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中车四方所:为轨道车辆装上"动力心脏"和"智慧大脑"
大众日报记者 肖芳
2020-09-26 12:53:00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高铁是中国装备制造一张亮丽名片,而牵引系统是它的“发动机”,制动系统是它的“安全阀”,列车运行系统是它的“大脑”……为中国数量庞大的高铁、城轨等轨道交通车辆提供核心系统和关键产品、装上“动力心脏”和“智慧大脑”的,是坐落在青岛的企业——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简称“中车四方所”)。
9月25日,中国中车启动“走进新国企 探秘火车头”五周年全球开放日活动。记者走进此次开放日分会场之一中车四方所,探访轨道车辆核心系统和关键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现场,近距离了解其在中国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起到的作用。
央企底色,轨道交通"中国方案"出口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为中国中车集团旗下的一级子公司,央企基因,是中车四方所最鲜明的底色。
在记者探访的第一站“中车四方所融合创新中心”,中车四方所的历史传承得到清晰展现:中车四方所始建于1959年,2000年由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隶属中国北车。2015年,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合并为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四方所成为中国中车全资子公司。2018年9月,中车四方所首次参股海外并购,成功收购研发下一代显示技术的芬兰倍耐克公司。
自诞生之初,中车四方所就肩负着推动轨道交通行业技术进步的重任——从全国第一部铁道车辆整车标准到成为国际铁路标准单位;从新中国第一辆地铁列车,到自主研发中国标准地铁核心技术;从历次铁路大提速及青藏列车到和谐号、复兴号、时速600公里磁浮等关键核心系统,从坦赞铁路“中国方案”制动机到技术产品服务出口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各个历史时期,中车四方所都为我国轨道车辆行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砥砺奋进60余年,如今的中车四方所,已成为中国轨道交通核心系统和关键产品的主要研发生产基地和重要供应商。从“和谐号”到“复兴号”,从京张高铁到京雄高铁,中车四方所积极参与和引领高速动车组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自主核心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不仅如此,中车四方所还将高铁技术移植到城轨领域,强化技术融合创新,在国内首次实现牵引、网络、制动三大系统一体化运用,提升了核心系统之间的协同。目前,中车四方所牢牢掌握轨道车辆制动系统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是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具有城轨制动系统研发生产和推广运用资质的2家单位之一,多谱系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各型轨道交通车辆,其中减震系统、钩缓系统市场占有率超过70%。
值得一提的是,中车四方所加快推进城际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核心技术研发,已经全面掌握核心技术,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列车牵引变流系统技术平台。目前研发、生产、供货的城际市域轨道牵引变流器设备已在成都、重庆、吉隆坡、安哥拉等国内外多地投入运营使用,并正在为台州市域铁路S1线、广州地铁18与22号线等城际动车组提供产品和服务,助力当地城际轨道交通发展。与此同时,中车四方所长期研究轨道交通信号技术,掌握CBTC等信号系统核心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及产品集成能力,为国内多个城市城轨及单轨列车提供性能优良得信号系统。
目前,中车四方所已经形成“1+6+N”的核心业务体系:1,即技术研究,包括行业技术服务、基础技术研究;6,即电气业务、电子业务、钩缓业务、减震业务、制动业务、智能装备六大核心业务;N,即高效节能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
智能转型,构建全寿命周期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
“这块大屏幕上,显示的是上海地铁的实时运行状况,每辆车所处的位置,是否发生故障,以及能耗、晚点、救援、投诉等情况,都看的清清楚楚。”在中车四方所融合创新中心,以一块电子大屏形式显示的上海地铁智能运维大数据平台,展示出中车四方所智能化转型的探索成果。
作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中车四方所的智能化项目早已在谋划、布局和实施之中。近年来,中车四方所加速智能化转型,利用在轨道交通行业掌握的大数据和融合创新优势,提升自主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占领行业制高点,在软件与信息技术研发水平发力,打造自主核心技术为中国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软件支撑和相关服务——获得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智能运维、智能检修机器人等7个国家示范项目,打造了轨道交通装备软件测评实验室,为用户提供高质量软件测评服务,2019年入选“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
中车四方所的智能转型,不是局限在某个环节,而是涵盖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运维、智能检修等轨道交通全链条,努力构建全寿命周期的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
在智能运行领域,中车四方所坚持技术融合创新和研发手段创新,凭借雄厚技术实力和丰富的牵引网络制动一体化应用经验,将车载关键系统与车下信号系统充分融合,基于此开发出TACS,让列车从此有了智慧。围绕车载装备和运维系统两大业务板块建设一体化仿真平台,将研发过程的试验验证放在计算机上,充分验证,充分优化迭代,不把问题带上实车,树立了行业引领标杆。
在智能维保领域,中车四方所从智能检修、智能运维等多角度布局发力,强化技术融合创新,助力轨道车辆检修效率提升。自主研发在地铁检修库应用的智能检修机器人具备自动导航和深度学习能力,能够在工作中“边干边学”,不断降低误报率,真正成为好“医生”,好“助手”,配合轨旁检测系统后,检修范围可达车侧、车下大部分,极大提高检修效率。智能运维系统主要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核心服务,可提供列车状态远程监控、故障诊断等列车运维业务应用服务;可挖掘数据潜在价值,开展列车状态预警、系统故障预测和列车健康评估模型训练,支持车辆全寿命周期健康管理,目前该系统已在上海地铁进入工程应用。
在智能制造领域,中车四方所确立并实现了以关键制造环节智能化为核心、以生产车间为主要实施载体,通过智能设计、智能经营、智能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制造执行系统的集成应用,打造智能工厂的总目标。
此次探访过程中,记者换上防静电服、带上鞋套,走进了中车四方所电子事业部SMT生产现场。在这里,轨道交通车辆用的核心电路板,从一枚枚元器件变成了精致的产品。从全自动印刷机,到全自动多功能贴片机;从全自动热风回流焊炉,到全自动光学检测设备、全自动测试设备,一座座高精度设备,大部分都是“全自动”。
在位于青岛市高新区的中车四方所产业园钩缓事业部,智能制造更是实现了全面场景化落地。这里所承担的工信部示范项目“高铁核心机电系统产品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于今年6月正式通过验收。该项目建成钩缓装置智能制造产线,融合信息丰富、直观有效的智能MES系统,配套“指哪打哪”、快速运转的智能仓储系统,往来穿梭、搬运不停的AGV智能物料小车,全球首创的全自动连挂试验台……这条全智能化的产线,使得车间生产效率提高63%,运营成本降低26%,产品升级周期缩短39%,产品不良率降低26%,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2%。
记者在探访中感受到,中车四方所这些充满着科技元素的轨道交通核心系统和关键产品,看似高精尖、高大上,实际上却和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长途出行时,它们保证了急速奔驰的高铁安全可靠、便捷舒适,通勤上下班时,它们则是人们所乘坐地铁安全、准时运行的最强保证。
不久前,中车四方所负责技术总牵头和系统集成的青岛地铁6号线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通过了工程应用前专家评审,拿到了工程应用“通行证”。这标志着,智慧列车即将驶入岛城人民的日常生活,届时,不同地铁车辆的进站出站、停车启动,不再需要等待人工指令,它们将用“地铁一族”独有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语言,实现自主“对话”、自主调控、自主运行。(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肖芳 通讯员 赵鹏 报道)
青岛地铁6号线列车
责任编辑: 李忠运 王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