推动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向绩效管理全过程延伸。在提前启动的2024年度预算编审工作中,将绩效评价、自评检查结果与预算安排、目标编制、跟踪监控等工作相挂钩。这将使绩效评价结果及问题整改成效成为预算决策和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及时纠偏预算安排和资金使用,打破“易增难减”的惯性思维,进一步构建完善以“问效增效”为导向的全过程闭环评价体系,确保每一分钱用在提升人民生活福祉上。
“我们从抓好预算编制、拓展工作范围、强化结果应用、坚持信息公开等各个环节绩效管理工作着手,继续深化预绩效评价管理工作,坚持厉行节约、保主保重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积极发挥财政调控作用的有效性,重点保障民生支出,不断助力优化企业营商环境;让百姓从共享社会优质资源中,不断提升生活在市南的幸福感、满足感。”市南区财政局局长董京宴说。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薄克国 通讯员 滕媛 报道)
责任编辑: 王菁华 李忠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