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学院举办“百年党史——中国世界语运动中的红色记忆展”

大众日报记者 王桂利

2021-06-23 21:18:16 发布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为传承中国世界语运动中的红色基因,发扬老一代共产党员世界语者的革命精神,枣庄学院世界语博物馆近日举办了“百年党史——中国世界语运动中的红色记忆展”。

展览分三大板块,分别从“从启蒙的共产主义思想到民族救亡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世界语事业的发展”“中国世界语运动中的杰出共产党员”三个方面展示了我国共产党员世界语者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中外友谊和文化共融奋斗的足迹。

波兰籍犹太人柴门霍夫博士在1887年创造世界语的时候,有一种理想,就是通过创造一种平等中立的语言消除国际交往中的语言障碍,让全世界各个种族不同肤色的人们在同一个人类大家庭里和睦共处。这种理想与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和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很强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非常有利于世界语在中国的传播。所以世界语诞生以后,很快就进入了中国。

20世纪初,世界语传入中国后,得到陈独秀、胡愈之等共产党人的赞同和支持。1916年至1918年,《新青年》杂志曾发起一场世界语是否有用、是否值得一学、是否有发展前途的大讨论。《新青年》为世界语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舆论基础,世界语为进步文化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们党的领导人注重发挥世界语的革命纽带和桥梁作用。1939年12月9日,延安世界语协会举行了庆祝世界语创始人柴门霍夫博士诞辰80周年活动。毛泽东主席为延安世界语协会题词,题词的全文是:“我还是这一句话:如果以世界语为形式,而载之以真正国际主义之道,真正革命之道,那么,世界语是可以学的,是应该学的。”这句话不仅成为延安世界语者从事世界语运动的行动指南,也为我国以后的世界语运动指明了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世界语工作。1951年政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对全国的世界语工作进行规划、指导。1950年创办了图文并茂、综合性的世界语刊物《中国报道》,对外全面报道中国,成为国际世界语界“了解中国的百科全书”。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世界语广播于1964年开播,广播的总时数在全世界世界语电台中排第二,仅次于波兰电台,广播的覆盖面全球第一。

1963年,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举办了“世界语对外宣传工作汇报展览”,并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世界语工作座谈会。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参观了展览,参加了座谈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说:“看了以后,使我的知识增加了一分,眼界扩大了一分,世界观丰富了一分。”在座谈会上,陈毅强调:“这个部门的工作不是可有可无的,是必须做的,要大发展。”同年,教育部发出公函:“在高等学校外文系开设第二外语、在其他系科开加选修课程的办法培养干部”。1982年,教育部又下达文件,重申“各高等院校可以将世界语作为第二外语的一个语种,或开选修课。今后在学生毕业、干部考核及招考研究生等考试时,世界语可以作为第二外语科目”。世界语在我国的教育地位确立。世界语学习迎来一个热潮。

“百年党史——中国世界语运动中的红色记忆展”展示了共产党员世界语者为争取人类平等、实现天下大同美好理想努力奋斗的历史印记,表达了对老一代共产党员世界语者的崇高敬意。通过这个展览,更多的师生了解了中国世界语运动的不平凡经历,感受到了世界语运动中的红色基因和对促进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重大贡献。

保护世界语文化、传承世界语文明、坚守世界语理想、推动世界语实践是枣庄学院世界语博物馆的初心与使命。世界语博物馆将永葆初心、牢记使命努力书写中国世界语运动的新篇章,为世界语在中国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桂利 通讯员 褚夫敏 报道)

责任编辑: 宋亚鲁     签审: 张春晓

评论:
提交评论

备案号 鲁ICP备1101178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编号:37120180020

Dazhong News Group(Da Zhong Daily)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531-85193690