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块钱的水和20块钱的水有什么区别?真的越贵越好吗?
2023-08-06 18:42:03 发布来源:新华网、科普中国
炎炎夏日,汗流浃背,如果不及时喝水,很容易导致脱水,甚至导致中暑。
市场上的水琳琅满目,纯净水、矿物质水、矿泉水、电解质水……有2块钱一瓶的,也有20块一瓶的。这些到底有什么区别?到底喝什么水更健康?如何健康喝水?一起来看看。
自来水制成的水,能喝吗?
网络上有很多瓶装水评测的内容,这些内容中经常提及有3种瓶装水不推荐,基本理由就是:
有些瓶装水是加了食品添加剂的净化自来水,所以不推荐;
有些瓶装水是净化过滤后的自来水,不含矿物质,所以不推荐;
有些瓶装水是河水、湖水的表层水,矿物质含量少,所以不推荐。
事实上,自来水属于生活饮用水,是已经经过处理的水了。而瓶装水厂会对自来水再进行过滤、净化等操作,然后制成瓶装水,所以喝起来完全没有问题。
靠喝水补充矿物质,靠谱吗?
瓶装矿泉水更好吗?
有说法称,矿泉水、天然矿泉水符合“国标 GB8537”,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水源是天然、优质水源,更值得推荐。矿泉水真的更好吗?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8537-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的规定,天然矿泉水是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钻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区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
一般来说,健康人群通过食物就可以获得电解质,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电解质水还是有必要的。
发烧时出现大量出汗甚至腹泻等状况,会导致电解质大量流失,身体会因电解质失衡而造成不适,这时候就需要补充电解质水了。
长时间运动或者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时,身体会排出大量电解质,可以通过电解质水来补充流失的电解质。
高温户外活动或者高温环境工作时,身体会通过大量排汗散热来调节体温,随着汗液的大量蒸发会出现水分和电解质的流失。这时,可以喝电解质水帮助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慢性心力衰竭、内分泌疾病等相关疾病情况下,患者可能因身体机能受损发生电解质紊乱,这些人群也可以在医生评估和指导下选择电解质水。
如何喝水更健康?
喝水需适量:我国膳食指南建议,普通成年人每天喝水1500~1700毫升。当然,这个是推荐量,不用严格遵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比如,如果是夏天,或者运动量大、流汗多,应该多喝一些;在空气干燥的地区,也可以适当多喝点水。体力劳动者或长时间待在户外的人,渴得快、喝得多,也可以多喝。
要注意少量多次:喝水不要等感到口渴时再喝,应该有意识地主动喝,少量多次,尤其是老人,更需要及时补充水。
特殊情况时注意多喝水,可适当选择电解质水:剧烈运动、高烧腹泻人群、泌尿系结石、高尿酸血症、痛风、糖尿病患者等应多喝水,也可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选择电解质水。高温(夏季高温)环境活动或工作的人,应适当多喝水,可以喝水、盐水或者含有钾、钠等的电解质水。
责任编辑: 赵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